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解釋
1、通於神靈。
漢班固《幽通賦》:“精通靈而感物兮,神動氣而入微。”
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包山祠》:“自非通靈才,敢陟羣仙峯。”
《紅樓夢》第一回:“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
《西湖二集·文昌司憐才慢注錄籍》:“若是說好,便通靈起感應,香火繁盛起來。”
郁達夫《為靄民先生題經公致淵畫松》詩之二:“六法通靈力有餘,暮年點筆勢凌虛。”
《開放的通靈》:通靈是一種很有力量的方式,為你帶來靈性的開展和意識的轉化。
2、善於應變;不拘泥。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回仙》:“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 郭上灶 ,第二度 趙仙姑 。 郭 性頑鈍,只與追錢延年之法; 趙 性通靈,隨吾左右。”
3、訊息來得快;來源廣。
《娛目醒心編》卷五第一回:“ 福達 身雖有監,京中線索卻自通靈。”
4、靈驗。
《天雨花》第二七回:“燒香婦女來問事,說來句句盡通靈。”
5、靈敏。
茅盾《子夜》十四:“廠里一有了吃醋爭風那樣的事,你們的耳朵就會通靈。”
研究傳聞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篇學術出版論文中提到了“通靈實驗”的過程:參與測試的能“預見未來”的通靈者要求現寫出一連串的單詞,這些關鍵字將在之後第二個列表中出現,在第二列表公布之前,他們實際上已經知道了將來會發生什麼。很顯然這樣的測試是嚴格進行的,目的是證明測試人員能否預見未來,用回憶推測單詞的方式驗證他們對未來的預測能力。這篇論文被刊登在《性格與心理學》期刊上,並引發了許多心裡學家的質疑,他們不相信這樣的結果。
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裡學家理察·懷斯曼(Richard Wiseman)與倫敦大學的心裡學家克里斯多夫弗蘭奇(Christopher French)針對論文中的結果,設定了50個測試人員參與的反駁性的實驗。懷斯曼在原始研究記錄中提到:“這就如同你研究一個測驗,而你卻親身經歷了,並且在事後再去研究它,這樣你就對這樣的測驗就有了一個更好的應對措施”,這就是我們對康奈爾大學的研究結果感到驚訝的原因。我們在反駁性實驗中並沒有發現有說服力的“通靈證據”,但他們的實驗結果也可能是統計上的巧合。
對於“通靈現象”的解釋有時候會得到一些誤傳,雖然真實情況尚未得知,至少科學上還未找到有力的證據以支持“通靈現象”。在初始的測試研究中,達里爾·貝姆的測試人員看到48個英文單詞在計算機螢幕上顯示,接著他們被要求儘可能多地寫出所記憶的單詞。然後對其中的24個單詞進行隨機抽樣並再次出現,參與測試的人員被要求重複第一個步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後,達里爾·貝姆發現參與測試的人員可預測出即將出現的單詞,這暗示了預測未來的能力。
達里爾·貝姆將他的研究和方法公布,並鼓勵其他的研究人員重複他的研究結果,實驗中所涉及的電腦隨機抽樣程式也被上傳到網上。在後續的研究過程中,達里爾·貝姆認為需要進行更多的實驗,雖然基於電腦的隨機抽樣已經被設計成減輕誤差或者某種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但他也建議研究人員要保持懷疑的態度,避免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實驗結果。這並不意味著實驗結果是通過獨立調查進行驗證的,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參與實驗的測試者就有一個變數,應該在設計實驗時予以考慮。
心裡學家理察·懷斯曼在驗證性實驗中發現了論文中“通靈實驗”的一些問題,相關的期刊也決定刊登出反駁性實驗的研究結果,但懷斯曼認為“通靈實驗”的最大問題是如何面對驚人震驚的結果,對重複性的驗證實驗結果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場關於“通靈實驗”預測未來的實驗論戰也揭示了科學家平時是如何開展研究的,以及學術期刊在刊登研究結果上的出版過程,即使我們不相信預測未來是真實存在的,但問題本身以及探討問題的過程卻是很值得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