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理位置
九龍鄉原隸屬文渠鄉,1993年設立九龍鄉農業綜合開發區,1995年改建九龍鄉。距市區22公里,全鄉轄19個行政村,130個自然村,223個村民小組,共有8841戶,總人口4.2萬人,99.95%屬漢族,回族等少數民族僅占0.05%;總面積7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萬畝。東與文渠鄉接壤,南與高集鄉隔刁河相望,北連張村鎮,西與淅川縣九重、厚坡兩填相鄰。南部有豫53線,北部有文厚兩條公路橫貫東西。村村通公路網遍及各行政村,交通四通八達,運輸十分便利。農業生產
九龍鄉70%屬山坡丘陵地區,黃粘土質,東部30%平原地區,屬黃粘土質,全鄉以冬小麥為主,麥播面積5.66萬畝,占耕地面積80%,菸葉面積6000畝,占耕地面積0.8%,油菜面積9600畝,占耕地面積1.2%,秋作物以玉米、大豆、花生等為主,自然資源豐富,溝、路、渠、機井、坑塘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旱能澆、澇能排,夏糧產量穩定在10695噸,秋糧產量穩定在15000噸以上,農村生產富裕,社會治安狀況良好,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鄉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富鄉富民為目標,以保持全鄉大局穩定為基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沉著應對經濟形勢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克服不利因素,積極解決矛盾,頑強拼搏,務實重乾,推進了全鄉社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各項工作都有明顯提高,200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58億元,同比增長42%:農業總產值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9%;工業總產值實現5.38億元,同比增長47%;財政收入31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090元,同比增長13%;固定資金投資完成1.215億元,占年計畫110%;人口控制計畫圓滿完成,人口增長率為4.6‰,計畫生育率100%,實現了我鄉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沼氣建設、小集鎮建設、勞務輸出、棉花生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5項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鄉,在全市工作會議上受到通報獎勵。
此外,財政、武裝、村鎮、畜牧、民政、文化、衛生、電信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較好地服務了全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我鄉兩大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支農惠民政策。
1、全面做好對種糧農民的直補工作。核實調整,解決處理8起村組因機動地而產生的糾紛;進村入戶將直補存款本發放到衣戶手中。全鄉直補農戶8140戶,44955人,71844.9畝,補貼資金599.9萬餘元。
2、搞好良種補貼工作。共補貼3.3萬畝,80萬斤糧種,補貼資金65萬元。
3、新衣合參合人數43439人,參合率達到100%。
補貼資金377.9萬元。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民眾的醫療負擔,消除了因病返貧現象。同時開展標準化衛生院建設工作,引進政策性資金80餘萬元,建成新病房大樓,改善了基礎條件。
4、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全年共免除1753名貧困生學雜費、書費以及488名貧困寄宿生生活費用50餘萬元。
5、加強社會保障,高度關注民生,按照“4+2”工作法,認真完成農村低保工作和救助工作,共424戶1247人,發放低保金167萬元,五保金36.3萬元,優撫金28萬元,優待金3萬元,救助金5萬元。
6、嚴格政策,積極兌現能繁母豬補貼資金1278頭、127800元。
——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2008年村莊整治共36個自然村,已全部完成,多渠道籌措資金800餘萬元,修建道路18公里,砂石路20公里,治理坑塘6個,建村級小遊園3個,文化茶館21個,安裝太陽能熱水器161台,建沼氣池356座。進一步配套完善了農村其它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全鄉農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一一項目建設實現新的突破。全鄉上下通過各種渠道引進項目4個,引進資金2550萬元。積極培育、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全年新增個體商戶310戶,取得了項目建設和民營經濟工作的新突破。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一一集鎮建設和管理逐步規範。爭取文厚公路及越境集鎮街道項目資金300萬元,改變了多年來影響我鄉人民生產生活和出行問題。慢車道的整修,交通的規範,街道衛生整治,門店的規範經營,使九龍集鎮初見成效,提升了集鎮品位。
一一農村經濟持續增長。夏糧生產穩步提高,菸葉生產實現恢復性增長,“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工作初見成效,生態林業生產完成市委、市政府發展“楊樹經濟”的發展要求,累計造林面積達到2萬畝。農業和農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和發展前景。
一一社會穩定取得成效。重視和加強了信訪工作,堅持信訪工作制度,及時排查化解各類不安定因素,積極接待處理信訪、人訪、越級上訪案事件185餘起,對這些案件,找準切入點,對症下藥,積極處理,確保大局穩定。公安派出所積極加強隊伍建設,加大“嚴打”力度,各類刑事案件發案率明顯下降,為我鄉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
建設
——黨的建設得到加強。2 008年全鄉19個村全面完成了村委換屆選舉工作,並對3個村調整充實了班子,調整了3個村支部書記,把一批經濟能人、優勢農戶充實到班子中,調整到重要位置。深化、完善“4+2”工作法,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明顯加強,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和諧社會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加強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對部分村反映強烈的問題,立案調查,並處理了一批違紀黨員和幹部。加強了黨員教育管理,發展新黨員25名,堅持黨員活動日制度,積極開展“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和“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動,學員幹部素質明顯提高。一一民主和法制建設得到進一步完善。堅持和完善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選舉產生了人大、政府組成人員,補選了市、鄉人大代表,強化了對政府以及執法部門的監督,對教育、食品衛生等實行視察、檢查和質詢,對鄉直各單位進行了民主評議,發揮了代表作用。對照程式,嚴格標準,順利完成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同時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大了依法處理農村問題的力度,促進了農村大局的穩定。
一一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沼氣建設工作榮獲市先進稱號;衛生工作有了新的成效;教育工作通過狠抓內部管理和教育質量,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中招工作連續穩步前進,2008年重點高中錄取56名,創歷史新高,並被評為全市中招先進單位,國小教學質量評比名列全市前列。
此外,財政、武裝、村鎮、畜牧、民政、文化、衛生、電信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較好地服務了全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為我鄉兩大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