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址簡介
該橋原名豐樂橋,始建於清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正月初十,由遵義知府佛爾國春主持其事,同年11月22日竣工。橋為青石砌成,橋橫跨洛江,為五孔石拱橋,全長60米,寬7米,迎水面石欄上刻有“ 民豐崇樂” 四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在橋的兩側各加寬了2米的人行道,並鋪設了瀝青路面。
因這裡是遵義人民在1935年1月9日歡迎紅軍入城處,1966年經遵義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迎紅橋。而後,1986年9月20日又復名為豐樂橋。
紅軍過豐樂橋進入遵義城
1935年1月初,紅軍突破烏江天險後,迅速向遵義城挺進。1月7日凌晨2時,紅一軍團二師攻占遵義。這時,早在遵義周守如、周司和等同志,一聽到紅軍正向遵義打來的訊息後,立即把原來宣傳抗日救亡主張而成立的進步組織“反帝大同盟”、“學生自治研究會”改為“紅軍之友協會”,積極準備迎接紅軍,他們在城內大街小巷積極宣傳黨和紅軍的政策,把歡迎中共中央和紅軍首長進城作為首要任務,書寫了大量的標語,滿街張貼,發動更多民眾參加迎接紅軍的活動。
由於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加之廣大民眾又親眼看到紅軍先頭部隊幾天來紀律嚴明的狀況,1月9日早上八九點鐘,歡迎的人群自覺地從四面八方浩浩蕩蕩地向南門關的豐樂橋走去,他們幾乎每人都收咬著五顏六色的三角形小紙旗,不少人還抬著火炮(鞭炮)。前面的人群已不能走動了,後面的還不斷地湧上來,把一條兩三里長得街道擠得水泄不通。大隊的紅軍隊伍不斷走過豐樂橋進了城內,歡迎隊伍中的火炮聲噼噼啪啪放得震天地響。“歡迎紅軍!”、“歡迎朱毛總司令!”的口號聲由前頭傳到後面,又從後面傳到前面,此起彼伏,四處都在舉手高呼。
紅軍以三列縱隊進城,扛槍的走兩邊,擔行李的走在中間。從裝備上看,雖然不夠整齊,但是每個紅軍指戰員卻精神飽滿,雄赳赳氣昂昂,一邊走一邊向周圍民眾打招呼。紅軍的宣傳隊員們進城後,在城內街頭巷尾展開了宣傳活動。凡是牆壁上、木板壁上能寫字和畫畫的地方,都畫上了宣傳畫,或寫上了宣傳標語。
下午5點左右,在歡迎紅軍入城的民眾面前出現了一大堆著裝整齊的紅軍,手持的武器也比較好,還有用三個人抬著走的各式槍炮,後面跟著好幾匹大騾子。一會兒,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秦邦憲等首長在豐樂橋頭出現了,他們下馬徒步過橋,與歡迎的民眾隊伍親切打招呼。這時,火炮聲響徹雲霄,口號連聲不絕。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在民眾的擁戴下進了遵義城,沿途都受到民眾的熱烈歡迎。
豐樂橋碑文
1999年4月5日,在豐樂橋改建工地的0號橋台(下游段) 基礎開挖時,掘出高2.4 5米,寬 1 .0 5米,厚0.2 7米,重1.89噸石碑一座。碑上刻有碑文——《壽之貞珉》,原文如下:
余膺簡命,來守斯郡。閱二年,漸與士民相習,知地方豐廢俱興。惟去東城不幾里,有“下塌水”,屬川黔孔道;舊建平橋,地勢低洼,急流湍泮;每逢夏交,山水陡發,往往溺人。地方之抱歉,蓋數百年於茲矣! 余心惻焉,思改建一橋,較舊制高廣數倍,庶可以拯陷溺而致之生。以公事旁午,力未建也。適西蜀周養恬刺史權縣篆,閩中黃雪航理縣尉,因公齒及,具有同心。余倡捐參佰金,養恬、雪航各捐廉相助,並與方紳民設簿勸捐,共得銀捌仟壹佰零。於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召集諸工規度基址,凡歷五百九十餘日,役工十一萬零。計橋之制,高五丈八尺,長二十八丈,寬二丈二尺,兩沿周以石欄長口口;橋埒復建牌坊二座、土地祠一間、官廳一所、看司房五楹;其餘力並改建東郊先農壇大殿三間,口門一間、二門五間、扶犁所、祭壇、官廳等處。是舉也,余倡之,設非得同事諸君始終認真經理,則斯橋之成,興否尚未可知也。今則費廉而功速,去險而就夷,數百年之缺陷可以彌矣!余為地方幸,余尤幸,余之得目睹其成也!橋成日,值大雪連霄,徹明厚幾盈尺。父老子弟之來觀者,爭喜色相慶也。占驗書所謂“瑞雪兆豐年”,此其征歟!爰名之曰“豐樂”,蓋紀實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