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增遼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農曆十月十四日生於永春仙夾夾際村。世代務農。父鄭雙富(約1865~1937),年輕時曾南渡新加坡謀生。增遼14歲隨鄉親到廈門當縫紉學徒。他聰明勤巧,雖沒文化,經3年學徒及1年留聘,基本學會裁剪縫製技藝。18歲隨母詹氏芒娘(1881~1957,永春達埔人)到新加坡尋父,於新加坡打工縫紉。約1930年代初歸來,與賴氏吉娘(約1906~1950。德化瓊溪人)結婚成家。而立之年,夫妻倆相攜來德,於塔雁街開“成發”縫紉店。鄭增遼為人誠信,服務態度良好,很快獲得聲譽。約民國27年(1938)前後,曾招收學徒溫興都(潯中仙境人,徙居路美巷,即今潯陽路),協助縫紉業務。鄭增遼對學徒傳藝無私,溫3年學徒期滿出師。抗日戰爭期間,各地中學國中部和部分國小推行童子軍教育,實行準軍事訓練,鄭增遼根據當時形勢需要,先後於城關部分中國小及到儒山(今三福、鳳山、福陽等地)、雷峰等地完小兜攬童子軍裝集體訂製業務,深得信譽。1950年改店號“天益”。全國合作化運動中,於1956年與繼妻李蜂(1925年生,永春介福人)、子鄭明德、媳方清霞,一家4人同時參加德化縣縫紉生產合作社,約1970年退休。退休後,仍繼續協助其繼妻李蜂完成日常生產任務,直至1981年辭世。
鄭增遼一生從事裁縫60載。在他生活與從事縫紉的年代,正值我國曆數千年傳統漢裝服飾向現代時裝遲緩演進時期與特殊歷史社會背景,服飾種類相對比較稀簡。男裝僅以中山裝與普通襯衫為主,1950年代後有青年裝、學生裝等;民國時期有國小與國中生的男女童子軍裝;女裝民國時期有旗袍及其外套,圓裾短衣與羅裙,1950年代後除圓裾短衣有列寧裝、外套、仿中山裝女褲與女式軍裝等。鄭增遼在各個時期能根據男女顧客的愛好需求與其胖瘦、挺胸、凸肚、弓背等不同體型安排量裁,使顧客穿著寬鬆合宜,舒適得體;在當時棉布定量發票計畫供應年代,尤其能為顧客著想,妥善安排裁剪,節約用布,獲得顧客等社會大眾稱譽,為當時德化最知名的裁縫師之一。
相關詞條
-
張遼[三國時期曹魏名將]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後世地位 家庭成員 -
文遠[張遼的字]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馬邑之謀發起者聶壹的後人。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後世地位 家庭成員 -
遼國高麗戰爭
公元918年王氏高麗建立後,積極向北擴張領土,與遼朝發生對立和衝突。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遼和高麗為爭奪鴨綠江以東的渤海國故地爆發戰爭。最終大遼迫使高...
戰爭背景 戰爭過程 交涉過程 -
張文遠[曹魏名將張遼別名]
張遼(169-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西漢時馬邑之謀的發起者聶壹的後人。 曾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的領導下...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軼事典故 後世地位 家庭成員 -
張遼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人物軼事 家庭成員 墓址 -
遼太宗
耶律德光(902―947年),字德謹,小字堯骨,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人,契丹族。遼朝第二位皇帝(927―94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歷史評價 家庭成員 藝術形象 -
遼景宗
耶律賢(公元948~982年),遼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國遼朝的第五位皇帝。969年,遼穆宗被侍從殺死,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在位14年,廟號景宗。 他即位後,...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家族成員 影視形象 -
張興遼
張興遼,1962年12月生,河南內鄉人,大學學歷,工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河南省自然資源廳黨組副書記、廳長。
人物履歷 任免信息 科研成果 獲獎情況 出版論著 -
耶律隆緒[遼聖宗]
耶律隆緒(公元972年1月16日 ~1031年6月25日 ),遼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賢長子。 乾亨四年(982年...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家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