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風景

這邊風景

《這邊風景》是王蒙2013年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新疆農村為背景,從公社糧食盜竊案入筆,用層層剝開的懸念和西域獨特風土人情,為讀者展示了一幅現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圖。同時也反映了漢、維兩族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真實生活,以及兩族人民的相互理解與關愛。 2015年8月16日,《這邊風景》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這是王蒙第一次獲茅盾文學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小說以1960年代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四清”運動背景下,講述了伊犁地區躍進公社愛國大隊發生的一件糧食盜竊案,進而暴露出農村的階級鬥爭以及“蘇聯修正主義代理人”煽動裹挾數萬邊民外逃等政治鬥爭的敘述,但卻格外地突兀、不自然和空洞、虛假,充滿了生編硬造的痕跡,很難融入農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小說主人公伊力哈穆進入到日常生產生活的境遇時,現實中的血肉豐滿,魅力四射;當階級鬥爭的政治生活境遇時,卻讓人感到乾癟、缺乏靈氣和精魂。他能深入底層生活,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以一顆平等尊重的心態去真實、生動地展現了民族之間的水乳交融之情。作品中的政治生活敘事完全游離於農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之外,成為一種外來的東西;猶如一首優美歌曲的旋律中,突然切入了一段噪音,格外刺耳。

