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透光琺瑯又稱透底琺瑯、玲瓏琺瑯。利用無色或彩色透光瓷釉進行彩飾,透過此釉可隱約看到光亮的紋樣,形成特有的藝術裝飾效果。其製作方法是在金屬坯胎上雕成各種空洞花紋,墊上雲母片或銅片,填入瓷釉灼燒直至完全填滿,將墊片除去,然後磨平拋光,使空洞處顯出光亮的瓷釉。其製品有碗,酒杯,餐具,梳子,燈具罩、茶爐罩等 。
組成部分
琺瑯又稱佛郎、拂郎、發藍,是以礦物質的矽、鉛丹、硼砂、長石、石英等原料按照適當的比例混和,分別加入各種呈色的金屬氧化物,經焙燒磨碎製成粉末狀的彩料後,再依其琺瑯工藝的不同做法,填嵌或繪製於以金屬做胎的器體上,經烘燒而成為琺瑯製品。
分類
琺瑯的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屬矽酸鹽類物質。中國古代習慣將附著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稱“釉”;附著在建築瓦件上的稱“琉璃”;而附著在金屬表面上的則稱為“琺瑯”。
收藏
琺瑯器作為藝術品收藏中的一個門類,也吸引了廣大的收藏愛好者,收藏對象以景泰藍居多。我們所指的景泰藍收藏是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製作、工藝複雜的景泰藍,當時景泰藍工藝的每道工序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十年浩劫後,國內遺存民間的晚清以前的景泰藍幾乎蕩然無存。稀少的存世量與廣闊的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反差和增值空間。而且當今市場上景泰藍器皿與同時代的景德鎮官窯瓷器相比較,價格低得多,所以它的升值潛質相對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