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的命名
地域文化精神的無意流露在達濠港,魚大多有“土名”,即是有別於其他地方或學名的叫法,或許粗俗,但在我看來,這些“土名”卻更為傳神、更有情趣也更生動。一種長於灘涂中的小魚,時而潛入泥潭,時而跳動疾走,學名稱為“綠布氏筋”,夠拗口無趣的,而我們就叫“跳魚”,明白曉暢、準確傳神;一種學名叫“青纓蟛”的小魚,以其身薄而呈葉狀,我們就稱為“樹葉”或“朴葉”;還有一種我們叫做“殿(堅硬的意思)魚”的,卻是通體柔軟,幾近透明,學名叫“龍頭魚”,有的地方稱“豆腐魚”、“鼻涕魚”等,古鎮的漁民們用反義來表達自己的幽默。
我粗略概括了一下,達濠漁港對魚類的命名有這么幾種規律:一是象形,如箭頭、角魚、馬面迪等;二是指稱其生性,如沙鄙、石乾、塗虱、塗溜等;三是根據其色彩特徵,如白腹、紅目、青腳、赤翅,烏耳等;四是取其諧音,如那哥,黃跡等;五是憑味覺,如換米、黃雞母等。從命名取向,其實就可以看出人與魚的關係,這裡邊既有歷史成因,也有生活習慣,更有族群的價值觀和審美趣味,是地域文化精神的無意流露。
魚類工藝品
古鎮漁民審美情趣的體現而更能體現古鎮漁民審美情趣的還在於魚類工藝品的製作上。很多漁民出於對自己勞動成果的自豪,經常把一些罕見的魚製成魚骨標本放在家裡欣賞,製作工藝非常精細;有的還用“蝦蛄”的頭部,製成惟妙惟肖的皇冠狀的小玩具,別在帽子上作裝飾,展現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勞動的讚美。至於說上升到一種工藝產業上來運作,那就是著名的珊瑚盆景和貝雕畫。
達濠的貝雕畫,就是把貝殼加工打磨成各種形狀,嵌在漆板上組成山水、人物、花鳥等圖案或大氣淋漓的書法。後來,套用範圍不斷擴大,貝雕畫鑲嵌在紅木家俱、門框、禮品盒上作為裝飾,廣受歡迎。這給古鎮賺來了不少的外匯,也成就了不少的藝術人才,“文化古鎮”一時間聲名鵲起。
文化並不神秘,其實就是生活方式和對生活態度的一種表達方式。古鎮的人們就是在求生存、討生活的過程中,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魚文化”。
達濠魚丸
“魚文化”的代表之作我覺得達濠“魚文化”的代表之作應是名滿天下的“達濠魚丸”。關於這款享譽世界的名小吃(其實何止是小吃,還可烹製上桌大餐)的淵源,歷來有二種說法:一說是源自南宋臨安大內。御廚經常做“魚糜”給皇帝吃,“魚糜”的製作方法與今天的魚丸基本相同,隨宋室南來而落戶達濠;另一說認為創自明末清至的鄭成功驍將、達濠人邱輝,其母失明但極喜食魚,事母至孝的邱輝用刀刮取鮮魚肉,製成丸狀,給母親食用。有趣的是,第一個傳說體現了忠君之事,第二個傳說體現了孝母之舉,難怪後來有好事者戲稱“忠孝兩全、達濠魚丸”。姑妄一笑置之。其實,我們去探究達濠魚丸的源流,意義僅在於增添這種佳肴的文化色彩。
經過幾百年來無數能工巧匠的創新和改造,達濠魚丸的製作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工藝流程和評判標準。材質得選用本港捕撈的“那哥”魚。鮮魚先洗淨上砧,砍頭去尾,刨皮起肉,要防止魚刺和外皮的滲入,接著把魚肉剁成漿,放進特製之木桶中,用剛猛的掌力快速摔打——這就是有名的“拍魚丸”。“拍”是關鍵,一桶10斤左右的魚漿要摔打上千下,直至膠質慢慢吐出,十分累人;接著是制丸,在已成膠狀的魚糜中加入雞蛋清、砂糖、食鹽等調料,攪拌均勻,用掌、指擠成球狀,濺入水中,文火蒸煮至丸熟浮起,才告完成。有美食家把“達濠魚丸”譽為潮菜的傑出代表,殊不為過!達濠人僅憑魚丸一項就可說對潮汕文化作出了貢獻。
另一款風情獨具的地方小吃“墨斗卵?”同樣為各地食客所青睞。節令進入冬至,是墨魚的產卵期,成群結隊的墨魚齊集至近海產卵,此時的墨魚,肉質鮮美,“前江蒙煙掠墨斗”,秋霧迷朦中是捕獲墨魚的好時機。每天傍晚,漁船歸航,墨魚在中鞍頭堆積如山。墨魚肉營養價值極高,肉可曬成乾,也可摔成丸,更可做菜上席。在別的港口,墨魚的卵可能會丟棄,而達濠人卻化為神奇——把卵收集起來,搗爛、加調料、摔打成膠漿,放入平底鍋中烙成薄餅,在表皮未變黃之前起鼎,盛在潔白的鵝卵形瓷盤,未及食用,已然異香撲鼻,及至入口,那香、那嫩、那鮮,把你的味覺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
達濠人在處理、烹飪海鮮時,總會遵循一個原則,即是儘量保持其原味原汁,雖用調料但絕不破壞魚鮮的“原生態”,享譽甚隆的達濠“食桌菜”就是以開掘原材料的“本味”為最高標準,這也彰顯了達濠人的生活態度。
“追求本真”成了一種群體性的精神追求,並由此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日積月累,終而沉澱成地域性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待人、接物、處事無不深深打上這個無形的烙印。於是,直截了當、求真務實、不善掩飾、性情外露,堪稱為達濠人最大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