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送琴師毛敏仲①北行
西塞山前②日落處,北關門外雨來③天。
南人墮淚北人笑,臣甫低頭拜杜鵑④。
注釋譯文

②前:《水雲集》作“邊”。
③來:《西湖遊覽志余》卷六引此詩,“來”作“連”。
④拜杜鵑:蜀中傳說,古帝杜宇歸隱亡去,其魂化為杜鵑,蜀人因聞鵑啼而懷念杜宇。安史之亂中,兩京陷落,乾元二年(759)杜甫避難入蜀,曾聞鵑下拜,借蜀俗寄故國之思:“我見常再拜,重是古帝魂”,“身病不能拜,淚下如迸泉”。此句正用此意,杜鵑喻亡君。
作品鑑賞

作者簡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後)南宋末詩人、詞人、宮廷琴師。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楚狂、江南倦客,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時以善琴供奉宮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臨安陷,隨三宮入燕。嘗謁文天祥於獄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為道士,獲南歸,次年抵錢塘。後往來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終老湖山。詩多紀國亡前後事,時人比之杜甫,有“詩史”之目,有《水雲集》、《湖山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