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山頭古廟會

市發改委幫扶工作組入駐以來,立足該村地理文化資源優勢,充分調研,精心謀劃,以項目幫扶為重點,以旅遊特色村規劃建設為主線,著力打造民俗生態旅遊特色村。 結構郝山頭廟會暨首屆賞花節,曾是“水滸好漢”故地郝山頭村藉助水滸文化資源優勢,建設了民俗生態遊樂園、民俗旅遊農家樂等景點。 “近年來,郝山頭村依託自身區位和資源優勢,整合餐飲、住宿、民俗、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百姓致富,促進新農村建設。

郝山頭村地處梁山新城商務區中心和水泊梁山風景區關鍵位置,具有發展民俗生態旅遊的自然條件。2009年被省旅遊局評為梁山第一家省級旅遊特色村。市發改委幫扶工作組入駐以來,立足該村地理文化資源優勢,充分調研,精心謀劃,以項目幫扶為重點,以旅遊特色村規劃建設為主線,著力打造民俗生態旅遊特色村。
  • 一是整治環境,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給旅遊創造一個優美的環境,村“兩委”籌集資金100餘萬元,清理臭水溝1000餘米,鋪設直徑1米的下水管道400節,硬化路面5600平方米,綠化道路兩旁各2米,栽植花草樹木21600餘棵(株),形成了一條寬12米,長千餘米的文明一條街。為突出展現水滸旅遊特色,工作組協助村“兩委”籌資260萬元,建起4處花園景觀,栽植花草6000餘株,面積達1900平方米。為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村“兩委”自籌資金40萬元,申請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30萬元,村內修建水沖式公廁8處,修建垃圾轉運站1處,安置垃圾桶51個,聘用6名保潔員常年維護。之後,又在文明一條街、水滸街安裝“中華燈”、“仿宋燈”等景觀性路燈104盞。
  • 二是以項目幫扶為重點,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改造水滸街,打造仿宋商業旅遊街區。水滸街西鄰水泊南路,東鄰水滸文化主題廣場,原街寬4米,兩側民房林立。工作組多次邀請市發改委、市規劃設計院、市旅遊局等單位有關領導前來規劃指導,經村“兩委”研究,並報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決定改造水滸街,正式啟動省級旅遊特色村建設。已規劃的水滸商貿街開發項目,總占地面積75畝,按照年接待遊客5-10萬人次的規模規劃建設,商業街兩側建設仿宋式四合院,並配套完善道路、綠化、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將打造成復古、仿宋、商業旅遊一條街。目前,市發改委駐郝山頭村工作組幫扶到位項目(亞行林業貸款項目、特色養殖項目、水滸宋街街區商貿物流項目、道路管網建設項目、農村經濟信息平台建設項目和長江防護林建設項目等)資金已達75萬餘元,其餘資金近期也將陸續到位。與此同時,工作組為了幫助農業生產,還協調有關部門為幫扶村爭取了10套水泵,價值2萬餘元。作為團長單位,市發改委利用自身職能優勢,進一步加大了對梁山縣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計安排國家省各類建設項目18個,總投資2.84億元,其中國家、省補助資金5105.32萬元。
  • 三是外出考察學習,探索旅遊開發新模式。10月中旬,市發改委工作組組織村“兩委”部分成員赴成都市郫縣、錦江區等地考察學習。郫縣友愛鎮農科村是中國農家樂旅遊發源地,經過多年探索,在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一、三產業有機結合、農民致富不離土的成功路子。錦江區則把昔日貧困落後的三聖鄉農村打造成為國家AAAA級風景旅遊區,走出了一條農村土地不用征、不拆遷,農民不失地、不失業、不失利,農民變市民、農村變新貌的道路。

郝山頭村基礎條件與這兩地有相似性,完全可以借鑑他們的成功經驗,努力探索本地旅遊開發新模式。工作組和村“兩委”多次研究,數次找相關專家論證,確定10年把郝山頭村建設成為國內遠近文明的集旅遊、度假、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民俗特色村,並制定了10年開發建設階段性規劃。該村建成後,將成為水滸文化旅遊精品旅遊和特色鄉村旅遊的又一品牌,具有較廣闊的市場前景,有利於形成梁山縣大旅遊的格局,有利於促進梁山縣旅遊業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結構

郝山頭廟會暨首屆賞花節,曾是“水滸好漢”故地
郝山頭村藉助水滸文化資源優勢,建設了民俗生態遊樂園、民俗旅遊農家樂等景點。村中自然景觀獨特,林木繁盛,有五百餘年的古槐樹和百年皂角樹,在這裡不僅可以採摘品嘗到山杏、柿子等天然水果,還可以親身體驗乾農家活、吃農家飯、做農家人的感受,在梁王狩獵場還可以體驗騎馬射箭、狩獵等水滸民風民俗,是遊客休閒娛樂的理想去處。

景觀

今年的古廟會除了邀請河南省商丘豫劇團演出大型古裝戲,還舉辦“五省斗羊大會”、梅花拳武術展演、舞龍舞獅扭秧歌民俗表演等活動。
郝山頭村座落於梁山縣城南部,水泊梁山風景區四主峰之一郝山峰腳下,歷史文化悠久、遺址遺蹟眾多、風景秀麗,傳說梁山好漢井木犴、郝思文在此把守並葬於此地而命名。“近年來,郝山頭村依託自身區位和資源優勢,整合餐飲、住宿、民俗、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百姓致富,促進新農村建設。”李繼保說。
2009年被山東省旅遊局評為山東省民俗旅遊特色村。村內至今保留著古老的民間技藝:手工紡織、刺繡、編織等,魯錦織坊、石藝雕刻大院等百年老屋,體現了古樸的民俗民風。郝山頭村是傳統的武術之村,著名梅花拳十五世傳人王清月曾在此開館授徒,現有梅花拳武術弟子500餘人,成立了老、中、少三代武術表演隊,村內建有武術學校和演武大院,並有定期的武術、舞獅、鬥雞、斗羊等民風民俗表演,是遠近聞名旅遊特色村。

歷史

據了解,郝山頭古廟會始於清代,由村民祭祀各廟神靈興起的,每年的農曆的二月二十二,村民都自發的前來焚香祈願、鳴放鞭炮、唱大戲。後來演變為物質交流大會,設有飲食市、木料苗木市、牲口市、日用百貨市和唱大戲、洋琴說唱、山東快書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活動,四里八鄉百姓前來趕會,燒香,聽大戲,百里以外客商來此購銷物品做生意買賣,在魯西南一帶繁盛一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