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煤效果評價
正文
根據煤的可選性曲線所確定的選煤工藝指標,只是在理想條件下所能達到的最好水平,沒有考慮實際生產過程的不完善性對選煤效果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在實際生產中,通常都是用數量效率η(即選煤效率)、選煤機械可能偏差EP值及不完善度I值等三項指標來綜合評價實際選煤效果的優劣。① 數量效率η 即選煤效率,套用下式計算: 式中γK為精煤實際產率(%),即精煤重量占原煤重量的百分數。γt為精煤理論產率(%),從可選性曲線圖上查出。數量效率實質上是表示實際選煤效果與理想條件下可能達到的最好效果的接近程度。可用它來評價選煤廠的綜合選煤效果,也可以用來評價單機的工作效果,意義明了,既有技術意義,又有經濟意義,在中國廣泛套用。
② 可能偏差EP 是分配曲線上分配率為75%和25%時所對應的兩個比重的差值的一半。即 式中δ75和δ25各為分配曲線上分配率為75%和25%時的比重。
EP值越小越好,當達到理想的分選狀況時,EP值將為零,它和數量效率η相似,表明實際分選效果與理想狀況偏離的程度。可以用於重力選煤效果的評價。
③ 機械工作的不完善度I 表明機械工作的不完善程度。數值越小越好,一般用下式計算: 式中δP為分選比重,分配曲線上分配率為50%所對應的比重(見分配曲線圖)。I值多用於評價跳汰機、槽洗機和搖床選煤等工作效果的評價。 由於 η、EP、I 都只能評價選煤效果的某一個側面,所以一般都用這三項指標來綜合評價選煤的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