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東川

遇見東川

東川,昆明最北部的一座城市,人們對那裡的了解並不多。你可能知道那裡曾是礦務局的所在,有“攝影家天堂紅土地”,可能還有張豐毅。但,僅此而已。今年的10月初,一部名為《遇見東川》的微電影在網路上傳開,美麗的女孩“落雪”帶著爺爺的囑咐,回到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重拾人們對東川的記憶。

遇見東川

一部微電影重新認識一座城

東川,昆明最北部的一座城市,人們對那裡的了解並不多。你可能知道那裡曾是礦務局的所在,有“攝影家天堂紅土地”,可能還有張豐毅。但,僅此而已。
今年的10月初,一部名為《遇見東川》 的微電影在網路上傳開,美麗的女孩“落雪”帶著爺爺的囑咐,回到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重拾人們對東川的記憶。
在這趟“返鄉”之旅中,她也見到了一個新的東川。這裡有千年的銅史,有變綠的山野,有盛開的鮮花,有古樸的村寨,還有一群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年輕人……一部微電影,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重新認識東川的美麗視窗。
一部電影在一座城中生長
今年6月,雲南啟動了“中國夢·雲南美”百部微電影創作展播活動。在這些影片當中,由中共昆明市東川區委宣傳部出品、都市時報視覺中心拍攝的《遇見東川》將於今天展映。
微電影《遇見東川》由都市時報微電影導演、都市時報資深攝影師孟祝斌執導,圍繞女主角的返鄉之旅與愛情故事展開。女主角江落雪是北京人,她的爺爺曾經在東川的礦山工作過。帶著爺爺的囑託,她回到了讓爺爺魂牽夢繞的“故鄉”——東川。
在東川,江落雪走遍了大街小巷,來到了爺爺曾經工作的地方“大井架”,了解到當年礦山上人們那種“頭頂青天,腳踏雲海;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情懷,這讓她明白了爺爺對東川為何如此念念不忘。
在東川,江落雪還遇到了喜歡自己的男孩劉因民,在男孩的帶領下,她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東川——巍峨的牯牛山,美麗的高原草甸,氣勢磅礴的紅土地,還有一群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年輕人,他們在努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家鄉。
整部微電影片長只有17分鐘,但是以女主角的故事為主線,一個集人文、歷史、自然、傳承為一體的東川立體而豐富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一部電影在一座城中生長出來,為這座城市撥開面紗,也為電影增加了很多精彩。“外人眼中,東川也許是一個貧瘠、乾熱、土石流頻發的地方。然而當你真正走進東川,了解東川,你會發現這裡充滿希望。”一位看過微電影的觀眾留下如是感言。
如今,這部電影在“中國夢·雲南美”百部微電影創作展播平台已經有了7.5萬餘次的播放量。
用鏡頭,把真相還給一座城市
“有這樣的機會,去挖掘東川這座城市的美,真正了解這座城市,這對我來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影片的拍攝導演孟祝斌說,相信有很多人跟他一樣,起初對東川是有“誤解”的,但真正觸摸東川這片熱土,驚喜和感動便隨之而來。
電影拍攝中,為了找尋更多真實的素材,拍攝組僅“踩點”就用了一周時間,後又四處找尋、走訪當地具有代表性的人群。“很多東西是看不到的。就拿當地的植樹來說,電影中多次提到,外人看來也很平常,但這對於自然條件本就惡劣的東川來說,綠樹成蔭已是極為難得。這些就是需要深入到當地才能獲知的。”
電影中,男女主角的名字分別為“劉因民”和“江落雪”,東川人應該很熟悉這兩個名字的來歷。當地有四大礦山:因民、落雪、湯丹、濫泥坪,男女主角的名字就是取自兩座老礦山。
礦的歷史,深深烙在東川的歷史上。“東川有著千年的銅文化歷史,但對於當代人來說,礦務局的那段歷史記憶最為深刻。影片通過展現老一輩礦山人的精神,對照現在,對人們也是一種精神震撼衝擊。”孟祝斌說,為了將這段歷史融入到電影當中,他們採訪了很多老礦工和當年的知青。無論是走是留,這些人身上那種堅韌的精神,正是留給東川的精神符號。
影片導演孟祝斌的另一個身份,是本報的攝影記者。談及此次影片拍攝,孟祝斌說,作為媒體人,應把接觸到的新知識、新技術運用在工作最前端,以此了解讀者、觀眾的接受度。
用影片邀請更多客人來東川
這部電影的出品方——中共昆明東川區委宣傳部,之前早已有了拍攝一部與東川有關的微電影的想法。今年又逢“中國夢·雲南美”的微電影創作展播活動開展,東川提出將電影做成文藝精品,讓人們看到東川的美,認識東川精神。
“東川從礦務局的破產,到撤市設區,再到資源枯竭,引發了人們不少悲觀的情緒。但是東川確實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可以挖掘,這個就是宣傳部門的職責。我們也希望通過一種新的方式或者新的形式,將這些美好的東西傳遞出去。”東川區委常委、區委宣傳部部長劉雲坤說,影片從今年1月到7月都處於構思過程中,製作團隊一直在考慮如何讓更多的人產生共鳴。從最終的呈現來看,影片在觀眾面前很好地展現了一個全新的東川,裡面還可以找到“洋芋、麵條、張豐毅”這些東川“老三寶”,以及古銅、奇石、紅土地這些東川“新三寶”的影子。
“影片的剪輯過程中,大的改動有三稿,小的改動無數。從人物的配音、鏡頭的補拍、情節的增減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把最能打動人的地方表達出來。”劉雲坤說,影片就是經歷了“推翻三次、剪輯三次”的認真研究、修改,最終才達到這個更好的狀態。
“在網路上播出之後,網友的反響很好,在雲南網的視頻類節目點播中,這部電影連續兩周都是第一。”劉雲坤說,東川仍有很多美景和人文資源需要挖掘和發現,希望更多的市民和媒體人能夠來到東川,發現東川之美,感受東川的熱情,傳承東川的精神,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關愛、關注東川。
城市宣傳片也應講老百姓的故事
近年來,隨著微電影在國內不斷發展,不斷有新銳的導演涉足其中,奉獻精彩作品。顏俊傑就是其中之一。
顏俊傑是中國美術學院、雲南藝術學院外聘教師,中央電視台導演,曾有多部作品代表中國和亞洲參與國際電影節和學術交流活動並獲獎;他與楊麗萍、葉永青、陳建年(台灣)等著名藝術家合作拍攝紀錄電影,為寧夏銀川,雲南箇舊、曲靖、宣威等近10座城市策劃及拍攝過城市形象宣傳片。
談到《遇見東川》,顏俊傑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城市意識到,傳統的形象宣傳片因為模式單一、意識形態色彩濃厚,影片僅是華麗畫面的機械堆砌,且不具備影像互動性等問題,已經難以吸引觀眾。而拍攝《遇見東川》這部微電影,當地政府願意主動考慮用城市說故事,說老百姓的故事,甚至說年輕人的故事。這樣的轉變是令人興奮的。“只有讓這樣的片子落地,從意識形態回到生活本身,讓華麗而冰冷的模式回歸有血有肉的故事,一座城市的形象也才具有更大的親和力,影片才能被大眾主動傳播下去。”
紅土地老龍樹下,江落雪和劉因民在夕陽下牽手而歸紅土地老龍樹下,江落雪和劉因民在夕陽下牽手而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