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雅博依

達里雅博依

達里雅博依是克里雅河中下游流域的統稱,漢語譯作“大河沿”,達里雅博依人是世居沿河兩岸的遊牧者。 達里雅博依指的是克里雅河下游塔克拉瑪乾沙漠中的帶狀綠洲,有沿河而居的意思。 達里雅博依人世代口傳,不用文字記載,年長的老人就是他們的歷史。

發源於崑崙山脈的克里雅河從喀拉塔什山流出。
很少有人摸透克里雅河的秉性,它隨心所欲地打亂時序,穿流融冰間匯入古老的河道。這條蠕動的冰河在山坡上被陽光溫暖,流進山麓下的漠土形成亂河,直到最後消失在塔克拉瑪乾沙漠腹地
達里雅博依是克里雅河中下游流域的統稱,漢語譯作“大河沿”,達里雅博依人是世居沿河兩岸的遊牧者。
達里雅博依鄉政府駐鐵熱木村,管轄地域南起堯乾托克拉克,北望沙雅,東接民豐,西連策勒,地域南北長252公里,東西最寬處96公里,總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30米。
克里雅河穿過達里雅博依鄉全境,在沿河兩岸形成帶狀綠洲,沿途分布天然胡楊林120萬畝。鐵熱木村以北為克里雅河散流區,地勢平坦多有小沙丘,四周為新月型沙梁。這裡氣候乾燥,風沙頻繁,年均降水量14毫米,蒸發量3000毫米。

達里雅博依特殊的自然環境使這裡的牧民居住得非常分散,戶與戶之間最近的有十幾公里,最遠的可達百餘公里,馬和駱駝是他們的交通工具。
久居大漠深處的達里雅博依人家,一片胡楊、一群羊、一口水窖,就滿足了他們對生存的需要和追求。他們居住的房子是用胡楊、紅柳排扎而成,牆體塗抹草泥,房頂鋪以較厚的蘆葦,房門是由一棵粗大的胡楊木刳空而成。由於風沙的侵蝕,大多數的房屋牆泥脫落,看似一排排的籬笆牆。
達里雅博依每戶人家都有常年不滅的灶火,做飯用的“爐灶”也很獨特:在屋內的平地上挖一個低於地面的方坑,當坑裡的沙土燒得炙熱時,將麵餅投置其中用熱沙覆蓋,數分鐘後即熟。當地人稱“克麥其”,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主要食品。
這裡的服飾與于田縣的維吾爾族幾近相同,婦女們頭戴一種名為“太里拜克”的碗帽,身著箭服;箭服衣襟的兩側繡有對稱的七條圖案,據說,這是古時當地居民遺留下的尚武習俗。
沿河居住的達里雅博依人全無定居的概念,就像胡楊種子一樣隨風逐水,在河漫灘上紮根生長。河曲間只要有一片茂密的胡楊林,不久就會有一戶牧羊人家將自己的木屋搭建在林蔭中。在一片胡楊林里常常只居住一、兩戶人家,即使在鄉政府所在捷運熱木村也只有8戶人家。2001年,政府在鐵熱木村建起了一座簡易的衛生院和一所國小。那些孩子的家分散居住在很遠的地方,與她們的長輩不一樣,在這裡他們見到了許多陌生的面孔,有幸在年少時結識為朋友。這些寄宿上學的孩子們完全靠政府的救助。
達里雅博依絕少與外界溝通,每年春秋兩季會有零星的商販從300公里外的縣城來到此地,以物易物的交易讓他們從商販手中換些麵粉和零碎的生活日用品,這僅僅是一種生活用品的交換,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沒有過分的奢望,留給達里雅博依人是肩扛麵粉的欣喜和失去羊群的悵惘。
達里雅博依境內有多處古蹟,其中,丹丹烏里克、喀拉墩、圓沙古城為境內重要的三座古遺址。從19世紀末至今,時有國內外探險者、考古者深涉沙海探尋古代遺存。
百年來的考古發現,古代克里雅河下游是一片廣袤的綠洲。距今2000年前後,曾是人類活動的聚居地。這一地區在西漢時為杅彌國的屬地,至唐代復興,是絲綢之路南道連通中道的捷徑。
公元九世紀後,由於風沙繼續南侵,克里雅河下游綠洲逐年縮減,世居在沙漠腹地的種族聚落相繼退出,空寂了五百餘年的時光。
相傳16世紀時,有兩個遊牧人循河而下來到了達里雅博依。一名叫艾買台克登的牧民居克里雅河東岸,另一位牧民尤木拉克巴熱克居河西。一河相隔,逐漸形成兩大家族。據人口普查資料,現今,艾買台克登氏一支有68戶,293人,尤木拉克巴熱克一支有100戶428人。兩支家族世代聯姻,信奉伊斯蘭教。
長期以來,達里雅博依人生活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他們以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和意識在沙漠深處營造理想的“烏托邦”,無論外人以何種心理和眼光去評價達里雅人,都無法驅散、消弱他們對達里雅博依的鄉戀。
站在克里雅河盡頭北望沙海,探險者說:這裡是天堂和地獄的分界,莽行一步,即是地獄;回首再望,天堂還在。

達里雅博依指的是克里雅河下游塔克拉瑪乾沙漠中的帶狀綠洲,有沿河而居的意思。

一片胡楊、一口水窖、一小群羊,就是一個達里雅博依人家活下去的充足條件。
他們散居在河岸周圍,房子是用胡楊、紅柳排紮成的,牆體塗抹草泥,在風沙的侵蝕下顯出斑駁的痕跡。
女人們頭戴一種叫做“太里拜克”的碗狀黑色羊皮小帽,身著箭服,衣襟兩側繡有七條對稱的圖案,相傳為遊牧時期遺留下來的尚武習俗。
達里雅博依人沒有定居的概念,河水流到哪兒他們就遷移到哪兒,胡楊林生長到哪兒他們就住到哪兒。
他們與外界的溝通,僅是每年春秋兩季,與從300公里外的于田縣趕來的零星商販以物易物地換些麵粉和日用品。

達里雅博依人世代口傳,不用文字記載,年長的老人就是他們的歷史。老人們說,他們的祖先來自克里雅古城尕拉和喀魯克(今屬於田縣)。十六世紀葉爾羌汗國統治下的克里雅內亂頻仍,人們不得不拋棄田舍,沿著克里雅河岸向北遷徙來到這裡。
起初他們還希望繼續自己的農業生產方式,在河岸階地開渠引水,種植農作物,但是沙土鹽漬化使莊稼收成甚微,被開墾的土地逐漸荒廢——約距今200多年前,他們成為了牧羊人。

久居大漠的生活並不是浪漫的,生存的問題時刻在拷打著人

達里雅博依達里雅博依
們的心。一個有經驗的達里雅博依人,能夠根據周圍環境沙化的程度和沙丘的走向找到胡楊林,還能根據胡楊的樹幹和葉子來判斷含水層的深淺,以便在河水平緩的窪地構築一個較為穩定的居所。這種對生存環境的洞察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估計在幾年或十幾年的將來,達里雅布依便將不復存在.因為某些人為的原因而消失於茫茫沙漠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