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莊村[郎莊村(鄭州市管城區下轄行政村)]

郎莊村[郎莊村(鄭州市管城區下轄行政村)]

郎莊村:位於鄭州市南四環與鄭尉路交匯處,為鄭州市管城區下轄行政村,轄郞莊、小郞莊、河西三個自然村,四個村民小組。登記在冊600餘戶,2000餘人。 村屬兩棵皂莢古樹,被選入鄭州市古樹名木,一棵樹齡200餘年(編號 C-508),一棵樹齡150年(編號C-509),見證古村歷史沿革。平菇、葵花、蜜桃、蘋果、梨、大棗、草莓等,曾一度成為村民帶頭致富明星產業。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從外地引進草莓種植,發展到九十年代初,單產可達每畝3000餘斤,獲得了巨大經濟效益,並帶動地方經濟蓬勃發展,曾被多家電視台訪問報導,其他村莊紛紛仿效,在鄭州市影響巨大,享譽省內外。2010年前後,在鄭州市飛速發展,城市框架不斷拉大的背景下,郎莊村實現了郊區農村向都市城中村的華麗轉變。2015年,在回響政府合村並城的政策規劃下,郎莊村進行拆遷改造,村民新農村合作醫療也進行了城市居民醫保的更升級,郎莊村民或經商、或謀職,隨著身份的轉變,由傳統的農耕勞作者,逐步轉變成為現代大都市的建設者和貢獻者。

村莊簡介

郎莊村:

位於鄭州市南四環與鄭尉路交匯處,為鄭州市管城區下轄行政村,轄郞莊、小郞莊、河西三個自然村,四個村民小組。登記在冊600餘戶,2000餘人。 村屬兩棵皂莢古樹,被選入鄭州市古樹名木,一棵樹齡200餘年(編號 C-508),一棵樹齡150年(編號C-509),見證古村歷史沿革。平菇、葵花、蜜桃、蘋果、梨、大棗、草莓等,曾一度成為村民帶頭致富明星產業。上世紀八十年代村民從外地引進草莓種植,發展到九十年代初,單產可達每畝3000餘斤,獲得了巨大經濟效益,並帶動地方經濟蓬勃發展,曾被多家電視台訪問報導,其他村莊紛紛仿效,在鄭州市影響巨大,享譽省內外。

2010年前後,在鄭州市飛速發展,城市框架不斷拉大的背景下,郎莊村實現了郊區農村向都市城中村的華麗轉變。

2015年,在回響政府合村並城的政策規劃下,郎莊村進行拆遷改造,村民新農村合作醫療也進行了城市居民醫保的更升級,郎莊村民或經商、或謀職,隨著身份的轉變,由傳統的農耕勞作者,逐步轉變成為現代大都市的建設者和貢獻者。

歷史沿革

郎莊:村委會駐地。據《郎姓族譜》載:郎姓於清初從山西洪洞縣遷居於此,發展繁衍形成村莊後,以姓氏為村名。村莊主要姓氏郎、周、李。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劉青山、懸妞、劉啟等人遷至今郎莊。此支劉姓和十八里河小劉村、新鄭市文正村劉姓,統稱文正劉。

小郎莊:郎莊郎姓經過發展,一部分人遷到村北,形成村莊後為和郎莊區別,故名小郎莊。今主要姓氏:劉、張、郎。清道光年間(1820-1850),張姓先祖帶著孩子自今新鄭市龍湖鎮於寨村遷此。劉姓、郎姓主要是為郎莊郎姓後裔。

河西:據傳說:清朝嘉慶年間,李傑自今鄭州市二七區蜜蜂張村遷今十七里河西居住,發展繁衍形成村莊後,村莊以方位為名。現主要姓氏李、梁、劉。

文化教育

郎莊村擁有全日制國小一座,老校區是解放後由村中古廟(龍王廟,也稱大廟)改建而成。2008年3月,經重新選址,投資600多萬,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具有24個教學班規模的郎莊國小新校區正式竣工並舉行落成典禮。全村400多名學生都搬進了新校址、坐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室。大規模的投資建造,合理的結構布局,得到了領導和來賓的高度評價。

撰稿人:(村民)張鄭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