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縣治
縣治是縣政府所在地。
讀音 解釋 同名小說 -
齊郡
齊郡,舊名齊國,中國古代郡名。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滅齊國,於其故地分置齊郡、琅邪郡。齊郡是秦統一六國施行郡縣制後設定的一個郡。郡是秦朝郡縣制度的...
沿革 建置 歷史 人口 經濟 -
東莞郡
山東省古地名,位於今臨沂市沂水、莒縣北部一帶。《漢書·地理志》載,琅邪郡有東莞縣。東漢末至建安初年,設東莞郡,歷經魏晉,高齊時期撤併。曾治今沂水縣城子嶺...
地名由來 東鄆 東莞縣 設東莞郡 南朝僑郡 -
廣漢郡
廣漢郡是古四川最早的三郡之一。在秦國時期,四川設有巴郡(現在重慶境內)和蜀郡(現成都),秦滅亡後,漢高祖6年,在四川新增設第三郡廣漢郡,郡址就是現在的梓...
簡介 歷史 考古發現 -
鬱林郡
治布山,在今廣西桂平西。轄今廣西大部。
漢代鬱林郡 秦桂林郡轄地 鬱林郡沿革 鬱林郡治所 漢鬱林郡族屬 -
零陵郡
零陵得名於舜葬九疑。《史記·五帝本紀》載: 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原起舜帝二位妃子娥皇、女英尋夫來到瀟水、湘水會合處,因...
歷史 西漢時期 東漢時期 東漢之後 -
鄴郡
鄴郡,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涵蓋河南省北部與河北省臨漳,治所在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 隋末,魏郡短暫改稱鄴郡,唐初改為相州。唐天寶初,改相州為鄴郡。乾元...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古鄴新鄴 典籍記載 -
北地郡
北地郡,秦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年)滅義渠後所置,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義渠縣(在今甘肅慶陽市西南)。西漢時北地郡治馬嶺縣(在今甘肅慶陽市環縣東南的...
徙遷情形 秦朝 西漢 東漢 曹魏西晉 -
丹陽郡
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41年),更秦鄣郡為丹陽郡,郡以境內丹陽縣(治今安徽當塗丹陽鎮)而名。漢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區),西晉太康二年(281年)郡治移...
簡介 詩詞中的丹陽 -
漢四郡
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
簡介 設定 名詞典故 樂浪文化 與高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