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澄[10]

邊澄[10]

邊澄,棉織技術專家,精於織物設計和漿紗工藝。曾設計制織新中國第一個外銷棉布拳頭產品“跳鯉細布”;首創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甲酯混合漿料;推動各種新漿料和漿紗新工藝的開發和套用;組織編寫的《棉紡手冊》、《棉織手冊》等已成為棉紡織工程技術領域頗具影響的工具書。

簡歷

1914年10月11日 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

1937年 南通學院畢業。

1938-1939年 上海申新第九棉紡織廠助理員。

1939-1940年 大新振漂染廠職員、友生染織廠工務主管、華興染織廠工務主管。

1940-1945年 誠孚信託公司設計室技術員。

1945年 南通學院副教授,私立上海工業專科學校副教授。

1945-1950年 中國紡織建設公司上海第五棉紡織廠織部保全技師。

1950-1958年 國營上海第十九棉紡織廠織部工程師、工場長、總工程師、副廠長。

1959-1964年 上海市紡織工業局技術處副總工程師。

1964-1979年 上海棉紡織工業公司副總工程師。

1979-1987年 退休續聘於上海棉紡織工業公司。

1987-1989年12月 上海市棉紡織工業行業協會理事、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生平簡介

邊澄,字海清。1914年生於江蘇省淮安縣。學生時代曾參加抗日救亡運動,後懷著實業救國的理想,考入南通學院。1937 年畢業,獲紡織工程學士學位。1938-1940年,先後在上海申新第九棉紡織廠、大新振漂染廠、友生染織廠、華興染織廠從事紡織技術工作。1940年受聘於上海誠孚信託公司設計室。1945 年,受聘於南通學院滬校、私立上海工業專科學校任副教授。1945年10月,任職上海第五棉紡織廠保全技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邊澄由華東紡織管理局調上海第十九棉紡織廠任織部工程師、工場長。1951年,參加紡織工業部和全國紡織工會在天津聯合召開的“1951年織布工作法”總結會議,主持其中“自動布機基本操作”部分的撰寫。1954年,開發7038細布(跳鯉細布),開創我國細布進入國際市場的先例。1955年,升任總工程師,並被評為1955年上海市勞動模範。12 月,任上海第十九棉紡織廠副廠長。1959年,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技術處副總工程師。1960年,提出“品種定點生產、質量標準銜接、紡織染一條龍協作”的技術方案,改變了因自然災害影響而質量下降的局面,使上海的紡織產品出口逐步增長。1961年,參加編寫“紡織工業部生產管理100條”。

1964年,邊澄到恢復建制的上海棉紡織工業公司任職,參與組織第二代棉紡織機械全套設備的選型、定型、試製、鑑定工作。1973年,開發聚丙烯酸甲酯與聚乙烯醇混合漿,攻克滌棉經紗上漿關。以後又開發多種變性澱粉漿料,推廣上漿新工藝,既提高織造效率,改善布面質量;又節約大量糧食,降低上漿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邊澄為傳播紡織科技知識、培養紡織科技人才,竭盡畢生精力。早期的學生,已成為技術骨幹、專家或高級管理人才。1978-1995年,擔任中國紡織出版社編委、《紡織學報》編委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編委兼機織學科主編。多次獲得科技圖書獎和榮譽證書。

邊澄1932年參加中共地下黨員楊述組織的“古堡烽火社”,進行“淮安旅外學生抗日救亡”宣傳活動。1936年參加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邊澄歷任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理事、棉織學術委員會主任、顧問委員會副主任等職。邊澄1956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59年被選任民盟上海紡織局總支部主任委員,直到1987年卸任。1985年,邊澄在古稀之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邊澄功成不居,淡泊名利;謙虛好學,提攜後進。獻身於棉織專業,取得了卓越成就。1996年,被授予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職稱。

