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反圍剿
1931年(民國二十年)3月至5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交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簡介 -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發生於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打破國民黨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圍剿”計畫的進攻作戰。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指1933年9月~1934年10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在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地區,反擊國民黨軍50萬兵力\"...
簡介 戰役經過 相關人物 評論 -
鄂豫皖蘇區第三次反圍剿
1931年(民國二十年)11月至1932年6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邊界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點評 蔣介石部署 -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
1931年3月中旬,敵人先後調集10多個師10餘萬兵力,準備對鄂豫皖蘇區進行第二次圍剿。被紅四軍擊破。
-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
鄂豫皖蘇區第一次反圍剿,1930年(民國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邊界地區粉碎國民...
簡介 點評 -
鄂豫皖蘇區第二次反圍攻剿
1931年(民國二十年)3月至5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交界地區,反擊國民黨軍圍剿的作戰。
概述 -
鄂豫皖蘇區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戰爭中國共產黨所創建革命根據地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以大別山為中心,最盛時期包括周圍20餘縣,成為僅次於中央蘇區的全國第二大革...
歷史沿革 紅軍故鄉 將軍搖籃 發展歷程 -
鄂豫皖根據地反圍剿
1930年冬,中國共產黨六屆三中全會後,皖西地區黨組織積極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注意錯誤,而蔣、閻、馮軍閥混戰蔣介石獲勝,使蔣介石有了"圍剿"紅軍的力量...
事件起因 事件過程 -
反“圍剿”鬥爭
反“圍剿”鬥爭指的是1930年冬,中國共產黨六屆三中全會後,皖西地區黨組織積極糾正李立三“左”傾冒險主義錯誤,而蔣、閻、馮軍閥混戰蔣介石獲勝,使蔣介石有...
基本簡介 五次鬥爭 歷史意義 左傾錯誤 十六字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