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涪陽中學

通江縣涪陽中學,學校始創於1954年,當時為附屬國中。招收學生僅110人,兩個班級,7名教職工,部分課程由涪陽國小教師兼任,校舍極其簡陋,只有幾間破舊的瓦房。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學校大門學校大門

通江縣涪陽中學位於諾水河畔的銀耳故里、國家級小城鎮――涪陽鎮,南距通江縣城28公里,北距諾水河風景區50公里。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辦學環境。特別是高中教育碩果纍纍,歷年來,榮獲“巴中市一級辦學水平單位、巴中市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巴中市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巴中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等多項殊榮。

歷史沿革

學校操場學校操場

1957年9月,涪陽中學正式與涪陽國小分離,成為獨立的初級中學,教職工已有19人,學生已達300餘人。

1971年,涪陽中學被上級主管部門批准為高級中學,並於當年9月招收高中學生100餘人,兩個教學班。

1977年,學校利用人才優勢積極為地方經濟服務,創辦了食用菌種廠,生產的優質椴木食用菌種遠近聞名,深受耳農青睞。1996年,因學校生源驟增,校園改建等原因菌種廠停辦。

1990年,學校加快了硬體建設步伐,積極改善辦學環境,以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突破資金瓶頸,師生都積極投入到了校園建設的洪流中,先後修建了第一座兩層磚混結構教學樓,辦公樓,教師宿舍樓,累計建築面積約1500平米。

1996年,學校實現跨越式發展,逐步進行征地擴校,修建了教學大樓,建築面積約2500平米。

2002年起,學校與時俱進,跨入了高速發展快車道,先後修建了現代化的學生公寓樓、膳食中心、新校門,並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辦學條件得到根本改變。

歷任校長

1954年至1959年,校長曾泰;

1959年至1977年,校長周永健;

1977年至1986年,校長苟興遠;

1986年至1987年,廖時富擔任副校長,主持全校工作;

1987年至1990年,校長趙光政;

1990年至1994年,校長鄭文吉

1994年至1998年,校長王友強;

1998年至2010年12月,校長任自榮;

2011年1月至今,校長王良彬

學校榮譽

1991年6月,被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授予“1990年度四川省普通中學勞動技術教育優秀級學校”;

1994年5月,被共青團四川省委授予“四川省優秀團組織”;

1997年12月,被巴中地區教育委員會授予“教研工作先進單位”;

1998年8月,被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授予“高等師範教育實習優秀基地”;

1999年1月,被四川省教育委員會授予“1995-1998學年度四川省貫徹實施《體育合格標準》先進單位”;

2002年6月,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2003年4月,被中共巴中市委授予“巴中市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2004年1月,被中共巴中市委、巴中市人民政府授予“巴中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單位”;

2004年5月,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市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005年9月,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二00五年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

2008年11月,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優秀學校”

2009年2月,被通江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2008年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單位”;

2009年12月,被巴中市教育局評為“2009年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升位學校”;

2010年2月,被通江縣教育文化體育局評為“2009年度常規管理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度綜合目標考核先進單位”;

2010年5月,學校膳食中心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示範食堂”。

特色與成就

辦學特色及主要成就

連年來,學校充分發揚勤勞務實、積極開拓的光榮傳統,在“以人為本,誠信為基;普職兼容,學創俱能;特色名校,服務社會”的辦學思想指導下,遵循“重德、博學、尚美、篤行”的校訓,按照“和諧、穩定、務實、創新”的要求,抓管理、重質量,取得了輝煌成績。

1、優異的教學業績

學校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學化的管理體系,培養出了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創造了顯著的教育教學成績。2005年被巴中市教育局授予“二OO五年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十強學校”稱號。2006年高考綜合排名繼續穩居全縣農村高完中第一,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而2007年的高考又再創新高,超額完成任務,上線學生的數量和質量都穩居農村高完中第一。2008年高考,各類本科上線76人,重點本科2人,取得了我縣農村高完中歷史以來的最好成績,其中文理科33人,藝體職43人。2009年高考再創新高,各類本科上線88人,重點本科上線3人,其中文理科25人,藝體職63人,連續6年遙居農村高完中第一。

2、優美的教學環境

經過幾代涪中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校園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理想環境。校園占地面積達19878平方米,建築面積32451平方米。配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網路教室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設備和音樂室、美術室、舞蹈房等藝體教育場所。教學大樓寬敞明亮;學生公寓樓配套設施齊全,整潔衛生;現代化的膳食中心同時可容納3000人就餐,環境優雅,安全衛生,刷卡消費,管理規範,澡堂、洗衣房、理髮室等設施一應俱全。學校有南北兩個運動場,功能分區,寬大整潔。新式校門投入使用後,成為學校硬體建設的畫龍點睛之筆,監控系統也為學校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雙火眼金睛。

3、規範的管理體制

在管理上,隨著學校常規管理條例、各職能部門職責與分工協作規定、各類人員崗位職責及考核辦法、請銷假制度、公共衛生制度、教職工“一崗雙責”紀律規定、教學管理實施細則、安全管理條例、後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考核辦法的相繼出台,實現了學校的管理有據可依,教職工的工作有章可循。一個“有利於教學質量提高,有利於調動教職工積極性,有利於創建優良的校園環境,有利於學校發展”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最佳化。學校管理也逐漸由守業管理向創業管理轉變,由傳統經驗管理向現代科學管理轉變,由權力管理向能力管理轉變。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涪陽中學將與時俱進,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發揚“艱苦奮鬥、永爭第一”的精神,促進學校又好又快發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銀耳之鄉”教育奇葩。

師資隊伍

學校在編教職工203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中學高級教師31人,中學一級教師76人,有56個教學班,學生4400多人。學校老中青教師結構比例合理,具有優良的團隊合作精神。學校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培訓措施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同時加大校本培訓力度,實行教師互聽互評,領導推門聽課,教學常規周檢制度,切實提高教師素質,規範教學行為,提高教育質量。其中,學校把培養年輕骨幹教師和幹部作為培訓的側重點,提供學習機會,給予發展平台,激發工作熱情。培養了一大批管理幹部和業務骨幹,培養的副校級幹部和中層幹部達20多人,成為學校管理的中堅力量,確保了學校發展的後勁。近年來,我校中青年教師參加省市縣各級業務競賽,屢獲殊榮,高考捷報頻傳,屢創新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