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縣人民法院

連平縣人民法院

河源市連平縣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11月19日,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坐落於廣東省連平縣元善鎮體育一路6號。全院現有人員91人(其中中央政法編制人員67人,工勤事業編制人員6人,臨聘人員18人),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81.2%。主要職能:依法法律規定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受理不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申訴和申請再審案件以及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再審案件,接受上級法院指令再審和交辦的案件,依法行使司法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等。

法院簡介

連平縣人民法院始建於1949年,建址於元善鎮棕行街(即原電影院門口),1996年遷址於元善鎮體育一路6號至今。現有中央政法編制人員67人,其中具有法官資格的有26人,本科以上學歷占總人數的81.2%,法院隊伍逐年呈現出知識化、年輕化、專業化的特點。

機構設定

連平縣人民法院內設12個機構,分別為院領導、政工科、辦公室、研究室、立案庭、刑事審判庭、行政審判庭、民事第一審判庭、民事第二審判庭、執行局、審判監督庭(審判管理辦公室合署辦公)、紀檢監察室、書記員室;2個直屬機構:司法警察大隊、少年法庭;2箇中心人民法庭:忠信人民法庭、隆街人民法庭等,總計16個部門。

法院建設

近年來,連平法院平均每年辦理各類案件約670件。法院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線,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努力向創建新時期人民滿意好法院目標邁進,近年來,法院工作呈現出八大亮點。搭建法、檢聯調平台。2011年,利用政法委牽頭的公、檢、法聯席會議制度和通過邀請檢察長列席審委會會議等方式,搭建起法、檢聯調平台,有效降低生效案件的申訴率。大力推進訴前聯調。2011年初,按照上級的部署,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全面鋪開訴前聯調工作。2012年8月,全市法院訴前聯調工作現場會在連平法院召開。截止到2014年6月,共調處訴前案件371件,成功調解率為95.6%。落實救助措施。2010年至2014年6月,共緩、減、免交訴訟費88.92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共3.5萬元。在中共連平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從2012年開始,每年由縣政府撥付30萬元作為司法救助基金並納入財政預算,解決了“司法救助資金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創新服務視窗。2012年,在連平縣信訪局專門設立釋法答疑工作室,法官與縣領導同台接訪,引導來訪者依法表達訴求。同年,在連平縣大廣高速公路工程指揮部設立法律服務站,及時化解因征地拆遷等引起的各種矛盾糾紛,並提供相關的法律服務,全力支持縣重點項目建設,確保縣重點項目的順利開展。2013年,要求“一室一站”的法官積極與各鎮信訪維穩中心聯繫,提前介入涉訴矛盾,將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2014年,連平法院緊密結合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市中院“百名法官進百村”的部署安排,創新自選動作,以開展“百名法官進百村”活動為載體,進村入戶化解基層民眾矛盾糾紛在轄區開展“深入民眾化解矛盾糾紛”活動,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力克涉案件“執行難”。“執行難”一直是人民法院執行工作面臨的重大難題,也是長期以來嚴重影響司法公信力的矛盾焦點。為維護法律尊嚴,切實保護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近年來,連平法院積極探索破解執行難的有效辦法和機制,組織調研組進行專題調研,並提出積極的建議和對策,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重視,並給予了積極配合。通過開設執行曝光台、信用評級通報等多種措施,法院執結率得到了明顯提高。著力化解涉訴信訪。在審判大樓一樓設立了信訪審判服務中心,方便民眾來訪;實行預約接訪、帶案下訪、判後回訪制度以及在春節等重大節日前後由院領導帶隊,到當事人家中慰問,變民眾上訪為法官主動下訪,主動析法,彰顯法與理的有機融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層。2010年至2014年,連平法院共化解涉訴信訪案件28件,調處涉法涉訴信訪案件59餘件,接待處理來信來訪、民眾諮詢1840餘人次。深入民眾化解矛盾糾紛。2013年以來,連平法院以上級法院部署開展的“百名法院進百村”活動為載體,根據實際工作,創新自選動作,在轄區內開展為期三年的“深入民眾化解矛盾糾紛”活動,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得到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人民民眾的廣泛好評。法院結合地域地點,將全縣13個鎮共175個村(社區)劃分為5大區域,院領導分別負責聯繫一個區域,打造5個活動示範點。採取走訪、座談、調解、送法等形式,深入鄉鎮、村社、企業、學校,開展大摸查、大接訪、大調解和大送法活動。通過與村委書記座談、走訪人大代表、擺攤設點提供法律諮詢、舉辦文藝晚會送法下鄉等多種形式,將法律知識送到人民民眾中去。抓好文化建設。2012年起,連平法院啟動文化建設“嶺南工程”,通過深挖“顏氏廉政文化”精神內涵,確立“勵志篤法、致公守廉”八字作為院訓。通過建設文化室、閱覽室、文娛室、文化長廊、民眾滿意服務視窗和辦好《連平法苑》等“三室一長廊一視窗一季刊”,構築起以“精神龍頭”啟發人、塑造人、指引人、砥礪人、激勵人的法院文化家園,為法院隊伍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所獲榮譽

因工作成績比較突出,近年來,連平法院共榮立集體二等功2個次,個人一等功1人次,集體三等功3個次,集體嘉獎2次,個人二等功3人次,個人三等功11人次;先後湧現出“全省優秀司法統計員”、“廣東省優秀法官”、“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商事審判調解工作先進個人”、“全省法院調解能手”以及“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模範法官”謝頂義等先進典型,榮獲廣東省人民法院“爭當全國法院排頭兵工作先進單位”、“廣東法院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組織工作先進獎”、“全省法院‘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知識競賽優秀組織獎”、“省二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等稱號。2011年12月,連平法院被省高院確定為“綜合審判機制”試點法院,同年獲得“爭當全國法院排頭兵工作集體嘉獎”。

地理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