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

鄭培凱,山東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副修歷史。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協辦中國文化中心(Chinese Civilization Centre),並擔任中心主任及教授。

基本信息欄

姓名鄭培
籍貫:山東日照
畢業學校:台灣大學
畢業專業:外文系
副修:歷史
身份: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教授
任教大學: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
現今負責的研究項目:二十世紀昆曲傳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紀)、茶與中國文化、經典翻譯與文化思維等
代表作:《流觴曲水的感懷》等

簡介

鄭培凱,山東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副修歷史。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及教授 (1998年創辦至今)。

詳細資訊

山東日照人,1949年隨父母赴台。自幼家教很嚴,從小就要看古書,因此打下深厚的中文基礎。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在台灣就讀外文系時,由於受到白先勇等學長的影響,一度熱衷於實驗劇場與現代詩。於1970年負笈美國,攻讀歷史,獲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在美國留學期間,當時主要鑽研明以後的歷史,比較東西方的文化交流,並曾圍繞這些主題寫了很多學術論著。閒暇看的多是「五四」以來的文學作品,例如魯迅、茅盾、巴金等人的著作。因為這些書籍當時在台灣都是不讓讀的「禁書」。他在一次專訪中說:“我沒事就在那邊有系統地看,完全漫無目的,就像海綿一樣吸。那段讀書時光,如今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幸福。”
寫詩時,鄭培凱用的筆名是“程步奎”。起初是因為在香港發表批評台灣政府的文章,故用筆名逃過文網,後來覺得好玩,寫詩用筆名“程步奎”;寫學術文章則用本名“鄭培凱”。在眾多文學體裁中,鄭培凱對詩情有獨鍾,他讀書時代就認識鄭愁予、余光中、周夢蝶等人,不時切磋詩作的創作心得。有一段時間頗受歐美詩歌影響,甚至還用英文寫詩。近年越寫越少,在旅行途中感覺時空轉換,詩意盎然之際也有會寫下一些詩作。
曾任教於紐約州立大學、耶魯大學、佩斯大學、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協辦中國文化中心(Chinese Civilization Centre),並擔任中心主任及教授(創辦至今)。同時兼任香港藝術發展局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顧問、香港民政事務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香港民政事務局港台文化合作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出版博物館文庫學術委員會顧問、香港嶺南大學通識教育諮詢委員會主席、浙江大學中國文化客座教授、逢甲大學特約講座教授等職。研究範疇包括中國文化意識史,涉及藝術思維、藝術創作、藝術欣賞、評論與文化思維的關係和文化美學等。文藝創作以現代詩及散文為主。現今主要負責的研究項目有:二十世紀崑曲傳承、陶瓷下西洋(12-17世紀)、茶與中國文化、經典翻譯與文化思維等。

主要作品

文集:

★《流觴曲水的感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
★《吹笛到天明》(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
★《茶道的開始――茶經》(台北:大塊文化,2010)
★《樹倒猢猻散之後》(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
★《游於藝:跨文化美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8)
★《在紐約看電影:電影與中國文化變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7)
★《真理愈辯愈昏》(香港:三聯出版社,2006)
★《高尚的快樂》(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出土的愉悅》 (香港:天地圖書,2001)
★《湯顯祖與晚明文化》(台北:允晨文化,1995)

詩集:

★《程步奎詩抄》
★《也許要落雨》
★《從何說起》
★另有譯詩集三種、翻譯小說兩種等。

主編書籍:

★《九州學林》Chinese Culture Quarterly(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秋季創刊)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陶瓷下西洋:早期中葡貿易中的外銷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10)
★《文化認同與語言焦慮》(與鄢秀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茶與中國文化:茶文化,茶科研,茶產業》(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千載毗鄰―歷史上的中韓關係》(與景祥祜合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十年》(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8)
★《舊學新知集》(與范家偉合編)(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8)
★《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 》(與朱自振合編)(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
★《高馬得戲曲人物畫》(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7)
★《茶飲天地寬――茶文化與茶具的審美境界》(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7)
★《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獻,現狀與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與海外貿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2006)
★《陶瓷下西洋研究索引: 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陶瓷與中外貿易》(香港:中華書局,2005)
★《依舊悠然見南山 ―― 香港城市大學20 周年文史論文集》(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5)
★《陶瓷下西洋:十二至十五世紀中國外銷瓷》(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2003)
★《中國文化中心講座系列》 (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3)
★《藝術超現代》(與馬家輝合編) ( 香港 : 商務印書館,2003)
★《文化超現代》(與馬家輝合編)( 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 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ADocumentary Collection (與M Lestz& Jonathan Spence合編)(NewYork : Norton, 1999)

