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遵義紅茶,湯色紅亮透明;香氣馥郁,甜香高,持久;滋味鮮爽醇厚。理化指標:水分≤6.0 %,水浸出物≥34.0%。
製作工藝
遵義紅茶主要選用優良的小喬木型茶樹品種。於清明前採摘,採摘標準為單芽或一芽一葉的鮮葉。採用傳統紅茶的製作工藝,經過攤涼、萎凋、揉捻、發酵和乾燥等工序加工而成。
品質鑑別
遵義紅茶從外形上看,遵義紅茶緊細秀麗,金毫特顯,色澤褐黃;沖泡後內質香氣純正幽長,帶果香,湯色橙紅亮麗,葉底勻嫩,鮮紅帶黃。
產地環境
遵義紅茶產自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處於雲貴高原向湖南丘陵和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地形起伏大,地貌類型複雜。海拔高度一般在800~1300米,在全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上。遵義市平壩及河谷盆地面積占6.57%,丘陵占28.35%,山地占65.08%。大婁山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橫亘其間,成為天然屏障,是市內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在地貌上明顯地把遵義市劃分為兩大片:山南是貴州高原的主體之一,以低中山丘陵和寬谷盆地為主,一般耕地比較集中連片,土地利用率較高,是糧食、油料作物的主要產地。
遵義市受季風影響特別顯著。冬春季節多受北半球移來的寒潮或冷空氣影響,冬季風一般多為東北風或偏東風。遵義受偏東北季風影響時,雲層濃密低厚,一到夜間雲頂輻射冷卻,常常產生夜雨。如果這時再遇上偏南氣流北上在川黔間與偏北氣流匯合,往往在3300米高空形成一長江切變線,或在近地層形成一雲貴準靜止鋒,陰雨綿綿的天氣就更長。4月中旬西南季風北上,陰雲密布天氣減少,晴間多雲日數增多,溫度顯著上升。由於遵義所處緯度低,日光照射強烈,連晴三天溫度就可能升至30℃以上,適宜種植茶樹。
歷史淵源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國民政府農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和中國茶葉公司在遵義湄潭籌建實驗茶場;
1940年,遵義市湄潭縣成功試製出“黔紅”基礎茶產品;
2008年以來,遵義市湄潭縣開發黔湄系列國家級無性系良種。
生產情況
2010年,遵義市茶園總面積突破30萬畝,無性系良種茶園占95%以上,開設“湄潭翠芽”品牌專賣店300個以上;建設標準茶青交易市場10個以上。茶葉總產量達到2萬噸以上,茶葉總產值超過10億元,茶業綜合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惠及茶農30萬人。
截至2017年底,“遵義紅”銷量2357.96噸,產值8.3億元。
產品榮譽
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遵義紅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遵義紅茶(遵義紅)產地範圍為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鳳岡縣、餘慶縣、道真自治縣、正安縣、務川自治縣和習水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品種
適宜加工製作遵義紅茶(遵義紅)的中、小葉茶樹品種。
•立地條件
海拔700米~1600米,土壤類型為黃壤或黃棕壤,土壤pH值4.5~6.5,土壤有機質含量≥1.0%,土層厚度≥50厘米。
•栽培管理
育苗:採用短穗扦插繁育技術。
定植:栽植密度≤55000株/公頃。
施肥:每年每公頃施腐熟有機肥≥25噸。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採摘
2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旬至9月上旬,採摘單芽至一芽二葉的嫩梢。
•加工
工藝流程:鮮葉→萎凋→揉捻→發酵→乾燥(做形)→提香。
工藝要求:
(1)萎凋:鮮葉厚度3~8厘米,時間為14~16小時。萎凋後青草氣減退,葉色暗綠,葉形皺縮,葉質柔軟,緊握成團,鬆手可緩慢鬆散;
(2)揉捻:揉捻後茶條緊卷,茶汁外溢,成條率達>90%。
(3)發酵:厚度8~12厘米,葉溫26~33℃,時間為3~5小時。發酵後葉色紅黃,青草氣消失,出現花果香味。
(4)乾燥:毛火溫度:110~120℃,烘至含水量<20%,及時攤涼;足火溫度:100~110℃,烘至含水量<12%。
(5)提香:溫度在80℃~120℃之間,時間15~30分。烘至含水量<6%。
專用標誌使用
遵義紅茶(遵義紅)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遵義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貴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遵義紅茶(遵義紅)的檢測機構由貴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