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誌

鄆城縣修志始於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苑學等人編縣誌八卷,後佚六卷,現僅存天一閣二卷;隆慶元年(1567),由王敬等人主纂,全佚;明崇禎七年(1634)由米大年再修,共八卷。清康熙二十四年 (1685) 由縣知事陳良謨主修八卷;康熙五十五年(1716)由張盛銘再續;光緒十九年(1893)由畢炳炎再修八卷,為鄆城舊志之優。1962年編寫《鄆城縣誌》,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止,其間調查蒐集資料數百萬字,但未成書。 新編《鄆城縣誌》始於1982年春,成立了縣史志編纂委員會並設辦公室,組建修志隊伍。蒐集文字資料1200萬字、圖片資料數百幅,志書於1992年出版。斷限原則上為l840年至1990年,為了照顧所記事物的完整性,少數章節內容適當上溯。全書共設24編,另有概述、大事記、雜記、附錄。24編為:行政區域、地理環境、人口、農業、水利、工業、商業、交通·郵電、財稅·金融·保險、城鄉建設、經濟監督管理、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司法、民政、人事·勞動、軍事、科技、教育、文化、體育、衛生醫藥、社會風俗、人物。
鄆城縣位於山東省菏澤地區東北部,建置始於春秋戰國時期。魯成公四年 (前587)冬築城名鄆,史稱西鄆,“鄆”字意為駐軍之邑,可見當時為魯西邊陲重軍駐守之地。1990年,全縣有7個區、6個鎮、32個鄉,1029個行政村,總人口992749人,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回族、滿族等23個少數民族僅977人。全縣總面積1642.74平方千米。全境屬黃河沖積平原,境內有鄄鄆河和洙趙河及鄆巨河通過。屬暖溫帶半濕潤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明、清和民國時期,黃河多次決口,鄆城境內經常陷入汪洋,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國成立後,雖多次出現特大洪峰,黃河從未決口。國家水利部幾次考察並向全國推廣了鄆城引黃灌溉經驗。 家畜家禽種類繁多, 鄆產魯西黃牛、猾子皮(青山羊羔皮) 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譽,為國家青猾皮生產基地。1990年,全縣150多個樹種共2000萬株,用材林主要有桐、楊、柳、榆、槐、椿、楝等,木材積蓄量在山東省屬較高縣份之一,經濟林主要有蘋果、棗、桃、杏、梨、葡萄等。1986年被國家命名為平原綠化縣。油料、藥用等植物180多個品種,中草藥“鄆半夏”500多年前就譽滿華夏。縣境地下有優質煤100億噸,另有石油、天然氣、鉀鹽等豐富的礦產資源,已被國家列為重點開發項目。1978年至1990年,全縣國民經濟迅速發展。1990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96425萬元, 其中農業總產值45250萬元、工業總產值51175萬元。糧食總產量446036噸, 比1949年增長2.9倍。鄆城成為全國商品棉、糧生產基地之一,每年產商品皮棉5000萬千克, 有10000萬千克商品糧上市。糧食酒、地毯、條編、肉類、裘皮等產品陸續打入國際市場。1949年只有鄆城至濟寧的土公路1條。到1990年,通往鄰縣、鄰省的公路發展到11條,可以直達北京、天津、濟南、徐州、鄭州的汽車天天始發,境內所有鄉鎮均通公路。 鄆城歷史上最著名的是宋徽宗時晁蓋、宋江在梁山聚義的農民運動。至近代,鄆城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有十幾萬人參軍參戰,先後有梁仞仟、牛明性、馮昌武等1588名烈士為國為民捐軀,有1818人榮立戰功。鄆城民間藝術歷史悠久,人才濟濟,有戲劇、曲藝、雜技、歌舞、魔術五大類數十種。全國著名盲藝人王殿玉首創了中國擂琴;雕塑家兼繪畫藝人唐玉生的泥塑多年出口日本、印尼等國。歌唱家彭麗媛也是本籍人。體育運動在鄆城有深厚民眾基礎,民間歷有武術、游泳、摔跤、棋類、風箏等傳統項目,是全國體育先進縣、武術之鄉。 鄆城1905年始興學堂, 1949年全縣只有國小447所。1990年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804所, 在校學生154750人,除了中、國小外,全縣還辦了多種類型的成人職業、業餘學校以及衛生學校、體育學校、武術學校等,廣開培養人才的途徑。1990年,全縣獲科研成果57項,其中10項獲省以上科技成果,劉乃施等關於人類胎兒造血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成果、特鑄廠關於耐熱鉻鋼系列產品的研製,均填補了國內空白。1990年,縣、鄉兩級中、西醫齊備的各類醫院42處,全縣專職醫藥人員達1933人,鄉村醫藥人員1800餘人,全縣平均每300人中就有1名醫藥人員。 新編《鄆城縣誌》鮮明地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時代特色。因境域內黃河岸線較長,新中國成立後治理黃河成就卓著,所以在水利編中,單設了黃河管理機構、黃河治理、黃河防汛、引黃灌溉等章節。鄆城是武術之鄉,又專設了武術章,將鄆城的武術發展狀況、流行拳種情況,武術名人及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類武校發展都作了詳略得當的記載,特別是文圖並茂地介紹了聞名全國的宋江武術院的發展、壯大過程。在人物編中,為60多名革命烈士作了簡介,為30名著名烈士撰寫了傳略。
新編《鄆城縣誌》1994年獲山東省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