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其昌

鄒其昌

鄒其昌(1963-)男,美學博士(武漢大學),設計學博士後(清華大學),現任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國家社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華美學學會理事,中華朱子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設計學基礎理論、美學、經典詮釋學、設計產業理論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編《設計學研究》(大型設計理論叢刊)和《上海設計文化發展報告》(大型設計文化產業年度報告)。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63年12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

鄒其昌 鄒其昌

1980、9-1982、7在湖北仙桃師範學校英語專業班學習,同時學習美術。

1982、7-1994、9在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岑河中學任教,教授英語和美術。

1994、9-1997、6在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攻讀文學碩士學位(文藝學專業)。

1997、7-2002、6在中南民族大學文學院任教,講授美學、藝術概論等課程。

其中1999、9-2002、6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攻讀哲學博士學位(美學專業)。

2002、7-2009、7 在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任教,講授藝術美學、中外藝術史論、藝術文化學等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課程。

其中2004、1-2005、12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從事藝術學博士後研究工作,設計學方向,合作導師為中華首屆全國名師李硯祖博士、教授。

2006年7月因成績突出被武漢理工大學特評特聘為藝術學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委員,美學研究所所長,2008年7月被聘為藝術設計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2009年7月-2013年3月,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導。

2013年4月-2016年6月,上海大學數碼藝術學院教授、博導。

2016年6月至今,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博導

學術研究

承擔並完成的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朱熹禮學詮釋學美學與構建當代和諧生活世界之意義研究》(批准號:06BZX070 ),於2012年8月結項,等級為良好。

在研課題有:2016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華工匠文化體系及其傳承創新研究》(批准號:16ZDA105,資助經費80萬,首席專家,2016-2020),2008年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中國藝術學文獻整理與研究》之“設計學文獻整理與研究”子項目負責人(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彭吉象教授任首席專家,批准號:08JZD030);2009年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馬工程)《中國美學史》重點教材編寫組核心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院張法教授為首席專家,批准號:09JZDMG026);2011年上海市教委創新項目重點課題《〈營造法式〉與構建當代中國設計理論體系之意義研究》;2014年上海市文創辦課題《上海市創意文化產業國際競爭力現狀與對策研究》;2015年上海市文創辦課題《上海市設計產業國際競爭力現狀與對策研究》;上海市085工程項目《中國設計理論與創意文化研究》等。

代表論著:

著作:《朱熹詩經詮釋學美學研究》(專著,商務印書館2004)、《營造法式》(古籍整理,人民出版社2006、2011修訂版)、《設計史》(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設計學研究2012》(主編,人民出版社)、《設計學研究2013》(主編,人民出版社)、《設計學研究2014》(主編,人民出版社)、《設計學研究2015》(主編,人民出版社)、《上海設計文化發展報告2011-2012》(主編)、《上海設計文化發展報告2013》(主編)、《天工開物》(古籍整理,人民出版社2015)、《宋元美學與設計思想》(專著,人民出版社2015)等。

論文:《論朱熹詩經詮釋學美學》(《哲學研究》2005、5)、《〈營造法式·看詳〉詮釋》(《藝術與科學》第2卷)、《對當代美學問題的思考》(《光明日報》理論版)、《朱熹與中國美學精神》《朱熹“氣象”審美論》 《試論喀喇汗朝維吾爾族美學思想 》《王陽明良知體驗藝術論述略》《論王守仁美學的體驗性質 》 《對當代美學問題的思考》 《“生生之德”與北宋理學美學的核心問題簡論》 《中國美學百年回顧》 《“敬”與審美——朱熹美學的基本特性研究》《王陽明的良知體驗審美論》 《從“天人合一”看中國哲學與詩學基本特性》 《良知與審美——王陽明美學思想核心問題研究》 《論“實踐”與中國當代美學建構》 《建國五十年美的本體論研究述評》《對中國哲學與詩學之關係的巨觀考察》 《學術之美》《實踐、文化與意象——藝術設計核心問題研究》《〈營造法式〉設計理論體系的當代建構》《論朱子〈儀禮釋宮〉設計美學思想研究》《論宋遼金元美學的生活世界》《論中國當代設計理論體系建構的本土化問題》《〈天工開物〉設計理論體系的當代建構》《論中華工匠文化體系》《〈考工典〉與中華工匠文化體系建構》《對中外設計產業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的思考》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