早年經歷
1968年,鄭大聖出生於電影世家,外祖父是戲劇家黃佐臨,外婆是舞台銀幕雙棲明星丹尼,母親是第四代導演黃蜀芹,父親鄭長符是美工師 。他在上海出生,因為屬猴,所以叫大聖 。小時候父母被隔離審查於幹校,是在天津四合院裡祖父母家中長大 。
1986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電影導演班,1990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後在上海電影製片廠做了一年場記。
1991年,進入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製作系接著上學,期間獲91/92年度、92/93年度優秀作品全額獎學金。1993年,以電影短片參加“紅星照耀中國”綜合藝術展。
1995年,獲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碩士學位。在那裡他拍了《行者》系列短片 。
演藝經歷
1995年,擔任多媒體光碟《中國古代美術》的總編導。1996年,執導首部電視劇,是上海新文華影視公司出品的20集電視連續劇《女子公寓》 。
1998年,為CHANNEL V 執導花兒樂隊第一張專輯《幸福的旁邊》中歌曲《向我開炮》的音樂電視。同年擔任多媒體光碟《中國戲劇大師黃佐臨》的總編導。
2000年,開始拍了自己導演生涯中的第一部電影——電視電影《阿桃》,此片得了第八屆上海國際電視節評審會特別獎,以及首屆優秀電視電影百合獎一等獎 。同年執導講述"初唐四傑"之首王勃人生經歷的電視電影《王勃之死》,並獲得第20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獎 。
2001年,執導的電視電影《古玩》獲第2屆優秀電視電影百合獎一等獎,並提名第21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 ,鄭大聖也因此獲得第9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電視電影導演獎 。同年執導了“中華傳統道德教典”四集電視劇《了凡四訓》 。
2002年,因拍攝的電視劇《女子公寓》獲得第二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十佳導演。
2004年,憑藉著紀錄片《一個農民的導演生涯》獲得奧地利第32屆易本希國際電影節銀獎,併入圍瑞士國際紀錄片電影節跨越真相單元 。
2005年,執導的數字電影《流年》入圍法國漢斯國際電影節。
2006年,執導的福建芳華越劇團的越劇《唐琬》,該劇獲得“越劇百年”戲劇節金獎 。
2008年導演獻禮國慶六十周年的京劇電影《廉吏于成龍》,該片根據王永泰長篇小說《清官于成龍》部分章節改編,影片獲得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戲曲片獎、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 。
2010年,鄭大聖執導的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主題電影《和諧中國》登入中國館 。
2012年8月18日,執導的歷史愛情電影《危城之戀》上映,影片入圍加拿大蒙特婁國際電影節 。
2013年,拍攝的喜劇電影《天津閒人》獲得第13屆電影頻道電影百合獎優秀影片一等獎 ,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低成本電影獎、最佳低成本電影導演獎 。同年擔任第四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金鵬獎評審 。
2015年,執導諜戰劇《代號》,該劇由喬任梁 、祖峰、張恆、呂星辰領銜主演 。
2017年8月,鄭大聖憑藉執導的現代劇情電影《村戲》提名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 。
2018年3月6日,郭柯導演的影片《村戲》榮獲第三屆德國中國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出品單位 | 擔任職務 |
2000年 | 《阿桃》 | 電視電影 | 央視電影頻道 | 導演 |
2000年 | 《王勃之死》 | 電視電影 | 央視電影頻道 | 導演 |
2001年 | 《了凡四訓》 | 4集電視劇 | / | 導演 |
2001年 | 《古玩》() | 電視電影 | 央視電影頻道 | 導演 |
2002年 | 《DV CHINA》 | 紀錄片 | / | 導演 |
2004年 | 《長生殿》 | 小劇場崑劇 | 上海崑劇團 | 導演 |
2005年 | 《流年》 | 數字電影 | 央視電影頻道 | 導演 |
2005年 | 《浪淘沙》 | 20集電視連續劇 | / | 導演 |
2006年 | 《撒勒姆的女巫》 | 話劇 | 上海話劇中心 | 導演 |
2006年 | 《唐琬》 | 越劇 | 芳華越劇團 | 導演 |
2008年 | 《廉吏于成龍》 | 京劇電影 | 上影集團 | 導演 |
2009年 | 《和諧中國》 |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主題電影 | 世博局、上影集團 | 導演 |
2010年 | 《牡丹亭》 | 百年古戲台版崑曲 | 上海戲劇學院戲曲分院 | 導演 |
2011年 | 《天津閒人》 | 電影 |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 導演 |
2012年 | 《危城之戀》 | 電影 |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 | 導演 |
2016年4月26日 | 《代號》 | 37集諜戰劇 | 東陽青雨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導演 |
獲獎記錄
作品獎項 |
|
個人獎項 |
|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
|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
|
人物評價
鄭大聖出身電影世家,受家庭的影響,與其他獨立電影導演多關注現實題材不同,鄭大聖的所有作品都取材於歷史,因而有媒體把他稱為“反潮流的英雄” ( 鳳凰網評)。
回望鄭大聖10年來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心裡某個念想和外界某個機會的狹路相逢:他大大的腦袋裡常常有各種“空想”冒出來,興奮了,就記下來,看機緣合適,就去做 ( 上海熱線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