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鄂溫克族簡史》是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之一。《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是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編輯委員會主持編輯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之一,是在各有關地區黨委和政府領導下,由各自治地方分別編寫的。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各民族對偉大祖國的締造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們黨和國家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的建立,實現了各少數民族在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上的民主權利,體現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三十多年來,各民族自治地方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政治、經濟、文化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編輯推薦
鄂溫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訥河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是民族自稱,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人口2.6萬多人(1994年)。在北緯52度的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裡,至今仍有鄂溫克人的腳印與炊煙,其定居點便是有“北極村”之稱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人村。 鄂溫克族有自已的語言但無文字。鄂溫克語屬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鄂溫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農民則廣泛使用漢文。鄂溫克族的口頭創作有神話、故事、歌謠、謎語等,還善於用樺樹皮刻剪成各種工藝品。
序言
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包括《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簡史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概況叢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記錄了中國55個少數民族從起源至21世紀初的歷史發展進程,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薈萃了大量原始的、鮮活的、極其珍貴的資料,是一部關於中國民族問題的大型綜合性叢書,是中國民族問題研究的重大項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逐步展開。為了摸清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狀況,搶救行將消失的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料,1953年,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和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組織進行全國性的民族識別調查,1956年又開始少數民族語言、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民族來源
第三章 南北朝至明代的鄂溫克族
第四章 清朝初期的鄂溫克族
第一節 清朝對鄂溫克族地區的統
第二節 沙俄的入侵及鄂溫克族人民的反抗鬥爭
第三節 沙俄對鄂溫克族上層的策叛活動
第四節 鄂溫克族人民積極參加收復雅克薩戰鬥
第五章 布特哈打牲鄂溫克族的八旗結構
第一節 建立八旗前的社會狀況
第二節 布特哈打牲鄂溫克族八旗的建立
第三節 經濟生活
第四節 貢貂制度
第五節 “楚勒罕”市場與交易
第六節 布特哈八旗巡邏邊防、守衛卡倫
第七節 連年的自然災害與清朝的救濟
第六章 清代鄂溫克族對於維護祖國
統一和守衛邊疆的貢獻
第一節 驍勇善戰的鄂溫克將士
第二節 反對侵略、平定叛亂、維護祖國統
一、平定準噶爾的叛亂
二、平定四川大小金川戰役
三、反擊英國殖民勢力的鬥爭
四、平定張格爾的戰役
第三節 守衛和駐防邊疆
一、移駐呼倫貝爾草原,守衛邊疆
二、鄂溫克部隊駐防新疆和科布多、烏里雅蘇台
第四節 清乾隆時期鄂溫克族的勇將海蘭察
第七章 清朝末期鄂溫克族的社會結構
第一節 鄂溫克族的部落與氏族
第二節 “毛哄”家族組織
第三節 家長奴隸制
第四節 氏族貴族
第五節 八旗士兵——自由民
第六節 經濟發展
第八章 近代鄂溫克族地區的變化
第一節 帝俄興建中東鐵路
第二節 帝俄分裂我國領土的陰謀
第三節 軍閥的統治
第四節 經濟變化
第五節 新式教育的興起與發展
第九章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反對日本殖民主義的鬥爭
第一節 日本侵略者的占領與統治
第二節 反對日本侵略者的鬥爭
第十章 新中國成立前鄂溫克族的社會經濟形態
第一節 遊獵區的原始社會經濟形態
第二節 牧區的宗法封建社會形態
第三節 靠山區和農業區的社會形態
第十一章 新中國成立後鄂溫克族經濟社會的發展與變革
第一節 民族解放與社會變革
一、積極參加民主革命鬥爭
二、靠山區、農業區鄂溫克族的土地改革
三、牧區鄂溫克族的民主改革
四、獵區鄂溫克人的定居及其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改造與經濟發展
一、農業合作化
二、牧業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
三、獵業經濟的發展與變遷
第三節 實現民族平等與民族區域自治
一、鄂溫克族稱的恢復和統
二、鄂溫克族自治旗及民族鄉的建立
三、民族政策的落實與民族幹部的成長
四、民族團結與民族和諧
第四節 改革開放後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一、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項事業的發展
二、生態移民——敖魯古雅鄂溫克人的新生活
三、民族文化遺產的蒐集、整理與保護
四、研究會的成立與鄂溫克族研究
第十二章 鄂溫克族的文化習俗與信仰
第一節 風俗習慣
第二節 文化藝術
第三節 民間知識
第四節 信仰
結語
附錄:大事年表
後記
修訂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