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道常無名,朴

道德經·道常無名,朴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道常無名,朴①。雖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⑤。始制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⑦。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⑧。

譯文

“道”永遠是無名而質樸的,它雖然很小不可見,天下沒有誰能使它服從自己。侯王如果能夠依照“道”的原則治理天下,百姓們將會自然地歸從於它。天地間陰陽之氣相合,就會降下甘露,人們不必指使它而會自然均勻。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種管理體制,制定各種制度確定各種名分,任命各級官長辦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約,適可而止,知道制約、適可而止,就沒有什麼危險了。“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注釋

1、無名、朴:這是指“道”的特徵。

2、小:用以形容“道”是隱而不可見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從。這裡是說沒有人能臣服它。

4、自賓:賓,服從。自將賓服於“道”。

5、自均:自然均勻。

6、始制有名:萬物興作,於是產生了各種名稱。名,即名分,即官職的等級名稱。

7、可以不殆:不殆,沒有危險。

8、猶川谷之於江海:之於,流入;一說正文應為“道之在天下,譬猶江海之與川谷”。

引語

這一章講了“無名”、“有名”、“知止”,“無名”、“有名”不是第一章中以“無”名、以“有”名的“無”和“有”的概念。“無名”指完全作到了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所以稱之為“朴”。所以,本章表達了老子的“無為”的政治思想,認為侯王若能依照“道”的法則治天下,順應自然,那樣,百姓們將會自動地服從於他。老子用“朴”來形容“道”的原始“無名”的狀態,這種原始質樸的“道”,向下落實使萬物興作,於是各種名稱就產生了。立制度、定名分、設官職,不可過分,要適可而止,這樣就不會紛擾多事。老子認為,“名”是人類社會引爭端的重要根源。

評析

任繼愈認為“老子的哲學,無論在世界觀方面或在辯證法方面,都具有這種素樸的、直觀的特點,老子的書中也是用直觀來說明自然現象的普遍聯繫的。老子對世界的本原,說‘無以名之,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又把道叫做‘朴’(通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有時把道叫做‘無名’(一章,“無名,天下之始”。三十二章,“道常無名”。三十七章,“……鎮之以無名之朴”。四十一章,“道隱無名”)。從這些例子可以證明老子書中的道,實在是混然一體‘無’名或‘朴’。把老子的道看做純精神的客觀實在為絕對理念,與老子的原意不合。”(引自《老子哲學討論集》,第20頁)我們知道,《道德經》里所講的“道”,就是指物質世界的實體及其變化的原因和規律。“道”是永恆的,既如無名之朴,是極幽微的;而且還適用於新舊轉化運動的客觀規律。張松如說,老子的所謂“道”,只是由思維形式表述的一些東西,並不直接適用於對待客觀現實的事物和現象。但是從另一方面看,“道”又是具有最大共性的“無名、朴”,並且還適用於新舊轉化的客觀規律,在整個“大、逝、遠、反”的進程中,它的存在是具有本質和現象、形式和內容、可能和現實、以及動靜、因果等等關係性的辯證範疇。

作者簡介

老子像 老子像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道常無名,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二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