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劉慶昌主編教材]

遺傳學[劉慶昌主編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遺傳學(第2版)》組織了一套新的內容體系,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遺傳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概念力求準確、明了、高度概括;特別注重經典遺傳學與現代遺傳學的科學合理的結合,遺傳學理論與實際套用的科學合理的結合;具有適當的深度和廣度,較全面反映了遺傳學的最新研究進展;所涉及的遺傳材料——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並重,儘量使用經典和有代表性的遺傳材料和範例。《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遺傳學(第2版)》適用於植物生產類、動物生產類、生物科學類、森林資源類、食品科學類等專業本科生的遺傳學教學,亦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專科生以及科技工作者參考 。

內容簡介

本書遵從遺傳學的發展和固有的內容體系,根據遺傳學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以及作者們多年的遺傳學教學教學和經驗,構建了一套便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內容體系,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遺傳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內容取材注重經典遺傳學與現代遺傳學的合理結合、遺傳學理論與實際套用的科學結合,較全面反映了遺傳學的教學要求。概念準確,方字精煉,圖文並茂,通俗易懂。

全書共分十六章,包括遺傳的細胞學基礎、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孟德爾遺傳、連鎖遺傳和性連鎖、基因突變、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數量性狀的遺傳、近新繁殖和雜種優勢、細菌和病毒的遺傳、細胞質遺傳、遺傳工程、基因組學、基因表達的調控、遺傳與發育、群體遺傳與進化。

