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家莊白塔寺磚塔

郇家莊白塔為多層疊澀檐承托平座的樓閣式磚築空心塔,通高約三十米。 塔基平面八角形,用石條砌築,出地西二層為台階。 白塔整體築砌精細、雕工玲瓏、結構嚴謹,為我區唯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磚塔。

簡介

據《徽縣誌》記載:徽縣伏家鎮自魏時建置過粟亭縣、唐於此置粟亭軍、元置粟亭管民司,可見這裡在歷史上曾一度居於重要地位。宋代白塔寺磚塔就雄偉地座落在距今伏鎮南七公里處郇家莊大隊、村東、台地上(現此地屬粟川鄉地界)。經訪考,此地原有清道光年間重修的白塔寺,但現已圮毀無存。

特點

郇家莊白塔為多層疊澀檐承托平座的樓閣式磚築空心塔,通高約三十米。遠望外觀凌風瀟灑、莊重挺拔;近觀塔體築砌精緻、雕工玲瓏。塔基平面八角形,用石條砌築,出地西二層為台階。塔身八面九層,底擴頂收.白底部越上越小。第一層最高,約七米,八面各長三米多,無平座勾欄,有仿木斗拱殘存。南、北壁各鑲一石碑,上書"修補塔序"和石工、募捐者名錄及竣工年月(紀年為道光十二年八月初八),其南壁碑下設半圓拱門,門高一米四六,門道深二米三三,單磚券頂,內辟八角形塔室。第二層以上各層均施平座、勾欄、塔檐,出檐深度由下至上逐漸遞減,使整個密檐輪廓線豐滿有力。塔頂坍塌無剎,但其反疊砌成的攢尖頂還可看出。
白塔整體築砌精細、雕工玲瓏、結構嚴謹,為我區唯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磚塔。從建築風格上看,它與慶陽地區東華池宋代磚塔相仿,據考應為宋代建築,它的研究對研究我區宋代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建築藝術有較高的價值。

現狀

一九七五年縣文化館在文物普查中發現此磚塔,徽縣革命委員會於同年十一月六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建立了保護檔案,設立了保護標誌。一九七六年地區文物普查小組建議把磚塔申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七八年、八O年地區文化教育局兩次報省待提,一九九三年,磚塔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重修之塔,主體形象保持原貌,塔基提高一點二米,原混凝土塔座拓展為石條台階.改混凝土外圍欄為鋼管護欄。重修此塔,既表達了全縣人民對新中國成立而犧牲的死難烈士的無比崇敬和世代懷念之情,也必將激勵全縣各族人民繼承先烈遺志,為建設文明、民主、富裕的徽縣而努力奮鬥的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