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的逍遙

逆風的逍遙

《逆風的逍遙》講述了作者從2006年開始進入隨筆創作,仿佛一發而不可收,與此同時,作者還在書寫著一系列的長篇小說。記憶中我還能重現我寫下這些文字後的激動,因為它們在為心靈立言的同時,無意中亦在記錄著一個時代變化的足跡。我不喜歡在隨筆創作中進行“宏大敘事”——那是我的小說要擔負的使命,我喜歡從“小”八手,讓點滴的生活細節如涓涓的溪水流人我的筆端,然後我將它們演化成“故事”,娓娓道來。一起來翻閱這本書吧。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逆風的逍遙》這些文字自從作者一氣呵成寫完後,就沒敢再回頭認真地重讀一遍,總是那么匆匆地寫下文字,任由思緒波濤洶湧地向我撲來,而我只需追隨著激盪的思緒,將它迅疾地轉化為一行行文字,不假思索地記錄下當時的心境與感慨。

作者簡介

王斌,著名作家、批判家、編劇,80年代開始從事文學批評,90年代涉足電影策劃與編劇,2007開始進入小說,散文和隨筆創作。策劃編劇的電影:《活著》、《英雄》、《霍元甲》、《滿城盡帶黃金甲》、《搖啊搖,搖到外婆家橋》、《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我的父親母親》、《漂亮媽媽》《千里走單騎》、《十面埋伏》、《青春愛人事件》、《美人依舊》。出版作品由:《遇》(長篇小說)、《味道》(長篇小說)、《六六年》(長篇小說)、《歲月》(話劇劇本)、《逆風的逍遙》(散文集)、《活著·張藝謀》(紀實文學)。

圖書目錄

酒吧:一座城市的記憶
蕭士塔高維奇:一次意外的“邂逅”
情色與色情
為了告別的紀念
當記憶淌過現實的河流
夏夜清幽
烈日灼身的八月
緬懷時,往昔像一場夢
那些人,那些事,還有今夜的派對
為了告別的聚會
梧桐樹下的思緒
潭柘寺的禪意
李玉和她的電影
“遊戲”的夜晚
一曲《好了歌》
說說關公兼及“忠義”
喚醒:以心靈的名義
回眸的感慨
隨“遇”而行
晨霧,遙遠的記憶
與生命同在的記憶
抵達之謎的遙想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史努比和我的寫作
“哲學”與飲食男女
蟬鳴:往事與回憶
這一天,春天如此燦爛
西西弗斯的神話
正午的“哲學”
記憶的追索
天地如此浩蕩
悲憫:我的情懷
奇異的時間
重返經典
家的寓意
網路與文學
尋找“公共人”
“諾貝爾”的啟示
種種遠行
深秋的風景
與一位“80後”的對話
最後的午餐
最後的尊嚴
對一樁血案的追問與分析
大雪染白了你的睫毛
無法迴避的承當
人生是一個無解的謎
隆隆滾過的不僅僅是雨夜的雷聲
一個人的尋找之旅
一代人有一代人心中的歌
喧囂中划過的那些人和事
劇作能否構成文學
我的姥姥
那種懸浮在高天之上的蔚藍
一個藝術家的死亡方式
大頑童的野人生活
悲悼父親
電影批評與時下的風習
飄逝的雪
端午的幽思
夜色迷離

序言

這些文字自從我一氣呵成寫完後,就沒敢再回頭認真地重讀一遍,我總是那么匆匆地寫下我的文字,任由思緒波濤洶湧地向我撲來,而我只需追隨著激盪的思緒,將它迅疾地轉化為一行行文字,不假思索地記錄下我當時的心境與感慨。
從2006年開始進入隨筆創作,仿佛一發而不可收,與此同時,我還在書寫著我的一系列的長篇小說。記憶中我還能重現我寫下這些文字後的激動,因為它們在為我心靈立言的同時,無意中亦在記錄著一個時代變化的足跡。我不喜歡在隨筆創作中進行“宏大敘事”——那是我的小說要擔負的使命,我喜歡從“小”八手,讓點滴的生活細節如涓涓的溪水流人我的筆端,然後我將它們演化成“故事”,娓娓道來。
那段日子我竟如此摯愛著我的隨筆寫作,有時竟然會每天必寫,這種寫作的興奮在我漫長的人生旅程中還是頭一回遇見,它讓我體驗到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愉悅之感,因為我發現我的筆可以忠實地記錄下自己的心靈軌跡,以及印刻在這個軌跡上的時代變遷。那時我並不知道是否有人願意閱讀我的文字,只是任由這些文字就這么無拘無束、信馬由韁地恣意奔騰,但我自己覺得我由此而獲得了一種精神的和心靈的自由,因為它們忠實地表達出我彼時的所思所想。
時間總是在靜謐中無聲地流逝著,而我的文字則賦予這無聲的時間以有聲的表達,我將時間的流逝從寂靜的沉默中喚醒,賦予它我生命的體驗。那時我在想,或許這就是純正文字的使命,它絕不甘於在時間中的寂靜,因為這寂靜中蘊藏著歲月的蒼茫和人生的悵惘,我需要傾聽從寂靜中發出的不易被覺察的“聲音“,捕捉它微妙的不可思議的神秘。
在今天,當我重新回望我寫下的這些文字時,我只有一種慶幸,那就是我由此看到了我走過的人生之路,看到了我步履匆匆的行走中心靈的變化,它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了我這個人,以及我經歷過的那些事——那些“事”都在流逝的歲月中隨風而去了,留下的只是我的嘆息和萬千感慨。
維根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幾乎我全部的著作都是我自己私下的交談,我對自己所說的種種事情都是我與自己的密談。”我想維氏亦表達了我對文字的追求文字與我同為孤獨的存在,它並不奢望能與公眾真的達成最後的默契,它只是私密性的自言自語,只是文字與自我靈魂的“密室交談”,當有讀者進入了我的這個私密空間時,僅說明他與我為同類。
我承認,我的大多數表達會在心靈的密室中設定一位我所傾心的讀者,我相信“她”能聽懂我的“聲音”,並且相信我的文字是在向“她”傾訴,並願意與我“密室交談”,“她”是我虛擬中的最好的潛在傾聽者,由是,表達之於我開始變得有的放矢了——正是因了這個“她”,我的內心變得柔軟而豐富,表達也富有真誠的激情的力量。
流逝的是歲月,留下的是不可磨滅的心靈的印痕。而這些在不經意間留下的時間與歲月的印痕鑄造了我的人生。
為此,我感謝流逝而又蒼茫的歲月!
同時我還要感謝我的編輯張利,沒有他對我文字的發現,就沒有我隨筆的結集,我們素昧平生他卻能以一個編輯的犀利的眼光從雜亂紛呈的文字海洋中“認”出了我,這份感動我銘記在心了。
2012年7月10日北京

名人推薦

三十年過去了,王斌的文字依然單純、執著、溫暖而明辨是非,作為老友這真讓我難以置信。
——吳亮(文化批評家)
我最欣賞的還是王斌行文的簡潔和精神的透明,特別是後者。他表現出一種智者的天真。我們都老了,還有這種孩童才會有的天真可真不容易。特別在世相紛紜,文風靡靡的今天,這一點彌足珍貴,如果我們還不能說它高貴的話。
——禮平(作家、《晚霞消失的時候》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