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冰廬

郭冰廬,男,漢族,陝西省洛川縣人。1936年10月生。農民家庭,學生出身,中共黨員。榆林學院(原榆林高等專科學校)教授。政協榆林市委員會委員、文史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陝西省民俗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現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榆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委員,陝西省老教授協會理事、榆林學院分會會長。《中國教育專家名典》、《百年陝西文藝經典》有傳。

學習與工作經歷

1947年8月至1949年7月,就讀於黃陵縣北谷國小;1949年8月至1952年7月,就讀於陝甘寧邊區黃陵聯合中學(後改為黃陵中學);1952年8月至1955年6月,就讀於延安師範;1955年6月至1956年8月,在洛川縣老廟國小任教,曾任代理教導主任職務;1956年9月至1960年10月,在綏德師範學院中文系任助教;困難時期,綏德師院撤銷,於1962年10月至1977年10月調至榆林中學任教,先後任教研組長、教導副主任等職。1977年10月迄於今,調回原榆林師專任教,曾任中文系系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工作)。先後主講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民間文學、民俗學、陝北民俗文化等專業課和選修課。1987年晉升為副教授,1992年晉升為教授職稱。其間,於1992年赴北京師大師從鍾敬文教授作訪問學者,專事陝北地域文化研究。回校後承擔了省和國家社科研究項目。

學術研究及其著作

近20年來,一直從事陝北文史和陝北民間風俗文化的科學考察和研究。先後承擔了陝西省教委《陝北榆林黃土文化和長城融合文化研究》、《窯洞民居風俗文化研究》(99 JK063)項目。1997年,獨立承擔的《陝北民間風俗文化與民間文學研究》課題一舉立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並於2000年圓滿結項(立項號97BZW024,結項證書號:2003047)。此項之立,填補了陝北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空白,也是陝西省在民俗文化學方面唯一獲得批准的國家項目。項目成果有《窯洞風俗文化》(純文字20萬,彩圖32幅,黑白插圖98幅,共25萬個印刷符號);《陝北文史科學考察與研究》(15萬字);《陝北民間信仰與民間藝術》(包括插圖在內,共20萬個印刷符號)。

在項目運作過程中,發揮規範的田野科學考察的專長,以挖掘和搶救陝北民間文化原始積澱為指歸,對陝北23個縣、區的廣闊地域作了普遍的田野考察,經過濾、篩選,對學術含量更高的民俗事象重點控掘,並上升到理論,作“形而上”的理論闡解。提出的陝北文化多民族融合的性質,已為學術界所認同。除上述國家項目成果外,有數十篇大型科學考察報告和論文,諸如《陝北保寧寺祀神活動及社火――秧歌考察》、《陝北“三老殿”考察》、《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再上神壇》、《陝北“熬冬”習俗的文化解說》、《陝北崇驢風尚釋解》、《陝北紅棗文化的生殖與生命象徵意義》、《榆林四合院保護的意義和對策》、《地域性農村民俗資源田野作業的實踐與思考》、《華夏民居瑰寶――王家大院》等,分別發表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訪問學者專輯)、《民間文化》(2000年11-12期合刊)、《文藝報》(1998年2月7日1-3版)、《香港特區》月刊(1998年5月號)、《中國民俗學研究》(第二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1版)、《跨世紀論壇》(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1版)、《廣東民俗》(1998年第3)期、《鄉土》(1998年第11期)、《藝術界》(2001年第6期)、《延安大學學報》(1995年11月)、《榆林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1期)《陝北文化研究論文》(2005年)、《神州民俗》(2005年7月)等報刊或專輯上。這些成果,除多次獲得學術團體獎外,還多次獲得省級和廳級獎:《陝北保寧寺祀神活動及社火――秧歌考察》獲陝西省文聯、陝西省民間文藝家協會科研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