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自治縣人民政府關於切實做好2009年消防工作的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方針,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民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落實責任,強化措施,加強監管,切實提高全社會防控火災的能力,最大限度預防火災事故和減少事故損失,為構建“平安道真”、“和諧道真”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
二、工作目標
以統籌城鄉消防工作協調發展和縮小區域消防工作差距為著力點,以宣傳貫徹實施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以下簡稱《消防法》)為主線,加快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加強和改進消防執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使全縣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部隊裝備繼續改善,火災隱患得到有效治理,消防執法水平明顯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明顯增強,火災形勢明顯好轉,火災四項指數繼續下降,努力實現降事故、保全全、促和諧的目標。
三、工作措施
(一)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確保消防工作順利開展。
1.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深入貫徹落實《消防法》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國發〔2006〕15號),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或專門會議,研究解決消防安全重大問題,將消防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和各級領導幹部政績考評內容,定期對有關部門履行消防工作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掛牌督辦。各鄉(鎮)和教育、人事、建設、文化、工商、質監、供水、通信、城管等部門要把貫徹實施《消防法》作為當前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具體措施,切實做好新《消防法》實施後的各項工作。各鄉(鎮)要與各村(社區)簽訂消防安全責任書,並根據工作要求定期組織考核,通報情況,兌現獎懲,推動消防工作深入開展。
2.落實各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責任。教育、衛生、經貿、文化、交通、旅遊、工商、建設、安監、質監等部門要切實履行消防安全職責,指導本行業、本系統所屬單位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建設部門要將消防安全作為辦理相關手續的前置條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綜治辦和公安部聯合制定的《消防工作檢查考核標準》,將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設範圍。交通、安監、林業等部門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公安消防部隊撲救森林火災、實施交通事故救援和處置易燃易爆、礦山事故等各類特種災害事故的能力。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制定消防工作標準,建立檢查考評機制,逐級簽訂消防工作目標管理責任書,加強行業、系統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主導作用。
3.落實基層組織消防工作責任制。重點抓好鄉(鎮)、村(社區)消防安全責任制的落實,明確責任主體,各鄉(鎮)長、村(社區)主任、駐村幹部要切實履行好消防工作職責。各基層組織對村(社區)的消防安全大檢查全年不得少於4次,加大對基層消防工作的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確保基層組織認真履行職責。全面落實社區消防工作責任,將消防工作納入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控體系建設,全面抓好社區消防組織、制度、職責、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依託社區警務平台,解決社區消防安全失控漏管問題;積極推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把社區消防建設與社區服務、文化、治安、警務等各項工作結合起來,完善社區消防工作運行機制,提高火災防控能力。
4.落實單位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強化對學校、醫院、商場、賓館、飯店、公共娛樂場所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監管,著力提高消防安全從業人員查改火災隱患、撲救初期火災、引導人員疏散的能力,積極消除火災隱患。大力推廣套用消防安全遠程監控系統和重點單位巡檢系統,全面推進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活動,確保人員密集場所達標率達100%。
(二)加快消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鄉防控火災能力。
1.加快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縣建設局、消防大隊要加強協調配合,抓緊編制各鄉(鎮)消防規劃,並將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納入鄉村規劃,凡需要對城鄉規划進行修訂的要同時修訂消防規劃。縣消防大隊要切實加快消防大隊營房建設進度,確保年內建成投入使用,並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等有關要求,儘快配齊特勤班建設等所需器材。
