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咪自然村

那咪自然村

那咪自然村村隸屬於雲南省怒江市瀘水縣大興地鄉四排拉多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大興地鄉西北邊,距離村委會15公里,距離大興地鄉37公里,國土面積4.88平方公里,海拔172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3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有耕地553畝,其中人均耕地4.73畝;有林地6762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2戶,有鄉村人口117人,其中農業人口117人,勞動力9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92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6.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8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信息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53畝(其中:田31畝,地522畝),人均耕地4.73畝,主要種植玉米、大豆等作物;
民居民居
擁有林地676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9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13畝,主要種植核桃、漆樹等經濟林果;有荒山荒地132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18戶通自來水,有1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4%)。有32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戶(分別占總數的41%和22%)。
林地林地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7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1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6.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51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14.21萬元,占總收入的3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7頭,肉牛5頭,肉羊111頭);林業收入1.86萬元,占總收入的4%;第二、三產業收入10.24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他收入0.5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148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縣內。2009年核桃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3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7.2%。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2戶,共鄉村人口117人,其中男性65人,女性52人。其中農業人口117人,勞動力92人。該村以僳僳族為主要聚居地,有傈僳族117人。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02人,參合率87%。
通水通水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7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8戶,占農戶總數的86%。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維拉壩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興地鄉民族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7公里,距離中學3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人,其中小學生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5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

基層組織

該村設未設黨小組,黨員總數3人(男),有團員6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業基礎設施脆弱,抵抗自然災害能力低;
2、交通不便,運輸主要靠人背馬馱;
3、生產生活條件滯後,主要是農村
安全飲水條件差、民眾看病難、未架通輸電線路等問題;
4、信息閉塞,農民意識差,“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嚴重;
5、經濟主要靠種植業、畜牧業,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發展種植業:以良種為核心,大力引進科技作物品種,實現農作物品種的改良換代,提高種植技術水平。
2、大力發展養殖業:緊緊圍繞“希望在山,潛力在畜”的畜牧業方針,努力培植支柱,特別是山羊養殖。
3、發展林業:主要種植核桃、漆樹、油桐等有長遠發展效益的經濟林木,實現人均經濟達2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