中國文化情結:

1、中國文化中心

1998年,鄭培凱應當時任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的要求邀請,來到城市大學,協助構辦中國文化中心。
當年他覺得紐約的生活非常越快樂,但隱約感覺到自己有些東西還沒有完成。來到香港,發現要做的東西實在很多,不做的話,好像也對不起這個地方的年輕人。於是開辦了全校的通識課程,不但要把課程設計得很有趣,而且還要符合現代人理解中國文化的方法。一定要提供各種各樣的講座,而且還要帶學生出去一起做考察。他在聘任同事的時候,主要是希望他們都有不同的特長,最後作出一定的整合,以收相互刺激、激盪的效果。
鄭培凱覺得這份工作越做越有意思,所以把美國的工作都辭掉了。他設計的課程內容包括戲曲、書畫、陶瓷、美術史等方面,藉助發達的校區域網路絡提供教材,支持老師們分組教學。此外,一直舉辦專題講座,邀請許多名師大家,例如白先勇、李澤厚、余光中、葉嘉瑩等人,以此推廣中國文化。課程推行之初,由於中國文化課程首次作為全校學生必修學分,並占據畢業成績高達百分之七的比重,鄭培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部分學生對學校強制修讀的規定不滿,認為學校是有目的地推行“愛國精神教育”;也有家長對學校施加壓力,表明對學習文化的功用的質疑;甚至有學生在校園裡貼大字報,通知媒體控告校方干涉學習自由。
對於學生和家長的疑惑和過激反應,鄭培凱認為是正常的,他要做的只是堅持信念和不斷地完善教學。好在得到校長和同事的支持,到第三年的時候,反對的聲音就沒有了,還有不少學生開始主動地參與學習。

2、 崑曲

鄭培凱生活在紐約的時候,看的主要是外國劇,如話劇、歌劇和莎士比亞戲劇等。他真正開始對崑曲產生興趣,大約是在1991年、1992年左右,當時他在台灣任客座教授,江蘇省昆的張繼青老師與浙昆的王奉梅老師到台灣演出,那是他第一次近距離地欣賞大雅崑曲。沒想到,崑曲是那么優雅,那么美,該次表演對他的心靈產生很大的衝擊。此後喜歡上了崑曲藝術,學術研究也開始了新的轉向,初始於文獻的思想文化史研究,遂著眼於具體的藝術演出形式,藉此探索中國文化藝術中蘊含的思想意義。崑曲的優雅、精美,對他的研究方向產生了一定意義上的轉向,從此開始從思想文化史的角度來探索崑曲藝術的意義。而且,自那以後,以崑曲、陶瓷、古典園林、茶藝為代表的中國文化藝術,就成為他的研究重點。
多年來,鄭培凱一直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為崑曲藝術的傳承,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是搶救崑曲的藝術傳承,包括許多珍貴的崑曲折子戲:為了做好張繼青、汪世瑜、岳美緹、梁谷音、侯少奎、計鎮華等老一代崑曲表演藝術家的藝術傳承,文化中心派專人赴全國六大崑劇團做詳細的藝術訪談,內容包括:在身段表演上如何傳承?從改編到導演到演出,有哪些人參與?請教老演員、導演、編劇、樂師和編曲等工作人員,採訪他們當年是如何學的?傳字輩如何教?通過這些採訪、講座、演員和工作人員的回憶,搞清楚當年為什麼那么演?今天又有什麼不同?把傳承的細節記下來,對珍貴資料進行核對、整理和錄像留存,弄清老一輩藝人的演唱環境、演唱方法、身段要領、度曲秘訣。
香港城市大學與北昆、上昆、浙昆、蘇崑等全國七大崑劇院合作展開了推廣崑曲遺產的合作,一是舉行崑曲演出,二是舉辦崑曲文化講座。從2002年開始至現在,全國各大崑劇院已經在香港城大舉辦了50多場崑曲演出,推出了100多次由崑曲藝術家主講的文化講座。此外,中國文化中心還建立了一個教學網站,不但把每個藝術示範講座都錄成視頻,上載網站,而且還把每個崑曲劇團的第一手寶貴材料和資料上載網站,而且還派專人管理這個網,真正做到全球崑曲資源的共享,讓全世界的崑曲愛好者得以通過視頻觀摩學習,藉此推動崑曲藝術的發展。

