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記載
論語
孔子的這句名言記錄於《論語》,有兩處——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見諸《禮記》的有一處——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孔子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恕道。——這個“恕”不是今人所謂寬恕、饒恕的“恕”。——恕者,如心也,就是將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不想要的東西,不要去給予別人(或強加於人),即為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恕道離仁道不遠,也可以說涵於仁道之中。孔子諄諄告知弟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種恕道,可以終身行之。夫子還曾自陳“吾道一以貫之”,這個“道”就是“忠恕而已”。
如今的世界,依然充斥著種種不義,諸如強權政治、巧取豪奪、以鄰為壑、恐怖暴力等等,凡此種種都表現為自己不想要的,卻強加於人、濫施於人,所以這世界總是不得安寧、令人憂心。或許因此之故,“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便作為勸世哲言,據說就給請到了折衝尊俎的國際廳堂,大概想讓到此的各國政要及外交高官們從中得到點感化或感悟。當然,兩千五百多年前東方先哲的這句名言,事實上能否真起到救治“世道人心”的效用,那恐怕也還不好說。
聖經
在《聖經》中也有相似的話語:
“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么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Sowhateveryouwishthatmenwouldtoyou,dosotothem;forthisisthelawtheprophets.)
理論聯繫
據說,當初,羅馬傳教士到中國來傳教,他們驚訝地發現:儒家的“聖人”比他們的“先知”早四五百年就說出了相似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兩段哲言道理相似,表述的角度相反:“先知”是從“願意”(正面)的角度,而“聖人”則是從“不欲”(反面)的角度。這兩段表述相異而義理相似的哲言,被有些論者稱之為“道德黃金律”。
不過,《論語》研究家楊伯峻認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是“仁”的消極面,有積極意義的道德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顯然表明他對所謂的“道德黃金律”之說並不太認同。而且,即使作為道德消極層面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他看來,要真正地實行,“在階級社會裡,也只能是幻想”。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需要有一個前提:所謂“己所不欲”,不能只是憑一己(或某族群)之好惡,而且還應是“人亦不欲”(或“人皆惡之”)的,也就是說,此所謂“不欲”應具有普遍認同的性質;如此,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於人無害,於己道德無虧。這似乎算不上非常崇高的道德,卻可以說是對己對人普遍適用而且互惠的道德。在一個社會中,僅有少數幾個“高山仰止”的道德高尚之士,遠不如大多數人能夠信守、恪行基本道德或庸常之德,後者足以使社會保有較高的道德總值以及道德平均值,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會真正感到安全而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