作品目錄

這邊風景 第一卷   
第一章 紅塵間第二章 我想什麼沒人懂第三章 我說過我不哭第四章 我也不想這樣
第五章 太想不到了第六章 該說的我都說了第七章 我們都愛你第八章 爆料
第九章 我是誰第十章 情不情願第十一章 多重疑問第十二章 重現
第十三章 曖昧第十四章 離泰山不遠的徂徠山第十五章 畫蛇添足之想第十六章 坐下聊聊自然
第十七章 笑著哭了帶著傷第十八章 小清歡第十九章 礦山裡有我的兄弟第二十章 我其實更想說的是
第二十一章 我愛我的礦山第二十二章 那個人叫吳緒波第二十三章 我想哭但是哭不出來第二十四章 不是只給一個人的禮遇
第二十五章 病了,把身體交給誰第二十六章 是想念,是想起第二十七章 我說的是我們第二十八章 雪,不過是雨的謊言
第二十九章 從前我把一個一個吻第三十章 給我愛的力量  
這邊風景 第二卷   
第一章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意思第二章 總有一天 ,我這個在祖國的外人第三章 那人曾交代我有事一定幫忙第四章 苦難
第五章 只說事,不分析第六章 那些草兒第七章 風向獨播第八章 上蒼卻一再讓我誤入歧途
第九章 我窗前大聲喊叫的蟬第十章 我再也不回答你的問題了第十一章 原來情感的苦每個人都會吃第十二章 儘管歡樂早已背棄了我
第十三章 我親切稱為的島礁第十四章 我愛的菊花就要綻放了第十五章 一個聲音不絕於耳第十六章 我一直在想
第十七章 叫我不知道該如何第十八章 怎么會這樣第十九章 靜默時刻第二十章 花謝花還會開
第二十一章 裸模第二十二章 我不想再做你的情人了第二十三章 那也只有自求多福吧第二十四章 我也只剩下我自己
第二十五章 自己的心靈第二十六章 狗日的戰爭第二十七章 身體在說第二十八章 獨特意義
第二十九章 記憶美好 遺忘痛苦第三十章 但是,你知道嗎  
這邊風景 第三卷   
第一章 另一頭的重量第二章 加個愛的證據第三章 秋從雨中來第四章 不要忘記還有這樣一首詩
第五章 最後我第六章 聞風而動第七章 美麗的預約第八章 我在研究一種流行
第九章 但,就那么一個笑第十章 世上最動人的三個字第十一章 你會怎么想第十二章 泰山外一篇
第十三章 泉生濟南第十四章 愛情漩渦第十五章 還是有所忽略第十六章 人類這個家
第十七章 為你寫詩第十八章 思鄉的月亮第十九章 不想太晚說愛第二十章 我的角色永遠最閃亮
第二十一章 我是這樣想第二十二章 我愛你我的中國第二十三章 換個方式對你說第二十四章 小紙條
第二十五章 我相信我已經快要第二十六章 這時的水第二十七章 仰頭思索第二十八章 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十九章 給人的感覺是壓抑第三十章 請給想像置換封面和扉頁  
這邊風景 第四卷   
第一章 我給你一場好夢第二章 年輕的時光第三章 一年的時間又只剩個尾巴了第四章 小時代氣息
第五章 普雅花的榮光第六章 心中是北方家鄉第七章 盼年第八章 那些花兒
第九章 家人的愛第十章 一個人想第十二章 遇見就好第十三章 我宅了
第十四章 我守住的秘密第十五章 我做了什麼第十六章 這感覺我跟從第十七章 還是最想
第十八章 邏輯上順一點第十九章 瞧瞧我們周圍第二十章 神回復第二十一章 趁,此身未老
第二十二章 一個招聘者的啟示第二十三章 深情未改第二十四章 我收到春天的簡訊第二十五章 舊事重提
第二十六章 一直想去的地方是故鄉第二十七章 願你擁有這樣的情懷第二十八章 這平淡的日子我還沒有過夠第二十九章 愛因你們而生而成長
第三十章 炮轟.口誅.筆伐第三十一章 一直在等待  
這邊風景 第五卷   
第一章 又是一年春來時第二章 一個人就好第三章 新的一天又來到了第四章 我的要求不算高
第五章 走心的事第六章 一語中的第七章 我們只是打了個照面第八章 總會有點兒新的事
第九章 這顆心就稀巴爛第十章 一個冠軍的席位第十一章 這些事情有答覆了第十二章 我的謎底總會被揭開
第十三章 非常必要第十五章 同聲一嘆第十六章 情懷第十七章 戲說愛情
第十八章 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第十九章 北方的春天也像是一個夢第二十章 打聽煤第二十一章 就是我愛你們,我的心
第二十二章 一個人的時候第二十三章 就你不知道第二十四章 我們要做什麼第二十五章 尋人啟事
第二十六章 時間總共那么多第二十八章 我不知道你怎么想第二十九章 我們為什麼還讀書第三十章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第三十一章 誰陪你看世界盃   
這邊風景 第六卷   
第一章 內心乾淨的人第二章 還真是這樣第三章 愛你在心口難開第五章 我是辮子
第六章 還有些什麼第七章 小味道第八章 為愛退讓並不是認輸第九章 感受各個不同
第十章 不要在意我是誰第十一章 講到那了第十二章 一個人猜想第十三章 夏天就要離去
第十四章 直至以後第十五章 輕描淡寫第十六章 總要有點別的第十七章 繼承者們
第十八章 醉語:李清照第十九章 有你我在處便是:中國第二十章 在秋天第二十一章 燈光中的媽媽
第二十二章 基於,你還愛我第二十三章 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第二十四章 我寫故我愛第二十五章 除此之外
第二十六章 那樣忘情第二十七章 不急於發聲,不急於亂侃第二十八章 最好的時光第二十九章 我來了,你在那
第三十章 實時提醒第三十一章 回憶中的某個原點  
這邊風景 第七卷   
第一章 我家的小寶貝   

創作背景

因為王蒙被錯打成“右派”,成為政治身份上的一種“另類”的緣故,一直等到“文革”結束後的一九七九年,才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青春萬歲》之外,王蒙另外一部出版歷程不無傳奇色彩的,就是這部由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長篇小說《這邊風景》。一九七八年八月七日,王蒙曾經創作過一部名為“這邊風景”的長篇小說,但因為小說一直沒有正式出版,所以,一直都無緣得見。對此,王蒙在“情況簡介”中做出了這樣的說明:“一九七八年八月七日,乃成此書的初稿。”同年,由於此稿大情節是以批判“桃園經驗”與制定“二十三條”為背景的,這個手寫稿曾經在漫長的歲月中卻不知所蹤,銷聲匿跡了。用王蒙自己的話說,叫作“此稿連同那詭異的時代,再見了,永別了,嗚呼哀哉尚饗!”但同樣不無詭異色彩的卻是,到了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在妻子崔瑞芳去世前二日,舊稿被王山、劉頲發現”。在塵封將近四十載之後,《這邊風景》手稿的被發現,只能夠被看作是一個奇蹟。雖然在王蒙自己看來,這部明顯殘留著既往時代痕跡的舊稿“已經逝世”,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但身為文學編輯的王山與劉頲在通讀了全稿之後,卻認為這部書稿不僅“仍然活著,而且很青春”。於是,王蒙也就投入了對此稿的重新校訂工作之中。校訂所堅持的原則是:“基本維持原貌,在階級鬥爭、反修鬥爭與崇拜個人的氣氛方面,做了些簡易的弱化。”不僅如此,王蒙也在每一章正文後面添加了所謂的“小說人語”,在經歷了如此一個堪稱曲折的過程之後,方才有了這部篇幅多達七十萬字的《這邊風景》。