3、 茶

鄭培凱開始研究茶文化,純屬偶然。1991年,他到台灣做客座教授時發現有一群人對茶感興趣,並置辦了很好的茶室,於是常帶學生去茶室上課。在一次品茶講道時,有學生問道:“可不可以把飲茶的歷史講一講?”鄭培凱心頭一動,始著手收集茶文化的資料。應邀到香港城市大學擔任“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後,他和茶史專家朱自振一起合作,在2000年到2006年期間,把中國歷代的茶書都作了校注,書中匯集了自唐代陸羽《茶經》至清代王復禮《茶說》共114種茶書,同時也輯錄了各種散佚著作,最後定名為《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這是現存所見茶書總匯中收錄最豐富的編著。為使更多人了解茶飲的文化境界,他還對陸羽的《茶經》作導讀,名為《茶道的開始》。
寫完《茶道的開始》,鄭培凱開始籌備介紹宋代的茶文化。鄭培凱說:“宋徽宗是愛藝術的,他是天下至尊,對審美的追求真是沒有止境的,講究到了極點。”而茶文化從陸羽提倡以來,經過歷代的繼承、發展和演變,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喝茶方法,可以說茶道在中國有著多元的發展。但是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大家喝茶的時候,一般都能夠安靜下來,古人時常討論用什麼樣的方式喝茶能對自己的精神有提升。真的懂得茶道的人,茶道的過程就是精神的提升,是一個淨化自己心靈的過程。

4、 陶瓷

中國的陶瓷是鄭培凱的研究興趣之一,他主要研究外銷瓷。雖然陶器遍全球,但瓷器卻是中國發明的,陶瓷可以說是中國對人類物質文明的一項重要創造。陶瓷外銷,也是中華物質文明向全球擴散的一個渠道。所以他鍾情於研究陶瓷,覺得中國陶瓷下西洋非常有文化意義,例證也多,他很想寫一本關於“陶瓷下西洋”的書,詳載其中的因果變化。
所以近十年來,他一直帶著幾位青年學者研究陶瓷,進行「陶瓷下西洋」計畫,通過研究中國歷代瓷器外銷的情況,摸清楚外銷瓷器的規模、類型、產地、在國內的運銷路線、合法與走私出海的港口、海上運銷的路線、停泊的中轉站、最後的目的地、以及當地使用瓷器的方式。促使他研究這個項目的動機有很多,其一是文獻數據缺乏,過去的文字記錄零零星星,歷史記載很少,也完全不重視,不知道瓷器的發明、運銷、使用的全球化歷程,有甚么歷史意義。其二,當然是因為考古材料的出現,可補文獻資料的不足,讓他有足夠的實物資料,重新審視瓷器作為物資文明載體的意義。全中國大量瓷窯的發掘,世界各地水下沉船考古的發現,使得瓷器作為歷史文物以及歷史研究的基本材料,成批成批的浮現在我們歷史認知的模糊領域。
鄭教授說:“許多人收藏瓷器,是當古董珍品來把玩的,我卻喜愛撫摸散布在世界各地,從瓷窯或海底發掘的殘破瓷片,從中看到比較完整的歷史畫面,看到從中國隨著海洋的波濤,擴散到世界各地,人們是如何帶著歡欣的笑容,使用中華文化的偉大發明,改善了他們的日常生活。”

5、 園林

鄭培凱教授也鍾愛中國古典園林建築,因為從古典園林可以看到明代文人的那種思想情致,藉此也反映出士大夫階層的閒情逸趣。明代造園大師計成主張“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強調造園所要達到的意境和藝術效果。如何將“幽”、“雅”、“閒”的意境營造出一種“天然之趣”,是園林設計者的技巧和修養的體現。他說:“今天尚存於世的江南園林,特別是蘇州園林就具體展現了這種城市山林的風貌。陳從周曾以‘後花園的美學’來形容蘇州園林的特徵,又引《紅樓夢》所營造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中有真,來說明園林美學的虛實相間,陰陽相濟,蘊涵著中國文化的精髓。……蘇州園林是目前存世最精彩的一批中國私家園林……這些園林已經經歷了許多滄桑,不復舊貌,特別是減少了山林野趣,而成了精緻的游賞性花園了。但是,其建構的基本精神還在。還可以從中體會中國園林納天地於園庭的審美意象;倘佯在彎曲迴轉的小徑,得到‘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歇�在疊疊的假山一角,看清流潺潺流入深潭,緬想‘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閒適境界。這的確是中國傳統美學最精粹的而又最具體的呈現。”所以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及蘇州華藝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合辦的“疊山理水―蘇州園林藝術展”於2005年1月14日在城大藝廊舉行開幕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