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興軍

鄧興軍,現任現代教育報社副總編輯,原《北京青年報》資深記者、知名教育記者。 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做過數年教師,1999年考入北京青年報社,任記者至今,跑過多個採訪對口,以教育口新聞報導最為突出、出色。 鄧興軍目前經常在《北京青年報》本市和要聞版組、副刊版組、人才時代等版組的多個版面發稿,專門從事教育新聞報導,幾乎每天都有上稿。

鄧興軍,現任現代教育報社副總編輯,原《北京青年報》資深記者、知名教育記者。北京人,祖籍陝西蒲城。曾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做過數年教師,1999年考入北京青年報社,任記者至今,跑過多個採訪對口,以教育口新聞報導最為突出、出色。
2000年轉正發後表的第一篇新聞訊息《上課能否晚一點兒》因其對社會和相關政策產生的重大影響而獲得北京市新聞獎一等獎、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併入選北京大學MPA(公共管理學碩士)案例庫、高中語文選修教材、多版本的大學新聞閱讀教材。他還採寫出了一系列產生重大影響的稿件,如《校車何時開出來》、《作業本用不完剩下的怎么辦》、《小學生周末上班忙》、《公共英語等級考試會不會成為奧數“第二”》、《擇校平均費首次被公開》、《誰該為多花的1.2億元買單》、《高中生八次上書 投訴學校開早課》、《地理教材竟將陝甘劃入華北》等。
鄧興軍目前經常在《北京青年報》本市和要聞版組、副刊版組、人才時代等版組的多個版面發稿,專門從事教育新聞報導,幾乎每天都有上稿。是北京青年報社獲總編輯新聞獎最多的記者,稿件經常被國內外各大媒體、網站轉載,具有相當的社會影響力。他一直跑動在新聞工作的第一線,以優秀新聞報導的方式從事著教育相關工作,很多教育新聞報導極大地推動了北京基礎教育的發展和改革。 
從事新聞工作以來,他四次獲得中國新聞獎、三次獲得北京市新聞獎、兩次獲得全國青年報刊好新聞獎、連續四屆獲得教育部好新聞一等獎、連續三年獲得中殘聯好新聞獎一等獎,多次獲得國土資源部好新聞獎。
鄧興軍還熱心於公益事業,曾資助多名學生成才,榮獲北京市紅領巾教育獎章、北京市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先進個人、希望工程愛心大使等榮譽稱號,並曾經執教北京一零一中學新聞選修課,給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工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高校進行新聞業務培訓講座。
著有《北京名校長》(中國發展出版社2012年)《升學熱點面對面》(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並曾譯有《搖滾先鋒》(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
“教育其實是一種理想,這種理想儘管有時過於完美,實現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教育就是要通過一種完美的理想把現實推向逐漸的完美。”
――摘自 鄧興軍《升學熱點面對面》
文/ 孫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