出版背景

適用於植物生產類、動物生產類、生物科學類、森林資源類、食品科學類等專業本科生的遺傳學教學,亦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專科生以及科技工作者參考。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緒論
第一節遺傳學研究的對象和任務
第二節遺傳學的發展簡史
第三節遺傳學的重要作用
第一章遺傳的細胞學基礎
第一節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一、原核細胞
二、真核細胞
第二節染色體
一、染色質與染色體
二、染色體的形態
三、染色體的組成及分子結構
四、染色體的數目
第三節細胞分裂與細胞周期
一、細胞周期
二、無絲分裂
三、有絲分裂
四、減數分裂
第四節生物配子形成和受精
一、雌雄配子的形成
二、植物的授粉與受精
三、無融合生殖
第五節生活周期
一、世代交替
二、低等生物的生活周期
三、高等植物的生活周期
四、高等動物的生活周期
複習題
第二章遺傳物質的分子基礎
第一節DNA是主要遺傳物質
一、DNA作為主要遺傳物質的間接證據
二、DNA作為主要遺傳物質的直接證據
三、無DNA生物中,RNA是遺傳物質及其證據
第二節DNA和RNA的化學結構
一、DNA的化學結構
二、RNA的化學結構
第三節DNA的複製
一、DNA複製的一般特點
二、原核生物的DNA複製
三、真核生物DNA的複製
四、RNA的複製
第四節RNA的轉錄與加工
一、RNA分子的種類
二、RNA合成的一般特點
三、原核生物RNA的合成
四、真核生物RNA的轉錄與加工
第五節遺傳密碼與蛋白質的翻譯
一、遺傳密碼
二、蛋白質的合成
三、中心法則及其發展
複習題
第三章孟德爾遺傳
第一節分離規律
一、性狀分離現象
二、分離現象的解釋
三、表現型和基岡型
四、分離規律的驗證
五、分離規律的套用
第二節獨立分配規律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
二、獨立分配現象的解釋
三、獨立分配規律的驗證
四、多對基因的遺傳
五、X2測驗(Chi平方測驗)
六、獨立分配規律的套用
第三節孟德爾規律的擴展
一、顯隱性關係的相對性
二、復等位基因
三、致死基因
四、基因互作
五、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複習題
第四章連鎖遺傳和性連鎖
第一節連鎖與交換
一、連鎖遺傳及解釋
二、完全連鎖和不完全連鎖
三、交換及其發生機制
第二節交換值及其測定
一、交換值
二、交換值的測定
第三節基因定位與連鎖遺傳圖
一、基因定位
二、連鎖遺傳圖
第四節真菌類的連鎖與交換
一、四分子分析
二、四分子重組作圖
第五節連鎖遺傳規律的套用
第六節性別決定號陛連鎖
一、性染色體與性別決定
二、性連鎖
複習題
第五章基因突變
第一節基因突變的概念與意義
一、基因突變的概念
二、基因突變的意義
第二節基因突變的一般特徵
一、突變的重演性
二、突變的可逆性
三、突變的多方向性
四、突變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五、突變的平行性
第三節基因突變與性狀表現
一、基因突變的性狀變異類型
二、顯性突變和隱性突變的表現
三、體細胞突變和性細胞突變的表現
四、大突變和微突變
第四節基因突變的篩選與鑑定
一、微生物基因突變的篩選與鑑定
二、植物基因突變的篩選與鑑定
三、動物基因突變的篩選與鑑定
第五節基因突變的分子機制
一、基因突變的方式
二、突變的防護機制
三、DNA修復與差錯
第六節基因突變的誘發
一、物理誘變
二、化學誘變
複習題
第六章染色體結構變異
第一節缺失
一、缺失的類型及形成
二、缺失的細胞學鑑定
三、缺失的遺傳效應
第二節重複
一、重複的類型及形成
二、重複的細胞學鑑定
三、重複的遺傳效應
第三節倒位
一、倒位的類型及形成
二、倒位的細胞學鑑定
三、倒位的遺傳效應
第四節易位
一、易位的類型及形成
二、易位的細胞學鑑定
三、易位的遺傳效應
第五節染色體結構變異的誘發
一、物理因素誘導
二、化學因素誘導
第六節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套用
一、基因定位
二、在育種中的套用
三、利用易位控制害蟲
四、果蠅的CIB測定法
五、利用易位創造玉米核不育系的雙雜合保持系
六、利用易位鑑別家蠶的性別
複習題
第七章染色體數目變異
第一節染色體數目變異的類型
一、染色體組的概念和特徵
二、整倍體
三、非整倍體
第二節整倍體
一、同源多倍體
二、異源多倍體
三、多倍體的形成途徑
四、多倍體的套用
五、單倍體
第三節非整倍體
一、亞倍體
二、超倍體
三、非整倍體的套用
複習題
第八章數量性狀的遺傳
第一節數量性狀的特徵
一、數量性狀的特徵
二、數量性狀的遺傳基礎
三、超親遺傳
第二節數量性狀遺傳研究的基本統計方法
一、平均數
二、方差和標準差
第三節數量性狀的遺傳模型和方差分析
一、數量性狀的遺傳模型
二、常用的幾種群體的方差
第四節遺傳率的估算及其套用
一、遺傳率的概念
二、遺傳率的估算
三、遺傳率的套用
第五節數量性狀基因座
一、QTL定位的原理和步驟
二、QTL定位的統計方法
三、QTL分析的套用前景
複習題
第九章近親繁殖和雜種優勢
第一節近親繁殖及其遺傳效應
一、近交的概念
二、自交的遺傳效應
三、回交的遺傳效應
第二節純系學說
一、純系學說
二、純系學說的發展
第三節雜種優勢
一、雜種優勢的表現
二、雜種優勢的遺傳假說
第四節近親繁殖與雜種優勢在育種上的利用
一、近親繁殖在育種上的利用
二、雜種優勢在育種上的利用
三、雜種優勢的固定
複習題
第十章細菌和病毒的遺傳
第一節細菌和病毒的特點
一、細菌的特點及培養技術
二、病毒的特點及種類
三、細菌和病毒在遺傳研究中的優越性
四、細菌和病毒的擬有性過程
第二節噬菌體的遺傳分析
一、噬菌體的結構
二、噬菌體的基因重組與作圖
三、λ噬菌體的基因重組與作圖
第三節細菌的遺傳分析
一、轉化
二、接合
三、性導
四、轉導
複習題
第十一章細胞質遺傳
第一節細胞質遺傳的概念和特點
一、細胞質遺傳的概念
二、細胞質遺傳的特點
第二節母性影響
一、母性影響的概念
二、母性影響的遺傳實例
第三節葉綠體遺傳
一、葉綠體遺傳的表現
二、葉綠體基因組
第四節線粒體遺傳
一、線粒體遺傳的表現
二、線粒體基因組
第五節共生體和質粒決定的遺傳
一、共生體的遺傳
二、質粒的遺傳
第六節植物雄性不育的遺傳
一、雄性不育的概念
二、雄性不育的類別及其遺傳特點
三、雄性不育性的發生機理
四、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複習題
第十二章基因工程
第一節基因工程概述
第二節基因的分離
一、工具酶
二、載體
三、基因分離方法
第三節外源基因的導人
一、重組DNA技術
二、植物表達載體
三、遺傳轉化的方法
第四節轉基因生物的檢測與鑑定
一、分子檢測
二、生物學性狀鑑定
第五節基因工程的套用及安全性評價
一、基因工程的套用
二、轉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評價
三、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評價
複習題
第十三章基因組學
第一節基因組學概述
一、基因組學的概念
二、基因組學的研究內容
三、基因組學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
第二節基因組圖譜的構建
一、遺傳圖譜構建
二、物理圖譜構建
三、基因組測序策略
四、基因組圖譜的套用
第三節生物信息學
一、生物信息學的概念
二、基因晶片
三、生物信息學的套用
第四節蛋白質組學
一、蛋白質組學的概念及研究內容
二、蛋白質的分離
三、蛋白質的鑑定
四、蛋白質間的相互作用
複習題
第十四章基因表達的調控
第一節基因的概念與發展
一、經典遺傳學的基因概念
二、現代遺傳學的基因概念
三、順反測驗及基因的精細結構
第二節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轉錄水平的調控
二、翻譯水平的調控
第三節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一、染色質水平的調控
二、DNA水平的調控
三、轉錄水平的調控
四、翻譯水平的調控
複習題
第十五章遺傳與發育
第一節細胞核與細胞質在個體發育中的作用
一、細胞質在細胞生長和分化中的作用
二、細胞核在細胞生長和分化中的作用
二三、細胞核和細胞質在個體發育中的相互作用
四、環境條件的影響
第二節基因對個體發育的控制
一、個體發育的階段性
二、基因與發育模式
三、基因與發育過程
四、植物花器官的發育
第三節細胞的全能性
一、植物細胞全能性
二、動物細胞全能性
複習題
第十六章群體遺傳與進化
第一節群體的遺傳平衡
一、孟德爾群體
二、群體的基因頻率和基岡型頻率
三、哈迪一魏伯格定律
第二節影響群體遺傳平衡的因素
一、基因突變
二、選擇
三、遺傳漂變
四、遷移
第三節生物進化學說及其發展
一、生物進化學說
二、分子水平的進化
第四節物種的形成
一、物種的概念
二、物種形成的方式
複習題
主要參考文獻

生物學領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