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椅介紹
輪椅是康復的重要工具,它不僅是肢體傷殘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們藉助於輪椅進行身體鍛鍊和參與社會活動。
【輪椅的結構和功能】
輪椅的結構
普通輪椅一般由輪椅架、車輪、剎車裝置及座靠四部分組成。下面簡述輪椅各主要部件的功能。
1.大車輪承載主要的重量。輪的直徑有51、56、61、66cm數種。除了少數使用環境要求而用實心輪胎外,多用充氣輪胎。
2.小車輪直徑有12、15、18、20cm數種,直徑大的小輪易於越過小的障礙物和特殊的地毯。但直徑太大使整個輪椅所占空間變大,行動不方便。正常小輪在大輪之前,但在下肢截癱者用的輪椅,常將小輪放在大輪之後。操作中要注意的是小輪的方向最好可與大輪垂直,否則易傾倒。
3.手輪圈為輪椅所獨有,直徑一般比大輪圈小5cm。偏癱用單手驅動時,再加一個直徑更小者以供選擇。手輪圈一般由患者直接推動,若功能不佳,為易於驅動,可有下列方式的改動:(1)在手輪圈表面加橡皮等以增加磨檫力。(2)沿手輪圈四周增加推動把手(knob)。推把有以下幾種:①水平推把。用於C5脊柱損傷時。因此時,肱二頭肌健全,手放在推把上,靠屈肘力可推車前進。若無水平推把,則無法推動。②垂直推把。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肩手關節活動受限時。因此時無法使用水平推把。③加粗推把。用於手指運動嚴重受限而不易握拳的患者,也適用於骨關節炎、心臟疾病或老年病人。
4.輪胎有實心的、有充氣內胎和無內胎充氣型三種。實心型在平地走較快且不易爆破,易推動,但在不平路上振動大,且卡入與輪胎同寬的溝內時不易拔出;有充氣內胎的較難推,也易刺破,但振動比實心的小;無內胎充氣型因無內胎不會刺破,而且內部也充氣、坐起來舒服,但比實心者較難推。
5.剎車大輪應每輪均有剎車,當然象偏癱者只能用一隻手時,只好用單手剎車,但也可裝延長桿,操縱兩側剎車。剎車有兩種:(1)凹口式剎車。此剎車安全可靠,但較費力。調整後在斜坡上也能剎住,若調到1級在平地上不能剎住為失效。(2)肘節式剎車。利用槓桿原理,通過幾個關節而後制動,其力學優點比凹口式剎車強,但失效較快。為加大患者的剎車力,常在剎車上加延長桿,但此桿易損傷,如不經常檢查會影響安全。
6.椅座其高、深、寬取決於患者的體型,其材料質地也取決於病種。一般深為41、43cm,寬40、46cm,高45、50cm。
7.座墊為避免壓瘡,對墊子要高度注意,有可能儘量用蛋簍(eggcrate)型或Roto墊,這種墊由一塊大塑膠,上面有大量直徑5cm左右的乳頭狀塑膠空心柱組成,每個柱都柔軟易動,患者坐上後受壓面變成大量的受壓點,而且患者稍一移動,受壓點隨乳頭的移動而改變,這樣就可以不斷地變換受壓點,避免經常壓迫同一部位造成壓瘡。如無上述墊子,則需用層型泡沫塑膠,其厚度應有10cm,上層為0.5cm厚的高密度聚氯基甲酸酯(polyarethane)泡沫塑膠,下層為中密度的同樣性質的塑膠,高密度者支持性強,中密度者柔軟舒適。在坐位時,坐骨結節承壓很大,常超出正常毛細血管端壓力的1~16倍,易於缺血形成壓瘡。為避免此處壓力過大,常在相應處的墊子上挖去一塊,讓坐骨結節架空,挖時前方應在坐骨結節前2.5cm處,側方應在該結節外側2.5cm處,深度在7.5cm左右,挖後墊子呈凹字形,缺口在後,若採用上述墊子加上切口,可以相當有效地防止壓瘡的產生。
8.腳托及腿托腿托可為橫跨兩側式,或兩側分開式,這兩種托都以採用能搖擺到一邊和可以拆卸的為最理想。必須注意腳托的高度。腳託過高,則屈髖角度過大,體重就更多地加在坐骨結節上,易引起該處壓瘡。
9.靠背靠背有高矮及可傾斜和不可傾斜之分。如患者對軀幹的平衡和控制較好,可選用低靠背的輪椅,使患者有較大的活動度。反之,要選用高靠背輪椅。
10.扶手或臂托一般高出椅座面22.5~25cm,有些臂托可調節高度。還可在臂托上架上搭板(lapboard),供讀書、用餐。
運動休閒型手動輪椅。航空鋁型材。整體車架,增強車架的牢固度。
把手可拆,扶手可側翻。24寸快拆式細輪,4寸萬向輪旋轉靈活,可原地360度旋轉。
腳踏為鋁型材折彎焊接,在行駛運動使可保護腿腳不被碰傷。設計高雅美觀。坐墊下方有較大空間,
可以放置特製購物袋。靠背為可拆卸,可拆卸坐墊。靠背有可調帶。
平方輪椅有限公司
網址:www.pfwheelchai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