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祥雲[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鄧祥雲[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鄧祥雲[著名抗日民族英雄]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鄧祥云:(1904-1939)原名根娃,後改鄧剛,字祥雲,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蒲城縣上王鄉張王莊(今張王村)人1938年日寇攻占永濟北古城,永濟告急。守城激戰中,不幸身中數彈,血染沙場,時年35歲。守城將士三百多人亦陣亡。

基本信息

鄧祥雲簡介

(1904-1939)原名根娃,後改鄧剛,字祥雲,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蒲城縣上王鄉張王莊(今張王村)人。陝西陸軍講武堂畢業,1926年受井岳秀派遺,率部南下,陶池一戰即勝,解蒲城之圍,支援了楊虎城堅守西安。1927年隨國民聯軍南路軍參加北伐,奉命援鄂攻豫。他率部出紫荊關,截擊吳佩孚後升任營長。後跟隨楊虎城,1933年入黃埔軍校洛陽分校,參加過“西安事變”,因功績卓著,升為王竣部二營營長。蘆溝橋事變後,舉命赴平民河防前線,扼守大慶關一帶。1938年日寇攻占永濟北古城,永濟告急。守城激戰中,不幸身中數彈,血染沙場,時年35歲。守城將士三百多人亦陣亡。血戰永濟保證了三十一團安全到達中條山,成為抗日戰爭史上光榮的一頁,永載史冊。

鄧祥雲生平

1932年赴耀縣入楊虎城部,任陝西警備師第一旅一團王竣部三營營副。1933年入黃埔軍校洛陽分校,畢業後回原部任一團副官、連長等職。1936年參加“西安事變”,他為加強防範築工事於東郊,據西犯於固關,功績卓著,升為王竣部二營營長。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後,中國全民抗戰爆發,祥雲欲報效祖國,熱血沸騰。1938年二月日寇集結主力沿同蒲路南犯,陝西省主席兼三十八軍軍長孫蔚如命一七七師於五月初從合陽夏陽東渡黃河,開赴晉西南。王竣部受命開赴平民、朝邑河防。鄧祥雲舉命赴平民河防前線,扼守大慶關一帶。1938年七月,變任三十一軍團軍團長的孫蔚如,親統在陝各部,開赴晉西南對日作戰。王竣部奉命死守永濟。

1938年八月,日寇進逼日緊,我軍無數次擊退日寇侵略軍,日寇也不斷增兵。八月十二日,日寇攻占永濟北古城,永濟告急。十三日,孔從洲將軍在普救寺動員將士“與永濟共存亡”。十五日敵主力攻占峨嵋原壓向永濟城。十六日,日寇集中主力進攻中條山堯王台,以截阻中條山守軍向永濟共存亡。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中午日軍集中十多門大炮,三架飛機,向永濟城狂轟濫炸。我軍將士同仇愾奮力還擊。下午七時,日寇繼續增兵,炸塌城牆多處,城防出現缺口。鄧祥雲不顧個人安危,高喊口號沖向缺口,不幸身中數彈,血染沙場,年三十五歲。

血戰永濟,陣亡將士總計三百零八人,但重創了日寇,托住了日寇前進的速度,使三十一軍團主力及炮兵安全轉移,譜寫了陝西軍人抗戰史上光榮的一頁。1938年十一月,當時國民政府在朝邑縣(今屬大荔)大寨子村,為陣亡將士修建陵園並舉行追悼大會。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監察院院長於右任分別為紀念碑題詞:“為國捐軀”“民族之光”。鄧祥雲烈士受特準晉一級,“入祀忠列”的褒獎。西安易俗社當即編寫了《血戰永濟》的秦腔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