人物介紹

伊力哈穆

伊力哈穆是《這邊風景》唯一一位行跡貫穿始終的人物形象。他能夠離開伊犁前往烏魯木齊當工人,因為他是一位優秀的農民共產黨員。唯其優秀,唯其思想品質高尚,所以當國家遭遇困難,當他自己成為“六二壓”對象的時候,他才毫無怨言地回到了故鄉務農。伊力哈穆思想的先進,一出場就表現得非常明顯。

愛彌拉克孜

愛彌拉克孜是一個殘疾人,她爸爸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老農,在這種艱難的境遇下,她還能上了學,這就很不容易。因為她缺一隻手,給她說媒的,不是找個瞎子,就是找個啞巴,但實際上,她的心氣特別高,所以她非常堅定地說自己這一輩子都不結婚了,在這種情況下,她收到了一封求愛信,她的當即反應是大哭。這充分說明她在愛情生活上的不幸,她早已經剝奪了自己愛的權利、婚姻的權利,寧可當一輩子老處女,因為她沒法低頭,沒法委身於一個人。

庫圖庫扎爾

庫圖庫扎爾的善於交際、取巧騙人、貪婪。他的特點是不論領導和民眾說了什麼,不論流年對於庫圖庫扎爾是否吉利,庫圖庫扎爾的老馬識途、駕輕就熟、俯仰盈縮。庫圖庫扎爾擁有相當的行政能力,解放後多年來他會一直擔任愛國大隊的主要幹部。但他內心中一種極端的自私心理。很多情況下,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圍繞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為基本主旨。善於察言觀色,習慣左右逢源,適時上躥下跳,往往顛倒是非,這是庫圖庫扎爾突出的性格特徵所在。庫圖庫扎爾就是這樣讓人不可捉摸。他一會兒正經八百,一會兒吊兒郎當;一會兒四平八穩,一會兒親熱隨意。有時候他在會上批評一個人,怒氣沖沖,鐵面無私,但事後那個人一去找他分辯,他卻是嘻嘻哈哈,不是拍你肩膀就是捅你胳肢窩。不過,下次再有什麼機會說不定又把你教訓一頓。讓人總是摸不著他的底。聽他說話吧,就像擺迷魂陣,又有馬列主義,又有可蘭經,還有各種諺語和故事,各種經驗和訣竅,滔滔不絕;你分不清哪些是認真說的,哪些是開玩笑,哪些是故意說反話。有時候他對你也蠻熱情,而且對你訴一訴苦,說一些‘私房’話,向你進一些“忠言”,態度誠懇,充滿善意。有時候他又突然在人多時候向你挑釁,開一個半真半假的分量很重的玩笑,使你下不來台。

雪林姑麗

雪林姑麗的身世曲折坎坷。這位心地特別善良,性格溫柔堅韌的維吾爾族姑娘,本來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沒想到的是,不幸的災禍居然接踵而至,先有父親的病逝,然後是母親的難產而死。母親去世後,繼父又娶了一個兇悍的繼母,“從此,你變成了一個既有父親又有母親,既沒有父親又沒有母親的孩子了”。十六歲那年,雪林姑麗被迫虛報兩歲,奉繼母之命與泰外庫結婚。然而,儘管雪林姑麗與泰外庫都屬於好人一類,但由於缺乏必要的感情基礎,所以,他們的婚姻生活就特別寡淡無味。

