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難[杜甫詩作]

逃難[杜甫詩作]
逃難[杜甫詩作]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逃難》是杜甫創作於盛唐時期的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逃難

五十白頭翁⑴,南北逃世難⑵。

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⑶。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塗炭⑷。

乾坤萬里內,莫見容身畔。

妻孥復隨我,回首共悲嘆。

故國莽丘墟⑸,鄰里各分散。

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

作品注釋

⑴浦起龍註:“肅宗上元二年,公年五十,時周流蜀中,注家釋世難者,以是年段子璋反東川當之。公值難其多:何獨舉此耶?蓋公自乾元二年客秦入蜀,時年四十八,是為逃難之始耳,言五十,舉成數也。按杜甫逃難實開始於公元七五六年(至德元載),時年四十五,次年由安史亂軍中逃歸,頭髮盡白,說“五十白頭翁”是一個大體上的和特徵的說法,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五十不應白頭。高適詩:“鄭侯應悽惶,五十頭盡白。”也是所以紀異的。

⑵最初在北方,由奉先逃白水,由白水逃鄜州,他自己又由淪陷了的長安逃歸鳳翔,後來才由華州經秦州、同谷逃到了四川 (南方)。但在四川又碰到段子璋、徐知道和崔旰之亂,如今在湖南又要逃臧玠之亂,所以說“南北逃世難”。

⑶塗炭,爛泥和炭火。一塗炭,是說全國人民都在水深火熱之中,沒有例外。

⑷畔,邊陳,如澤畔、田畔,即“人寰難容身”意。以乾坤之大,競找不到一塊安身之地,極寫世亂,也顯出詩人杜甫之不為當道所容。

⑸莽,是莽莽然,草木叢生的樣子。安史亂後,洛陽附近數百里內都變成了廢墟,杜甫家正在這一區域內。

作品簡析

這詩有人疑為偽作,蕭滌非認為是沒有根據的。這是杜甫替他自己一生的逃難作了一個總結。根據末句,大概作於公元七七〇年(唐代宗大曆五年),也就是他死的這一年避臧玠之亂的時候。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像 杜甫像

(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