2.加快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消防工作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把農村消防安全納入支農項目規劃,全面推進農村消防寨改、房改、灶改、水改、電改、路改等“六改”工程,大力實施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農村消防安全重大問題。積極整合項目資金,加快推進棕坪鄉蒼蒲溪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工作。
3.加強滅火救援能力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建立以公安消防部隊為主體、政府和企事業專職消防隊為輔助、志願消防隊和相關專業力量為補充的滅火救援體系,建立和完善契約制消防員體制;逐步建立滅火救援聯席會議制度,完善重大以上火災事故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制定科學的滅火救援預案,廣泛開展滅火救援實戰演練,不斷提高重大以上災害事故的協同作戰、綜合應急救援能力。
(三)著力構建火災防控體系,堅決杜絕惡性火災事故。
1.強化消防安全專項治理和火災隱患整治。堅持全面普查與分類整治相結合、集中排查與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徹底摸清火災隱患底數,著力解決“老大難”問題;結合實際對隱患集中、問題突出的領域進行專項治理,時刻保持火災隱患整治高壓態勢。針對公共場所易釀發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的特點,採取專項整治、深入推進“雙通”工程建設、推廣套用逃生門鎖、強化錯時檢查等人防、技防、物防措施,積極消除火災隱患,實現“壓群亡、保民生”目標。
2.強化重大火災隱患整改機制。把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活動作為長期任務,建立健全火災隱患責任機制和社會監督整改機制,進一步完善重大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公示、核查、掛牌督辦和立案銷案制度。對嚴重威脅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要堅決依法責令停產停業。
3.堅持用市場手段調節火災風險。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參加火災公眾責任保險,最大限度地控制或轉移火災風險。保險部門要積極探索推行符合農村防火等防災減災需求的險種和投保方式,按照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農民自願原則,建立健全農業風險防範機制和保險體系,充分運用市場手段化解火災風險,強化保險在社會消防管理方面的作用。
(四)加大消防監督管理力度,提高消防安全工作水平。
1.切實提高消防行政執法規範化和標準化水平。消防部門要加強對重點單位日常監督管理和非重點單位監督抽查,特別要針對歌舞廳、網咖等單位(場所)夜間營業極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特點,開展“錯時”消防安全檢查。對各類消防違法行為和因拒不整改火災隱患或整改火災隱患不力造成火災事故的單位和個人,要堅決嚴肅查處。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優勢,加大消防監督業務信息系統、火災隱患網上追蹤系統套用力度,不斷提高消防監督管理工作規範化、標準化水平。
2.切實提高公安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水平。縣公安局要按照“積極探索、穩步推進、總結經驗、不斷深化”要求,把消防工作納入各鄉(鎮)派出所等級考核和執法質量考評範圍,定期對各鄉(鎮)派出所消防工作進行評比和表彰,規範各鄉(鎮)派出所消防監督管理,明確各鄉(鎮)派出所管理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各鄉(鎮)派出所要經常性開展消防檢查和宣傳,明確各村(社區)消防工作責任民警,加強對居民住宅區、村(社區)委會和各類小單位、小場所履行消防安全職責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從源頭上遏制各類火災事故發生。
(五)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營造消防安全濃厚氛圍。
1.建立消防宣傳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消防法》的宣傳工作,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培訓活動,切實提高廣大幹部民眾的消防法制意識;逐步建立以新聞、教育、文化、婦聯、科協、共青團等職能部門和社會團體為主的消防宣傳聯席會議制度,積極營造“政府主導,媒體聯動,教育滲透,全民參與”的社會化消防宣傳氛圍;突出抓好春節、“五·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和“消防安全教育月”、“六月安全月”、“11·9”消防日、冬春季節火災高發期及各項消防安全專項治理期間的宣傳工作,增強宣傳教育實效。
2.深入推進“七進”工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推進消防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家庭、進黨校、進景區”活動,確保70%的社區、學校、企業、農村達到考核標準;加強和完善消防志願者建設,不斷壯大消防志願者隊伍,豐富消防志願者活動,增強志願者宣傳和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採取設定專欄、張貼標語等形式和依託文化下鄉活動、農村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等載體,利用廣播、鳴鑼喊寨等多種措施,突出抓好農村消防宣傳;把單位一線員工、婦女等重點用火人員和老、幼、殘、農民工、農村留守老人、兒童等弱勢群體作為重點宣傳教育對象,著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3.抓好人員培訓。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將消防知識納入農村適用技術教學、培訓內容;嚴格執行消防安全培訓和持證上崗制度,實現消防安全責任人、管理人的培訓率和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等特殊工種人員持證上崗率分別達100%。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九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