米琪兒婉

米琪兒婉是伊力哈穆的妻子,支持並鼓勵丈夫伊力哈穆赴烏魯木齊參加學習,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和接班人。處處盡到了一位妻子的職責,在遇到多月不見的丈夫伊力哈穆,先是低聲問好,然後連忙去布置一切。她那愉悅和歡快的動作溢於言表,好妻子形象呼之欲出。

尼牙孜

尼牙孜三代貧農尼牙孜。尼牙孜的巧言令色和強詞奪理,是為了能多喝幾碗牛雜碎湯,使最後到的艾拜杜拉無湯可喝,讓炊事員雪林姑麗姑娘傷心自責。尼牙孜在豐收期間的田間食堂起著凝聚人心、促進出工、聯繫感情和增添熱鬧的作用。尼牙孜雖然一無所長,但厚顏能攪合添亂的本事也是一絕。

章洋

章洋是一個主觀自信,慣於使別人服從於自己的意志的人,他特別是在激動,或者極其自信的時候,認為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別人是十分自然的、毋庸置疑的事情。他們沒有和旁人商量,照顧和遷就旁人的習慣。習慣先入為主、盛氣凌人。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這邊風景》的主題思想就充滿了政治化的色彩。這部小說的基本構思是圍繞當時的現實政治而進行的。由於當時的實際情況是所謂階級鬥爭理念的一統天下,所以,如此一種理念的貫穿始終就是必然的事情。

階級鬥爭對立面的設定

此處的具體所指,也就是小說關於地主婆瑪麗汗與地主依卜拉欣的描寫。一方面,按照當時的階級鬥爭理論,像瑪麗汗這樣失去了天堂的階級敵人總是會不甘心地進行各種破壞活動,以期顛覆現行政權。但在另一方面,從生活實際出發,早已被邊緣化了的瑪麗汗們根本就不可能有所作為。表現了地主分子竭力破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那些故事情節。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使是才氣縱橫如王蒙者,在構想此一方面情節的時候也顯出了自己的捉襟見肘。除了熱衷於傳播一些流言蜚語之外,瑪麗汗們實際上根本就無所作為。

人物階級出身的設定與構想

一方面是階級鬥爭的對立面,比如那位後來成為農民的麥素木科長。麥素木之所以會成為階級敵人,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在於他的出身。麥素木的父親阿巴斯,是綏定縣著名的富豪,擁有過大量的土地與資產。什麼樣的家庭出身就會有什麼樣的現實舉動,依循此種階級邏輯,麥素木那樣一種到處煽風點火的所作所為簡直就是一定的。另一方面是意志堅定的革命者,比如伊力哈穆,比如里希提。伊力哈穆不僅母親被地主殘害致死,而且幼小的自己也曾經親身體驗過地主的皮鞭,而里希提,則有過給地主扛活遭受壓迫的人生經歷。說到底,正如同麥素木的家庭出身決定著他對新政權的敵視一樣,也正是伊力哈穆們的苦大仇深決定著他們革命意志的特別堅定。以上兩種政治化的處理方式,都是把先驗的政治理念形象化的具體結果,時代局限性的存在顯而易見。

是關於主要人物在關鍵時候學習政治檔案的描寫。比如,第三十七章中就有關於伊力哈穆夜讀毛主席起草的中央檔案的場景描寫。“這是最嚴肅、最激動、最幸福的事情,是解放以後數億中國人民每天都要認真做的一件大事,是舊中國和國外從來沒有的一件規模最大的盛舉,這個盛舉的名稱就叫做‘學習’。”“真理是銳利的。真理也是質樸的。毛主席的銳利而質樸的語言,照亮了這間小小的房子。”在今天的讀者看來,如此一種場景描寫大約只具有令人噴飯的幽默效果。這是當年現實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更對社會走向和人的命運產生決定性影響。這種情況,至今在中國都是無可否認的一種客觀事實。

這部長篇小說的真正主題內涵,實際上是強調著一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精神的重要性。

