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邪幅
拼音
xiéfú
注音
ㄒㄧㄝˊㄈㄨˊ
引證解釋
古代纏裹足背至膝的布。《詩·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傳:“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傳·桓公二年》“帶裳幅舃”唐孔穎達疏:“邪纏束之,故名邪幅。”
邪幅
xiéfú
ㄒㄧㄝˊㄈㄨˊ
古代纏裹足背至膝的布。《詩·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毛傳:“諸侯赤芾邪幅。幅,偪也。所以自偪束也。”鄭玄箋:“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脛,自足至膝,故曰在下。”《左傳·桓公二年》“帶裳幅舃”唐孔穎達疏:“邪纏束之,故名邪幅。”
幅,漢字,意義有布的寬度、泛指事物的寬度、邊緣。
字形結構 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詳細釋義 常用詞組詞語,兩重意思,①即熱邪。致病因素之一。詳見熱邪條。②證候之一。指感受外邪所致的發熱。
基本解釋:邪 基本解釋:熱不健康的風氣。病因學名詞。即風邪。致病因素之一。《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邪 基本解釋:風邪疾,即疾病。《素問·三部九候論》:“以調虛實而除邪疾。”
基本釋義 基本解釋:疾邪是一個漢字,讀音為xié、yá、yé、yú、xú。是秦始皇東巡所到之地,立“琅琊刻石”之處。琅琊東面的海中即是木星每天黃昏時升起的地方。木星是征伐之星。
邪(xié) 古籍解釋 邪(yé) 邪(yá) 邪(yú)污邪,wū xiéㄨ ㄒㄧㄝ ˊ,是指污穢邪惡的意思。
解釋 基本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 相關詞語拼音斜幅(xié fú)解釋 即邪幅。猶今綁腿。 宋 梅堯臣 《寄酬發運許主客》詩:“斜幅纏踍兵吏至,濃金灑紙頷珠頒。” ...
拼音 解釋詞語 素幅 拼音 sù fú 注音 ㄙㄨˋ ㄈㄨˊ引證解釋 用以作畫的素絹。《歷代名畫記·顧愷之》引 晉 顧愷之 《魏晉勝流畫贊》:“凡吾所造諸畫,素幅,皆廣二尺三寸,其素絲邪者不可用,久而還正則儀容失。” ...
詞語 拼音 注音 引證解釋功能與主治: 活血祛瘀,止痛。治跌打損傷,貧血。
中文名 形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