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èibǐng 注音ㄨㄟˋㄅㄧㄥˇ引證解釋
指成把的遺穗。《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毛傳:“秉,把也。”孔穎達疏:“彼處有遺餘之秉把,此處有滯漏之禾穗。”唐王維《京兆張公德政碑》:“野無遺秉,路有委骨。”清彭兆蓀《輸租樂》:“遺秉滯穗皆入官,鳩形婦子吞聲還。”猶言發放糧食。宋宋祁《賀呂待制啟》:“河朔艱食,縣官乏材,首膺僉求,大經用度,遊刃於肯綮之地,遺秉於滅裂之餘。”
遺的讀音是yi,從辵,部首是辶,從貴。基本字義1. 丟失2. 漏掉3. 丟失的東西,漏掉的部分4. 余,留5. 死人留下的6. 不自覺地排泄7. 生物體...
基本信息 參考辭彙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常用詞組秉(拼音:bǐng)是現代漢語常用字 。秉字的本義指手拿著的一把莊稼。又由手拿一把莊稼引申為拿著,如秉持、秉燭。又引申為主持,如秉公辦事。又引申為承受、...
字源解說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字形書法 音韻參考辭賦申遺,即“中華辭賦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簡稱,或“《中華辭賦申遺國學提案》”,提出中華辭賦申遺學說的第一人是學者-日不落、實踐中華辭賦申遺的第一...
辭賦申遺涵義 進程表 與著名辭賦學者張友茂先生論辭賦 中華古典辭賦的輝煌概要駱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駱俊,字吁門,號儒齋,廣東花縣人。 晚清湘軍重要將領。駱秉章自少勤學,道光十二年(1832年)進士,選庶吉士,後被...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評價 個人作品 軼事典故伊秉綬(1754-1815),字祖似,號墨卿,晚號默庵, 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故人又稱“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歷任刑...
人物生平 個人作品 人物軼事 成就影響 人物評價李秉常(1061年—1086年8月21日),西夏第三代皇帝。毅宗之子。1067年毅宗突然病死,秉常繼位,年八歲,由太后梁氏執政,梁乙埋為國相。梁氏執政期...
人物簡介 人物故事 大事傳記 家庭情況 使用年號卞秉(約公元163年-約226年),字不詳,琅邪開陽人。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妻子卞皇后的親弟弟,出生於齊郡,家世貧寒,年少就失去雙親,依靠姐姐在娼家賣藝養...
人物資料 家族資料 歷史記載 人物評價蘇秉琦,中國現代考古學家,河北高陽人。1934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大學歷史系。曾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建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北京...
生平簡介 考古調查 學術思想 主要論著 相關詞條時人以為趙秉世的這個提議出於高宗授意,因此“秉世自大拜後,稍有時望,至是逢君倡惡,世甚薄之”。 而事不從心,大勢已去,惟以一死,上報國家,下謝眾人。 告...
生平 遺書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