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越

邗越

邗越,是遠古時代生活在中國南方的一個部落名。最早定居在江淮之間,今合肥市、滁州市、揚州市一帶,是百越的一支。 商朝末年(公元前1000年前後)已廣泛分布在江淮各地,亦有遷移至今安徽省南部、江西省北部等地。邗越有三支,一支位於江蘇省長江北岸揚州市一帶,今屬江淮方言區(官話系);一支位於江西省鄱陽湖一帶,今屬贛語區;一支位於廣東省東江流域,今屬惠州方言區(客家系)。邗越北與淮夷相接,東南與吳越為鄰,西面是揚越、荊蠻部。

故事

邗地以後歷為廣陵國,請參看廣陵王國詞條。在同一時期(西周武王時期),活動在鄱陽湖一帶的邗越人建立方國,稱 乾越國(名稱來源於邗越)。乾越國的範圍在今江西省北部一帶,及安徽省皖南地區。後為勾吳所滅,乾越國的遺民分化成居住在平原地區的乾越部落,和居住在丘陵地區的山越部落。方國可視為諸侯國的一種。 縛婁國原來是南越人建立的方國,其範圍大概在今廣州市以東的廣東省。南越部建立的縛婁國,遭邗越部所攻襲,仍稱縛婁國,其地成為漢晉以後山越尺眾遷居的主要區域;此外,南越部和邗越部都屬揚越。若僅從名稱上看,乾越國確實可以看作邗越的分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

邗越(hán-yuè)與乾越(gān-yuè)的區別在於,邗越包括乾越、江都、縛婁三支。而乾越只能指江西省境內的邗越。

漢後

江南行省(江右) 江南行省(江右)

西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劉邦將自己的第七個兒子劉長分封到原乾越國地,建立 淮南國,淮南國地相當於原乾越國地。此處的“淮”事實上是指長江,淮南實為長江之南。公元前164年,劉長長子劉安繼承淮南王王位,時年16歲。漢武漢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劉安被人諂以謀反罪,在都城壽春被朝庭重兵包圍,自刎而死。同時朝庭宣布淮南國廢為九江郡。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西漢中央政府為加強對南越國的管轄權,迫使南越國分出東部的土地(原屬邗越人定居地,今汕頭、梅州一帶),封閩越國的貴族名織者,為南武侯,建立南海國,其國境相當於秦揭陽戍管轄的範圍。不久,南海國調轉矛頭,聯合閩越與中原王朝對抗,於是西漢政府和淮南國聯合對其征討。最後其地由南越國收復。趙氏南越國政權收復東部土地之後,將國都(即今廣州市)改以南武侯的名號,定名“南武城”,以示慶賀。 南海國存在僅37年。

由閩越國貴族名織者統治的南海國滅亡後,其地回歸了南越國,中原王朝也趁機將勢力伸入其地(南越國東境)。尤其是這一時期,有不少來自淮南國的山越人(乾越國遺民),定居到東江流域。另一方面,由於閩越國與南海國的勾結,使東甌(今浙江省南部)受到戰爭的波及,於是東甌國王帶領民眾,舉國歸附漢朝,內遷到江淮之間邗越故地,邗越部落此前大多已南遷(至皖南等地),恰好由東甌之民填補當地人口空缺。東甌人遷出甌江流域後的空缺,後來被大越人(勾吳族屬)填補。

公元907年-937年,楊行密占據長江下游和贛江流域,建立吳國,史稱弘農、南吳、楊吳,是為五代十國之一。南吳後為南唐所滅。廣東東部邗越故地,在五代十國時期則是南漢國屬地。元代曾統歸江南行省(江右府)管轄。

勾吳、荊蠻、邗越,都是揚越的部屬。勾吳居在太湖流域,荊蠻居在長江中游及廣東省東江流域,邗越原居江北,後南遷至江西省一帶。閩越跟揚越融合之後,被統稱為東越;交越則改稱南越。邗越國遺民自邗越國亡後,演變成山越人,其向東遷至福建省東部(閩東)、向南遷至廣東省東部(粵東)。仍留在贛北地區的邗越遺民,吸納歷代的新移民,逐漸變成今日的贛語民。向南遷入粵東的山越人,逐漸融入客家民。江淮一帶的邗越人,也遷入皖南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