對於《這邊風景》中關於主要人物學習政治檔案的描寫,一方面承認王蒙的相關描寫保留了當年的生活真實,另一方面卻也得明確意識到,從藝術性角度來衡量,這種描寫不僅毫無詩意而且還有大煞風景之嫌。從根本上說,這樣的一種政治化描寫也只能讓王蒙失分而不是得分。好在以上這些讀來讓人備感枯燥乏味的政治化描寫,僅僅是《這邊風景》中的一部分內容。假若充斥於全篇的都是這些政治化描寫,那么,這部曾經不知所蹤很多年的小說手稿當然就沒有什麼重新出版的價值。《這邊風景》之所以仍然具有很高的出版價值,之所以在時隔多年之後讀來依然能夠讓讀者心潮澎湃,從根本上說,端賴於作家對於超越於現實政治之外的新疆伊犁邊地生活進行了堪稱入木三分的細膩描寫表現。唯其如此,王蒙才會在“後記”中發出如斯浩嘆:“雖然有過了時的標籤,過了時的說法,過了時的檔案,過了時的吶喊,過了時的緊張風險”,但當代作家評論是,至今讀來,卻仍然讓自己心生感動:“許多許多都改變了,生活仍然依舊,青春依然依舊,生命的躁動與誇張、傷感和眷戀依舊,人性依舊,愛依舊,火焰仍然溫熱,日子仍然鮮明,拉麵條與奶茶仍然甘美,亭亭玉立的後人仍然亭亭玉立,苦戀的情歌仍然酸苦,大地、伊犁、雪山與大河仍然偉岸而又多情。”實際的情形也的確如此,現在看起來,在有效剝離了那些無論如何都不可能不存在的時代政治印痕之後,《這邊風景》最根本的思想藝術價值,就是以一種深厚的寫實功力相當真實地記錄表現了一九六○年代前半期新疆邊地那個多民族聚居區域的總體生活樣貌。需要特彆強調的一點是,王蒙所具體描寫展示著的那個時代,乃是共和國的一個集體化農業時代。儘管說社會政治早已從實踐到理念都已經否定了那個時代,但這卻並不就意味著不可以用文學的形式去充分表現那個時代。

藝術手法

敘述結構

《這邊風景》是一部採用第三人稱的方式完成的長篇小說,按照敘事學的原理,在一部第三人稱敘事的小說作品中,無論如何都不允許作家以第一人稱“我”的方式進行插入式敘事。這樣一種意外的插入,將會在總體上影響小說的敘事格局。但真的可能是因為雪林姑麗留給作家的印象過於深刻美好了,所以,王蒙才情不自禁地躍身而出,以“我”的面目出場,大發感慨議論。某種意義上,這一章文字甚至可以被看作是穿插於長篇小說中的一篇帶有強烈抒情意味的散文短章。“問君何事到人間,繁花尋覓是春天。雪林姑麗應難忘,丁香滿天香連天。喔,親愛的雪林姑麗!我的如雪的白丁香與如玉的紫丁香還有波斯的草丁香啊!”這樣一種富有詩情的優美文字,不是散文又是什麼呢?然而,就我個人的閱讀感覺而言,儘管王蒙的這一章文字有明顯的敘事越界嫌疑,但讀來不僅未見突兀,反倒使得作品本身顯得更加搖曳多姿,別具風采。接下來,則是王蒙關於新疆邊地多民族聚居區域民俗風情的渲染與展示。其實,系列小說《在伊犁》的一大根本特色,就表現在對於民情風俗的關注與展示上。到了這部長達七十萬言的小說中,這一方面的描寫性文字,就的確可謂比比皆是了。這一點,首先表現在小說殊為別致的開頭方式上。儘管主人公伊力哈穆在第一章就已經出場,但小說的開頭卻是一個多少帶有一點話癆意味的米吉提採購員對於伊犁滔滔不絕的讚美式介紹。具體來說,米吉提採購員主要是通過與其他一些地區,比如上海、廣州等地的對比而凸顯出了伊犁獨有的風情地貌。一部旨在描寫表現伊犁多民族聚居區域總體社會生活風貌的長篇小說,以這樣一種方式開頭,所體現出的,自然是王蒙的藝術智慧。開頭部分之外,其他渲染表現民俗風情的文字也處處可見。

