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古縣城

第一次新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浙江蘭溪人、舉人趙佑卿任建平縣令時,在今郎溪縣城區開始修築城牆。四十五年八月,形成完整的城池,城牆三面環水,周長784丈,高1丈,牆基寬2丈5尺、牆壁寬1丈。東西北3門建有城樓,南門正對黌宮,靈秀所萃,不建城樓,以免障礙文峰。另於南門右側建1水關,名聽政門,俗呼“小南門”。第二次重建:明崇禎八年,山西解州人、進士侯佐任建平縣令時,奉憲檄(舊時稱上官所發檄文的敬詞)築城。時建平縣城因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洪水浸泡和天啟三年(1623年)地震等自然災害和人為損毀等人原因,破損嚴重,侯佐利用一年多的時間將城牆修建完畢。周長780丈,高1丈,寬2丈5尺、建有4座城門。
第一次維修,城牆建好後21年,即:明萬曆十三年(1585),福建長樂人、進士、知縣潘桂進行維修,並刻石碑於西門城牆。第二次維修,清康熙四年(1665年),大水沖毀城牆西南角數丈。知縣李景?(左火右榮)意欲維修,但費用無著,又不願推派到老百姓頭上,於是下令讓縣府官員將工資捐獻出來用於維修城牆,遭到官吏們反對一致反對。官史們按貫例“以按田公派,為修城久遠之計”,並上告至廣德直隸州知州楊苞,楊苞下令按貫例辦理,知縣李景?只得照辦。其後數十年,由於河水瀕瀕沖刷,城垣頹敗嚴重。康熙十二年(1673年),湖廣嘉魚人、舉人、知縣高自遠汲取前任教訓,自掏銀兩維修東門,更名旌陽門,派兵巡守。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廣德直隸州知州、漢軍正紅旗人李勛巡防至建平縣,責令建平縣令重新維修。次年,浙江陰山人、監生、知縣茅成鳳到任後,對城牆進行了全面維修。雍正六年(1728年),廣東番禺人、進士、知縣衛廷璞用自己的養老金修復倒塌的女兒牆(指城牆上築起的牆垛),二月上旬動工,六月中旬竣工。八月,城牆西北的女兒牆又被暴風颳倒70多丈,不得不再次修復,耗費銀元一百多兩。此後,200多年間,城牆沒有再進行修繕過。
民國29年(1940年)12月,國民黨縣長邱光遠奉上司命令,發動一萬多人拆除牆城,實際上拆除的僅是女牆及險要處。民國32年(1943年)郎溪淪陷,12月汪偽自治會派和平軍第三方面軍修補城牆,僅修補一部分。次年3月汪偽軍獨立第十五旅一八九團進駐郎溪,強拉民夫用碎磚泥土繼續修補,6月間竣工,並利用城牆制高點構築碉堡。民國34年(1945年)8月25日,抗日民主政府進駐縣城,9月,發動民工千餘人拆除城牆上的碉堡及工事。只有瀕臨郎川河一段的城牆,具防水作用,基本保存完好,其餘全被拆除。1982年,殘存的東南一隅明代城牆被列為郎溪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僅存的60多米較完整城牆,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區街道,清未民初,存有東門街、西門街、北門街3條主要街道,呈“丁”字形交接。街道路面鋪長條石,街道兩側是兩層樓房,居民多數住在后街小巷。縣署(縣政府)設在老菜市場上,門前有照壁牆(現稱“衙門口”),門上建有鐘鼓樓,城牆內面積42.25萬平方米。抗日戰爭時期,日機狂轟濫炸,北大街及其他街道被毀,尤其是北大街從四牌樓至北門被夷為平地。民國27年(1938年)6月15日報告:“郎溪房屋僅存千分之二,滿目瘡痍,不勝淒楚。”民國30年(1941年)6月調查統計,縣城人口只剩8459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