成就

首制“跳鯉細布”,打開棉布外銷局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我國出口的棉紡織品品種單一,檔次不高,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乏力。1954年,邊澄時任上棉十九廠織布工場長,主持研製棉布創匯新品種。他經過市場調查,選定7038細布攻關;會同紡部工場,選用優質細絨棉,最佳化紡紗工藝,提高細紗強力;根據生產實踐,改進漿料配方,制定技術措施、操作規範和定額管理制度,使新產品在質量、產量和成本上都取得滿意的效果。試製成功的第一批產品運到香港,改變了外商對我國棉布停留在粗平布老面孔的看法,並以質高價廉吸引了客戶的大量訂單,隨即在廠內開始大規模生產,並接著推廣到全國。紗布進出口公司取意於“跳出外銷龍門”,定牌為“跳鯉細布”,成為我國棉布長期出口品種之一,為國家創匯做出了貢獻。為此,邊澄被評為上海市工業勞動模範,受到陳毅市長的嘉獎。

1960年,由於自然災害、原棉質量不穩定、管理不嚴等因素,出口棉布質量下降,退貨糾紛頻繁,外商索賠金額巨大。邊澄時任上海市紡織工業局技術處副總工程師,經深入各廠調查研究,總結技術、管理經驗,結合當時原棉資源不足的情況,提出“優棉優用,品種定點,紡織印染質量標準銜接,一條龍協作”的技術方案,相應制定一系列技術、管理的改進措施,組織各廠貫徹執行,使外銷成品質量迅速改觀,索賠大量減少,出口逐步增長,創匯又達新高。
開發新漿料,創製上漿新工藝

邊澄認為:漿紗是機織的心臟。上漿好,織布工人就“一隻盤頭輕鬆七天,一缸漿紗好一個工區”;反之,“一隻盤頭累七天,一缸漿紗壞一片”。棉布的產量、質量和成本基本上都和漿紗密切相關。上漿工藝是關鍵,漿料是關鍵中的關鍵。邊澄擔任織布工程師以後,就抓住漿料配方和上漿工藝這一關,研究改進配漿成分,推行輕漿工藝,使上漿率從22%降低到12%-15%,織機斷頭率降低40%。相應地,織布車間也從高溫高濕的生產環境轉變過來。布機間工人歡欣鼓舞地說:“把我們從蒸籠里解放出來了。”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

20世紀60年代開始,上海地區首先開發化纖混紡織物。特別是滌棉織物,市場旺銷,要求紡織廠大量生產。但是,滌棉經紗上漿用的聚乙烯醇,原料依靠進口,耗用大量外匯,成本高;而且上漿後漿紗容易產生並頭、絞頭、倒斷頭,影響布機停台率和織疵。為解決“並、絞、倒”,有的廠採用漿紗上蠟工藝,但坯布染色後會產生蠟斑疵點,印染布正品率下降。邊澄從深入研究聚乙烯醇的化學性能入手,探索各種化學助劑,用以混合聚乙烯醇,提高上漿後經紗的可織性。幾經尋找,最後在上海製革廠取得少量鞣皮用的聚丙烯醯胺和聚丙烯酸甲酯。經配比試驗,以聚丙烯酸甲酯與聚乙烯醇混合漿效果最好,能有效地改善漿紗的“並、絞、倒”,增加漿膜彈性,不僅提高上漿經紗的可織性,而且降低了漿紗成本。聚乙烯醇—聚丙烯酸甲酯混合漿開發成功,及時在市內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各地紛紛學習上海經驗,以此法代替上蠟工藝。此後,又以聚丙烯醯胺混合漿用於粘膠纖維上漿取得成功,基本上解決了混紡織物、粘膠纖維織物的上漿漿料和漿紗工藝課題。

邊澄不遺餘力,繼續組織各廠技術幹部,成立漿料研究小組。從套用到推廣使用變性澱粉、交聯木薯澱粉等,都是從試點開始,取得經驗後,確定漿紗工藝,然後在行業中逐步交流傳播。與此同時,建立生產基地,保證新漿料的供應。邊澄在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的組織下,策劃和主持多次上漿工藝技術的交流研討會,推動了全國新漿料的開發和工業化生產。

倡導實物質量評比,提高產品質量

1962年,邊澄在上海紡織工業局技術處工作中,發現各廠織物產品質量在數據上差異不大,但在與印染廠對口供應時,有的受歡迎,有的遭拒絕。同為一等品,展現布面,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差異。邊澄根據織物特性和印染加工要求提出:坯布質量不能只憑物理指標和外觀疵點數字,還要進行實物目光綜合評比。在他的倡導下,上海地區開始了實物質量分析評比活動。

