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知識產權局

邯鄲市知識產權局

邯鄲市知識產權局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省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編制全市智慧財產權保護與協調發展的規劃;研究和協調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戰略和有關智慧財產權方面有關重大問題。 2018年12月24日,邯鄲市市場監督管理劇掛邯鄲市知識產權局牌子。

發展歷史

2018年12月24日,邯鄲市市場監督管理劇掛邯鄲市知識產權局牌子。

工作職責

2、組織開展專利的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普及工作,按規定組織制定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教育與培訓工作規劃。

3、負責專利執法工作,依法處理專利糾紛和查處假冒專利行為;協調有關部門組織智慧財產權聯合執法。

4、籌集和管理專利發展資金,組織專利技術實施,推動專利技術產業化。

5、負責全市智慧財產權信息網路的建設工作,組織和指導智慧財產權信息傳播與服務,制定市級專利信息服務體系的發展規劃。

6、 統籌協調全市涉外智慧財產權事宜,負責專利對外合作與交流。

7、指導專利代理機構的工作;管理專利代理人的工作;規範和管理全市專利技術交易活動。

8、負責專利統計;協調指導各縣(市)區、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利工作。

職能介紹

綜合辦公室:負責人事、文秘、檔案、財務及後勤工作。

綜合管理室:負責研究和協調智慧財產權發展戰略和有關智慧財產權方面的重大問題;負責政策研究和重要報告、檔案起草;負責專利信息網路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專利和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培訓工作。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綜合法規室:負責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建設,協調、指導智慧財產權保護檢查;編制專利執法的規劃、計畫;監督專利代理機構;依法處理專利糾紛和查處冒充專利行為;對涉及專利的案件提供諮詢、鑑定意見或技術判定。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邯鄲簡介

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和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

邯鄲市位於河北省南端,地處東經114°03'—40',北緯36°20'—44'之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轄4區、1市、14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19平方公里,總人口884.1萬。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8000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南部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磁山文化、趙文化、女媧文化、北齊石窟文化、建安文化、廣府太極文化、夢文化、磁州窯文化、成語典故文化、邊區革命文化等十大文化脈系,內涵博大精深,風格豐富多彩。

邯鄲區位交通條件優越,居晉冀魯豫四省要衝和中原經濟區腹心,在四省交界區是唯一的特大城市,與石家莊、太原、濟南、鄭州四個省會城市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離均在500公里以內。邯鄲區位優勢十分明顯,為我國三大經濟圈所環繞,東進與長三角經濟圈相接,南下可與珠三角經濟圈聯繫,北拓與環渤海經濟圈近鄰。邯鄲是華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交通便利,縱穿中國南北的京廣鐵路、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與橫貫祖國大陸東西的長治-邯鄲-濟南-青島鐵路、青蘭高速公路和309國道交匯於邯鄲,境內形成了“五縱五橫”的幹線公路網路,邯鄲國際機場是國家重點發展的幹線機場,目前已經試飛成功,通航在際。在四省交界區域中,只有邯鄲具備鐵路交叉、國道交匯、高速縱橫過境和航空港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條件。

邯鄲產業經濟基礎雄厚。農業綜合生產條件優越,是全國確定的小麥,棉花、玉米等5種主要農產品優勢產區,小麥、棉花常年產量達200萬噸和8萬噸,素有“北方糧倉”、“冀南棉海”之稱,形成了雞澤辣椒、臨漳獺兔、館陶蛋雞、魏縣鴨梨等10個特色產業之鄉。邯鄲境內已探明礦物資源多達40多種,其中煤炭和鐵礦石儲量分別達到40億噸和4.8億噸,被譽為現代“鋼城”、“煤都”。邯鄲工業門類較為齊全,為全國重要的冶金、電力、煤炭、建材、紡織、日用陶瓷生產基地。邯鄲商貿物流發達,形成了一大批輕紡、汽貿、建材、鋼鐵等流通企業,建成了一批輻射全國的大型批發市場。

邯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1338.1億元,增長14.9%,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38.3億元,增長14.2%,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03元,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3929元,增長9.8%,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7年,邯鄲將繼續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省和市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堅持開放總攬、環境先導、民營突破總體思路,緊緊圍繞全面提升四省交界區經濟中心地位一個目標,抓實更好更快發展、和諧邯鄲建設兩大任務,突出“四大”建設、新農村建設、縣域經濟、改革攻堅、對外開放、城市建設、關注民生七項重點工作,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努力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推向新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