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清代《鄆城縣誌》記載,鄆城十景為:
《一》 盤溝夜月 "一輪秋色暮雲輕,下印盤溝碧水清。古渡停泓堪自照,短橋殘月為誰明。"公元1166年,縣址由張營遷至盤溝,即現在的盤溝路。盤溝自西而東,迤儷盤旋,東通冷莊湖,溝內綠水潺潺,岸邊楊柳曳姿,花芳草細。春和景明之際,姣月入水,玉鏡鑲黛,美不勝收。現政府院南仍有碧水盈池,入夜霓虹幻彩,玉弓印潭,周邊垂楊,芙蓉倒影水中,仍不失為鄆城的一大景觀。
《二》 荒塔雲燕
建於後唐的觀音寺塔,歷來就是鄆州的一大景觀。
荒塔古,燕子奇,"幾盤斷塔類層台,歲歲能招燕子來。不厭僧貧香積度,殷勤飛走復飛。"荒塔之燕有前爪而無後趾。棲息塔頂,從不沾地,不宿枝,也不隨季南遷,滑翔出穴,飛創入巢。昔日荒塔周圍水碧葦密,蚊蟲滋生,夏日晨昏,群燕繞塔飛鳴,遠觀若雲,故稱"荒塔雲燕"。
《三》 廩丘霧市
古縣誌載,古廩丘在今水堡一帶,朝霧晨曦之中,隱有樓台,影影幢幢若古城。有詩云:"舊跡知何處,猶有廩水埃。荒疇衍黍稷,平野見樓台。乍現時運沒,擘空影復開。蒙蒙煙霧裡,疑是小蓬萊。"
昔日古廩丘原為高地,後因黃河改道北徙。遂成沼澤,故出現海市蜃樓奇觀。至今仍有"古城逛街市,購得物什歸。"的傳說。清朝縣令陳良謨"聚鄆魯鄙漢時升,千載猶多瑞藹凝。無蜃如何有海市,遙瞻疑是彩雲蒸。"就是廩丘霧市的最好寫照。
《四》 潘溪曉渡
"白石橋邊古梵宮,綠柳深處有溪通。朝朝回舟晨興渡,人在滄浪埃乃中。"一首詩一副畫,盡展古潘溪渡口之風光。
隋朝開皇十八年,鑿河做渡,通郊溪溝而成渡口。相傳曾有漁人潘溪在此擺渡。潘溪為人樸厚,待人和善,嘗無償擺渡接濟貧者。附近居民及來往客商無人不曉,為感其恩德,遂命此渡口為潘溪渡。晨渡潘溪,柳煙畫橋,鷺聲雁影,水綠如稠,跳蝦游魚亦逐波隨影,風景優美若江南水鄉。
《五》梁渠鳧影
"問水依依縈馬去,凌空隱隱繞飛鳧。月中上下常留影,煙里消疏如畫圖。""百畝流沙傍水濱,蹁躚鳧雁往來頻。遙觀疑是蟾蜍影,是影非光莫認真。"今日鳧渠,乃城東十二里舖。明正統十三年,泛泛平地突噴流沙,且汩汩不斷,直至延溢百畝之多,遂成沙丘渠水之貌,引得鳧雁翻飛,鷺鳥時鳴。以上詩句就是當時梁渠鳧影之盛況之最好見證。
《六》冷水芙蓉
城南三十里有冷水河,水綠如綢,飄飄若帶,常年涓涓不斷,河中翠蓋蔭蔭,粉蓮亭亭,香遠宜人。是"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知藏蹤跡,浮萍一道開。"之所在。清知縣陳良謨:"曾游盤水賞芙蓉,十里香聞信不虛。此地卻能成五色,依稀湖上蓮花居。"黃之芳:" ……才看水面簇於錦,轉向天邊散做霞……。"等,都是寫冷水芙蓉花開的。
《七》線嶺秋煙
鄆北鄰梁山泊,泊水浩浩,嘗泛鄆境。為防泊水南溢,當地居民築高嶺,植柳樹,種榆槐,東西綿延三十餘里,低低高高,隱若虹橋。因"細葉垂垂疑是線,輕煙裊裊恍如春"而稱為"線嶺秋煙。"
"隨風飄忽分香冷,映水微茫疊浪頻。"現在的宋江河仍岸傲柳多,每到春夏,垂線裊裊若碧絲。近如簾,遠如煙,夕陽西下之時,其色若金,絲絲柳釣倒映水中,其形柔媚,其色斑斕,時有黃花年少隱約其間。
《八》七陵雲樹
城南四十里,有七陵碑村。此村古木參天,綠柳垂蔭,因有漢時古碑一塊,上書"七陵",故稱七陵碑。
黃之芳"南陵曉色自氤氳,老樹參天亂不分。蒙密凝寒欲做雨,淡濃排設恪成雲。穿林遠眺無人影,隔隙微窺見鳥群。至此絕奇堪畫出,方圓潑墨意忻忻。"孫丕振"碑前亂樹欲排空,忽淡忽濃自不同。如此奇峰恍未辨,行人收在眼光中。""豐碑古篆漢時文,遺蹟誰傳未得聞。鬱鬱蒼蒼千載樹,半巢鴻鵠半煙雲。"就是記載當時"七陵雲樹"勝景的。
《九》五岔漁歌
古鄆西北有冷莊,距城四十餘里。冷莊河注廩丘入鯔河。在此處分為五岔,猶如湖泊,水深岸闊,葦綠蓮紅,鷗飛帆行。"幾點野火點斜徑,知是漁人煮槭蓮。"夏秋之夜,野火隱隱,漁歌聲遠,別有一番村塘野趣。古人多有詩詞模描五岔盛景,最著名的一首詩是一無名舟子所做"河分五岔歸蘆州,岸口漁家聚上流。夜靜何聲驚客夢,高歌都在漁舟中。"
《十》獨山樵夫
現濟寧獨山,古時屬鄆。據傳天皇怒鞭梁山,用勁過猛,以至山頭跌落鄆城,後復原無望,遂成一景,曰"獨山樵唱"。
昔日之獨山,林深草豐,溝渠縱橫。嘗有樵夫歌樂於此。春和景明之時,文人騷客亦相約尋幽探盛,故留有詩句多多。清著名知縣陳良謨有詩云:孤峰獨聳勢崢嶸,路仄偏多樵子行。朝采暮還能自樂,紫芝亦曲少一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