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適腐性就是指金屬材料抵抗周圍介質腐蝕破壞作用的能力,又稱為耐腐蝕性。由材料的成分、化學性能、組織形態等決定的。鋼中加入可以形成保護膜的鉻、鎳、鋁、鈦;
耐腐蝕
鋼鐵,特別是鈑金的常用表面處理:加入鉻,表面會很光亮,切忌六價鉻,一般作為外露金屬件的鍍層,很美觀加入鎳,防腐蝕,與鉻配用,一般按百分比表示加入鋅,有Fe//Zn8鋅鍍層,也有Fe//ZnFe(2)8鋅鐵鍍層,可選擇鍍完後厚層鈍化Disp,切忌六價鉻電泳漆,E-Coat,比較便宜,而且抗腐蝕性能很好的鍍層,缺陷時磨損後容易成塊脫落。發黑,在發黑液中浸泡,此法最簡單,最便宜,防腐效果最差,達克羅,昂貴,工藝複雜,防腐性能非常好,Delta seal(+Delta Tone),昂貴,工藝複雜,防腐性能非常好,在國內常採用達克羅替代,如果要求降低,多採用鍍鋅。
腐蝕分類
耐腐蝕合金
目的研究鋅鎳合金鍍層的耐腐蝕性能。方法通過正交試驗法,對鋅鎳合金電鍍工藝進行最佳化,獲得鍍液配方。通過中性鹽霧試驗評判最佳化後的鋅鎳合金鍍層的耐腐蝕性能,並與鍍鋅層和鍍鎘層進行對比。分析主鹽、絡合劑、p H值、電流密度、溫度等對鍍層耐腐蝕性的影響。結果最優配方為:氧化鋅6~14 g/L,硫酸鎳20~30 g/L,氫氧化鈉100~140 g/L,光亮劑4~6 g/L,絡合劑50~70 g/L。該配方獲得的鋅鎳合金鍍層在中性鹽霧實驗中,出白銹的時間可以達到720 h以上。結論鋅鎳合金鍍層的耐腐蝕性優良,優於鍍鋅層和鍍鎘層。
化學腐蝕
化學腐蝕是金屬與周圍介質直接化學作用的結果。它包括氣體腐蝕和金屬在非電解質中的腐蝕兩種形式。其特點是:腐蝕過程不產生電流;而且腐蝕產物沉積在金屬表面。
電化學
金屬與酸、鹼、鹽等電解質溶液接觸時發生作用而引起的腐蝕,稱為電化學腐蝕。它的特點是腐蝕過程中有電流產生,其腐蝕產物(鐵鏽)不覆蓋在作為陽極的金屬表面上,而是在距離陽極金屬的一定距離處。
一般腐蝕
這種腐蝕是均勻地頒布在整個金屬內外表面上,使截面不斷減小,最終使受力件破壞。
晶間腐蝕
這種腐蝕在金屬內部沿晶粒邊緣進行,通常不引起金屬外形的任何變化,往往使設備或機件突然破壞。
點腐蝕
這種腐蝕集中在金屬表面不大的區域內,並迅速向深處發展,最後穿透金屬,是一種危害較大的腐蝕破壞。
應力腐蝕
是指在靜應力(金屬的內外應力)作用下,金屬在腐蝕介質中所引起的破壞。這種腐蝕一般穿過晶粒,即所謂穿晶腐蝕。
腐蝕疲勞
指在交變應力作用下,金屬在腐蝕介質中所引起的破壞。它也是一種穿晶腐蝕。
腐蝕速率
單位面積的金屬材料在單位時間內經腐蝕之後的失重,稱為腐蝕速率。
腐蝕率
金屬材料在單位時間內腐蝕掉的材料深度稱為腐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