《這邊風景》的情節結構可以被切割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從第一章開始,一直到第二十一章,集中展示描寫一九六二年伊犁邊民被境外勢力裹挾外逃事件發生之後的狀況。小說主人公,那位剛剛從烏魯木齊的工廠重新回到故鄉伊犁農村勞動的優秀共產黨員伊力哈穆(伊力哈穆所遭逢的如此一種人生變故,在共和國歷史上同樣有據可查。一九六二年,不知是否因為城市生活過於吃緊的緣故,一批產業工人離開了工廠,回到了農村。歷史上,把這種現象稱為“六二壓”),一回到躍進公社愛國大隊,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採取積極有效的手段平息這一事件造成的嚴重影響。第二部分是從第二十二章開始,一直到第三十八章,這個部分帶有明顯的過渡性質。開始處寫縣委書記賽里木到愛國大隊下鄉蹲點了解情況,首次提及即將大規模展開的“四清運動”。結束處,則是愛國大隊的社員們滿腔熱情地準備迎接“四清”工作隊的到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被王蒙營造得虎虎有生氣。第三部分是從第三十九章開始,一直到最後的第五十七章,所集中展示表現的,是愛國大隊尤其是伊力哈穆重新擔任隊長之後的七隊“四清運動”的開展狀況。到了這個部分,整部小說的故事情節也就進入了高潮階段,此前鋪敘的各種矛盾衝突空前激烈起來。

《這邊風景》的特點不僅在於對集體化時代持有一種肯定的意識形態立場,而且作家關於那個時代邊地農村生活的藝術描寫,很顯然建立在曾經身為生產大隊副大隊長的王蒙自己一種堅實的生活經驗之上。

人物塑造

小說開頭,王蒙奠定了伊力哈穆這樣一位大公無私的全身心撲在工作上的黨的優秀基層幹部的性格基調。從後面故事情節充分展開之後的相關描寫,我們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伊力哈穆的的確確是一位工作能力很強且總是替別人著想的農村幹部。無論是第一部分剛剛返回愛國大隊,面對著小麥盜竊案所造成的人心惶惶局面,伊力哈穆通過耐心細緻的說服談心,最終穩定了躁動不安的民心,還是第三部分在“四清運動”中遭受不公正的對待之後,伊力哈穆不消極、不氣餒、不退縮,堅持領導完成七隊的農業生產任務,所有這些,都充分地證明著這一點。除了在發現了庫爾班的不幸遭際之後夜闖烏爾汗家的不冷靜行為之外,你幾乎找不出一點伊力哈穆的人性缺憾來。就此而言,伊力哈穆的近乎“完美無缺”,的確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讓我們聯想到“文革”中英雄人物的“高大全”來。王蒙對這一過於理想化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塑造,當然難言成功。而從小說主題的設定這一角度來看,卻又可以發現伊力哈穆這一人物的存在自有其另外一種特別的意義。非常明顯,儘管作家在小說中遵循當時的所謂階級鬥爭邏輯設計了諸如瑪麗汗與依不拉欣這樣一類地主形象,但只要細讀文本,你就可以發現,實際上小說最根本的矛盾衝突,卻並沒有發生在這些地主與伊力哈穆這樣思想先進的農民之間。與其說殘餘的階級敵人與農民之間的矛盾構成了小說的基本衝突,反倒不如說是伊力哈穆、里希提、賽里木等一批具有實事求是精神的基層幹部與庫圖庫扎爾、章洋、穆薩等一批總是滿足於浮誇虛假工作作風的具有極左傾向的幹部的矛盾衝突。在第三章後面的“小說人語”中,王蒙寫過這樣一段話:“這是文革後期的作品,並無大智大勇大出息的小說人,在拚命靠攏文革思維以求政治正確的同時,怨懟的鋒芒仍然指向極左,其用心亦良苦矣。”在第三十一章後面的“小說人語”中,則是“難得小說人在那個年代找到了一個抓手,他可以以批評形左實右的經驗為旗來批左。這部長篇小說的真正主題內涵,實際上是強調著一種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精神的重要性。儘管伊力哈穆這一人物形象不無“高大全”藝術思維的嫌疑,但對於小說實際的潛在主題表達而言,這一人物形象的重要意義卻是不言而喻的。正因為主人公伊力哈穆這一形象存在著過於理想化的“高大全”藝術缺陷,所以,嚴格說起來,王蒙《這邊風景》人物塑造上更具人性深度和美學價值的,反倒是像庫圖庫扎爾、章洋、穆薩這樣一些思想“落後”的人物形象。