實物評比每季度一次。事先由公司派人到各廠在入庫正品中隨機抽取樣布,分類編號密封。定時邀集各廠技術人員,在同類產品中,根據布面白星(棉結)、條影、橫檔、平整度、豐滿度(府綢類增加布面顆粒突顯狀況)分別打分,根據總計得分定名次,啟封揭曉。對名列前茅的給予表揚;落後的鼓勵其向先進廠學習,提出改進措施。評到第一名的實物保留作為標樣,在下次評比中再做比較。比出好的,說明總體質量有了提高,改留新標樣;比不上標樣,則研究總體水平下降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

實物分析評比制度的實行,極大地促進了實物質量的提高,帶動印染布正品率上升。外銷產品出口率大幅度上升。

紡織工業部讚賞並採納了這一做法,定期組織全國性的同類產品實物分析評比,並多次委任邊澄為評比組長,負責將分析結果匯總向評比會匯報。既總結了經驗,又明確了方向,受到各地代表的歡迎。

實物評比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評選國家質量金、銀獎時也得到採用。現今在同品種協作單位中仍有不定期的評比活動,共同促進實物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精心組編棉紡、棉織手冊

邊澄熱心紡織書籍出版工作。1978-1995年擔任中國紡織出版社編委期間,在上海地區為出版社選題、物色作者。組織出版紡織十大工序的工人讀本,並親自為《紡織試驗》、《紗織疵分析》等專著組稿、編審。

“文化大革命”後期,陳維稷副部長倡導編寫紡織工業各行業的實用手冊。編寫棉紡、棉織手冊的任務,落實到邊澄肩上。當時年已花甲的邊澄擔任編寫組總負責人,先後組織了數十名專家和科技人員參加編寫工作。邊澄從編寫的主旨、體例、章節編排、文字要求到組織分工,無不躬親。在完成初稿後,又以高度負責的精神,率領主要作者,到武漢、鄭州、石家莊、北京、天津、大連、濟南、瀋陽、無錫等紡織基地,聽取各廠工程技術人員對初稿內容的審讀意見。“手冊”從1972年開始編寫,歷時四年,於1976年出版《棉紡手冊》,1977年出版《棉織手冊》。此後適應技術的發展,手冊又於1981年開始修訂,並於1987年出版《棉紡手冊》第二版、1989年出版《棉織手冊》第二版。修訂的第二版雖仍以國產定型設備為主,但增加了引進的國外先進設備以及在此期內發展起來的新技術、新工藝。如:《棉織手冊》第二版把初版本中的“織造”部分改寫為“梭織”、“噴氣織”、“劍桿織”三章;“化纖織物的生產”改寫為“化纖織物工藝實例”。其他內容也做了增刪調整。使手冊與時俱進,更為實用。特別是援外人員,“手冊”成為他們出國工作必備的工具書。兩套“手冊”多次重印。《棉紡手冊》於1983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984年獲紡織工業部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棉織手冊》於1989年獲紡織工業部優秀圖書二等獎。1982年,邊澄受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編輯委員會委員兼機織學科主編。

邊澄學識淵博,實踐經驗豐富,樂於接受新挑戰,善於解決新問題。在從事的棉紡織專業上,做出卓越的開創性的貢獻而不居功。長期以來,為開發新材料,推廣新技術,總結新經驗,編寫新書籍,躬親辛勤,全國奔波而不計勞苦。花甲之年還勇挑重擔,年屆古稀仍披閱案卷。只問任務,不問職務;接近民眾,不恥下問。是受人尊敬的長者,又是為人欽佩的專家。現雖退休在家,仍常有人前去問候求教。道德情操,堪為風範。

主要論著

1 邊澄,高章博.關於緯紗給濕的探討.紡織建設,1954

2 邊澄(編寫組總負責人).棉紡手冊.紡織工業出版社,1976年初版,1987 年第二版

3 邊澄(編寫組總負責人).棉織手冊.紡織工業出版社,1977年初版,1989 年第二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