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通航淨跨是指規劃航道底高程以上,橋樑通航孔的兩側橋墩或柱間所必須具有的最小淨寬度。在其範圍內墩、柱的水上和水下部分均不允許有突出物。其值按船舶單線航行時所必須的寬度確定,即按船舶(隊)寬度,長度,船舶過橋時的航行漂角(一般取為2°~3°)及船舶(隊)與墩柱間的安全距離(一般取為半個船舶或駁船的寬度)確定 。
通航淨高
在設計最高通航水位時,航道水面與跨河建築物的下緣(如橋樑析架的下弦)或最低點(如跨河電纜)之間所必須保持的鉛直距離。其值等於船舶高度(指標準船舶空載水線以上至上層建築最高點的高度)與安全富裕高度(一般取為0.3-1.0m)之和 。
跨江橋樑通航淨高的確定
橋樑的通航淨高是指橋區河道最高通航水位以上至橋樑結構物上部結構底緣的距離應符合《內河通航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規定。“標準”給出了相應等級航道應滿足的最小尺度,不同等級的航道所要求的通航淨空高度是不同的。在確定通航淨空高度時應注意:
(1) 根據規劃中水利工程距橋址的距離和蓄水位,計算大壩回水曲線,以確定回水範圍和橋址處的回水高度,以此作為橋樑通航淨空高度的計算依據。
(2)確定的淨空尺度應留有一定富裕度。工程建設一般分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等幾個階段。隨著設計工作的逐漸深入和設計精度的提高,一些相應的工程技術指標會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和變更,如大壩水位、運行水位和河道地形等。因此,在確定結構物各部分高程時,應保證這些工程實施以後不影響到大橋的通航尺度 。
山區橋群河段橋樑間距與淨跨
隨著現代陸路交通網路的快速發展,內河上橋樑的數量快速增加,不僅對陸上路網建設發揮了巨大作用,方便了人們生活,也促進了區域經濟的迅速發展。但是,由於在橋樑規劃、設計、選址和橋墩布設等方面存在“重陸輕水”意識,已建橋樑經常侵占航道尺度、惡化通航水流條件,給船舶安全航行帶來困難,也留下了船撞橋事故的隱患。
在實際建橋過程中,由於橋位資源、城市規劃等諸多複雜因素,往往使得兩橋間距小於船行安全所需距離。此等建橋情況,陳明棟等首次給出了“橋群”的基本定義,即指同一河段上建有兩座或兩座以上、且其間距不滿足《內河通航標準》要求的多座橋樑。形成“橋群效應”後,橋墩跨布設對橋樑間距尤為敏感。
橋群的形成增加了礙航程度,給船舶的正常航行及通航安全帶來較大影響。基於概化彎道橋群河道條件,科研人員採用船舶操縱運動數值模擬方法,擬定出了概化彎道橋群河段上的橋間距與橋樑淨跨間的內在關係。同時考慮實際的河道條件,給出了橋群河段橋間距與橋樑淨跨耦合關係的一般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