民情風俗的關注及展示

關於新疆邊地多民族聚居區域民俗風情的渲染與展示,表現在對於民情風俗的關注與展示上。首先表現在小說殊為別致的開頭方式上。儘管主人公伊力哈穆在第一章就已經出場,但小說的開頭卻是一個多少帶有一點話癆意味的米吉提採購員對於伊犁滔滔不絕的讚美式介紹。具體來說,米吉提採購員主要是通過與其他一些地區,比如上海、廣州等地的對比而凸顯出了伊犁獨有的風情地貌。一部旨在描寫表現伊犁多民族聚居區域總體社會生活風貌的長篇小說,以這樣一種方式開頭,所體現出的,自然是王蒙的藝術智慧。開頭部分之外,其他渲染表現民俗風情的文字也處處可見。比如第二章一開頭,王蒙寫道,一見到從烏魯木齊遠道歸來的伊力哈穆,他的外婆巧帕汗就哭了,為什麼呢,“維吾爾族的風習就是這樣:婦女們乃至男子們和久別的親人相會的時候,總要盡情地痛哭一場。相逢的歡欣,別離的悲苦,對於未能在一起度過的,從此逝去了的歲月的飽含酸、甜、苦、辣各種味道的回憶與惋惜,還有對於真主的感恩———當然是真主的恩典才能使闊別的親人能在有生之年獲得重逢的好運……都表達在哭聲里。”再比如第十三章中,隊長穆薩派他的妻妹給伊力哈穆送來了雪白的羊油,王蒙寫道:“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然而確實是一件難辦的事,鄉間是經常互相幫助、互通有無的。伊斯蘭教更提倡施捨與贈送。然而,贈送的情況和性質各有不同。農民們大多數也比較注重情面,哪怕是打出一爐普普通通的饢,他們也願意分一些贈給自己的鄰居和朋友。拒受禮物,這就夠罕見的了,原物退回,這便是駭人聽聞。穆薩畢竟不是四類分子,送羊油的動機又無法進行嚴格的檢查和驗證。你很難制定一個標準來判斷何者為正常送禮,何者為庸俗送禮,何者為非法行賄啊!但是,制定這樣一個標準困難,並不等於這樣一個標準是不存在的。不,它是存在的;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尺。”一方面,是關於民情風俗的介紹描寫,另一方面,則是藉此而凸顯伊力哈穆與穆薩之間的矛盾衝突。能夠把民情風俗的描寫與故事情節的展開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推進故事情節的合理鋪展,自然是作家一種非同一般的出色藝術表現能力。讀者會注意到在第六章後面的“小說人語”中,王蒙說:“請問,誰能摧毀生活?誰能摧毀青春,誰能摧毀愛、信賴和友誼,誰能摧毀美麗的、勇敢的、熱烈的中國新疆各族男男女女。”實際的情形確也如此,通過遍布小說的民情風俗描寫,王蒙所突出表現的,正是一種不可摧毀的永恆的日常生活力量。

作品評價

王蒙的這部長篇小說充斥著政治情結,政治情結成全了他,但也限制了他的文學思維,限制了對文學本質意義的創新。政治和文學有時統一,有時則是矛盾的,過多地糾結政治情結,必然影響文學的純粹性,必然影響文學的創新高度,《這邊風景》是典型的政治情結的產物,它必然是畸形的怪胎,不是正常的文學創作結晶。——當代文學評論家於開偉

“通過作者濃墨重彩的筆法,將邊疆歷史文化、民族風情、民俗習慣作了詳盡而細緻的描述,作者那細緻入微的生活觀察和對另一個民族文化群體的日常生活中細節的真實把握,讓我由衷敬佩。”——新疆自治區作協副主席、作家董立勃

作者簡介

王蒙 王蒙

王蒙,男,漢族,1934年10月15日出生於北京,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滄州,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當代作家、學者,文化部原部長、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任解放軍藝術學院、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範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安徽師範大學教授、名譽教授、顧問,中國海洋大學文新學院院長。1948年10月入黨,1948年10月參加工作,1953年開始文學創作,六十年來寫了大量小說等作品。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獲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與澳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等榮銜。作品翻譯為二十多種語言在各國發行。2010年11月15日,榮登“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