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縣果松鎮中心校

1994年,被市教委評為“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1996年被市教委和財政局評為“辦學條件達標學校”。 1998年,被省教委命名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通化縣果松鎮中心國小是通化縣東南部一所偏僻的農村鄉鎮中心國小,始建於1936年,原名是六道溝國小。1984年更名為通化縣果松鎮中心國小。現有12個教學班,98名教職工。學校建築面積為1684平方米,占地面積為8921平方米。是通化縣首批標準化辦學達標學校。
近十年來,在上級教育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學校全面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進行整體改革實驗,在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在教育、教研、教改等方面成績突出,受到國家、省、市、縣的多次表彰和獎勵,發揮了藝術教育傳統校的作用。成為通化縣國小藝術教育的視窗學校。果松鎮中心國小十幾年來,把藝術教育引進課堂,強化美育的先導作用,走“以美輔德,以美促智,以美健體,以美助勞”之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八、五”期間,學校以美育為突破口,構建了審美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把“教師美育意識在教學中的體現”作為重點研究課題,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講究教學的藝術性,做到“教態藝術美,語言藝術美,板書藝術美,情感藝術美”。全校師生普及了課間集體舞和校園大秧歌,每周一、三、五全校師生跳集體舞和校園大秧歌;每周二、四做廣播操。教師每天進行早練、晨舞,百分之百的學生參加了課外興趣小組總計十九個。學校“小天鵝”藝術演出隊多次在全省中國小藝術節文藝匯演中獲獎,成為中央教科所“中國兒童大美育研究”課題的實驗點校,並榮獲中央教科所“中國兒童大美育研究”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榮譽稱號。“九、五”期間,學校再一次承擔了國家教委規劃辦美育科研課題“學校美育系統與學生審美能力發展的實驗與研究”的子課題“國小語文、音樂審美化教學”,經過三年的實驗與研究,於2001年9月通過國家驗收結題,受到專家們的好評。2002年再次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途徑與方法的實驗與研究”,經過研究與實驗,2005年6月11日,通化縣實驗區在我校召開了階段成果推廣會,推廣了我校的經驗。在走進新課程的今天,他們仍然走科研興校之路,我校教師能根據本校的實際,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鑽研教材,開發校本課程,研究如何“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現已拙見成效。我校教師先後參加了縣、市走進新課程課堂教學匯報課,受到縣、市領導和老師的好評。
果松鎮中心國小十年來,在教育教學中取得了許多成績,1991年曾被省教委評為“電化教學先進單位”;同年,被省教委命名為“藝術教育傳統校”;是年,被國家交通部評為“全國交通小衛士活動先進單位”。1993年,參加市藝術教育傳統校文藝匯演,有5個節目分別榮獲“優秀節目獎”,並被市教委評為文藝匯演“優勝單位”。1994年,被市教委評為“教育科研先進集體”。1995年,參加市舉辦的少兒書畫藝術大賽,被省少兒書畫協會通化培訓中心評為“藝術大賽先進集體”。1996年被市教委和財政局評為“辦學條件達標學校”。1998年,被省教委命名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1999年,承擔的市級實驗項目“小語作文系列化教學”實驗項目順利通過市教科所驗收。2002年,承擔的省級實驗課題“創新教育實驗與研究”順利通過省教科院驗收。另外,果松鎮中心國小十年來在教育教學中也湧現出許多先進個人。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省級優秀教師8人;市級優秀教師20人;市級教育科研名校長1人,名教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2人;市級骨幹教師5人;縣級骨幹教師12人;縣級勞動模範1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