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支玫瑰給自己

送支玫瑰給自己

《送支玫瑰給自己》內容是作者在工作之餘的所想所感,涉及鄉情、親情、友情、愛情等生活的各個方面。《送支玫瑰給自己》共分八個部分:鄉音鄉情、屐痕處處、家長里短、四時感悟、食色生香、書里書外、凡情友事,幸福囈語。整體上文筆流暢,文字雋永,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散文集。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送支玫瑰給自己》由三晉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王一娟,大學就讀於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1986年考取山西大學中文系中國文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學者姚奠中先生。發表多篇學術論文。與人合著《元稹白居易詩精選200首》、《元好問詩選注》等。在新華社《經濟參考報》工作期間,采寫了一批有一定社會影響的稿件,多次在全國新聞作品評選中獲獎。現供職於新華社《參考訊息》,高級編輯。

圖書目錄

讀你(代序)
鄉音鄉情
故鄉新春的第一縷陽光
故鄉春雨
年在故鄉
灶王爺述職去了也
上年墳
鄉村趕集
門開著,人未遠
趕年集
五月的小院
五月的田野
故鄉掠影
少年往事
故鄉的天馬島
春天來到我的校園
勝日尋芳泗水濱
故鄉的雪
醉酒故事
聞聲識故人
乳山的魚不是好吃的
屐痕處處
天山觀風景
風景在別處
西湖記游
西湖蘇小小墓
風情萬種瘦西湖
瘦西湖的克隆亭台
二十四橋猶在
揚中印象
揚中“農民”的幸福生活
吃不吃河豚
拚死吃河豚
離大海最近的村莊
星級酒店的奢華
夢裡烏鎮,水枕江南
喜歡上海的一個理由
西峰寺之晨
空山不見人
初夏的菖蒲河公園
關於菖蒲——答友人問
色濃味美的成都小吃
成都人的快活周末
枇杷門巷尋薛濤
夜的烏魯木齊
胡書記為什麼不到我們阿勒泰來
禾木——神的自留地
來到福海
福海魚故事
回到朦朧中的北京
一路風靜雲涌
中國最早的鄉村圖書館
旅途中的陌生人
天堂的模樣——南京圖書館
嶗山有九水清流洗凡心
熟悉而陌生的那座山
再拜孔廟
尋找舞雩台
來到澳門
海上浮生
義大利之夜
郵輪還是遊輪,這是一個問題
台灣女導遊
台北故宮
到基隆廟口吃小吃
花蓮印象
太魯閣古老的地層
壩上草原之白雲
夜宿竹海
去印度旅行需要帶什麼
旅途中的禪意——蓮花寺
為什麼要去印度旅行
美艷泰姬陵
拜謁聖雄甘地墓
家長里短
真實的父子關係
母子之爭
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那兒子呢
兒子的孝心
暖手的帽子
病痛讓我們體驗放下
不同的生活
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不經磨,不成佛
祝父親生日快樂
不看春晚
大家都在家裡
別樣的母親
出走與歸來
當有人告訴你“五七三十四”
“我都多大了呀!”
麵粉實驗室
麵粉實驗室之麵餅篇
七日回望
唯一的你,真實的心
好吃莫過餃子
粉豆花開夜來香
時間過得太快了
成長是一個過程
嫁給你的一個理由
在不在家都一樣
日記越寫越薄
“我著急了,你再著急也不遲!”
試試新鏡頭
不會誇人
寒假歡樂來兮
出差歸來
兒子初嘗中醫
英倫來電
在英國燉牛肉
輕揉手心的湯圓
食色生香
暖胃御風湯
觀音之美
做一餐美味健康菜
有多少美味可以重來
安吉白片之舞
豆腐青菜的幸福
清燉牛肉
出差歸來一碗粥
臘八養生粥
翠花,上酸菜!
豆花蹄凍
日久生情的美味
香煎牛排變身香煎牛粒
遙控版黃魚燉豆腐
京城第一炸糕
韭菜卷煎餅
書里書外
昨日之死與今日之生
張愛玲筆下的女子
張愛玲筆下的男人
辛酸的《小團圓》
真心何在如何安心
感動《花木蘭》
與愛有關
周末去圖書大廈
憂傷周杰倫
一本引人思考的書
孔子和《孔子》
孤雲獨去閒
讀胡蘭成的《中國文學史話》
懷念史鐵生
什麼最重要
我看《金陵十三釵》
春天裡的《桃姐》
花繁葉茂亦曲園
自有丹心照夕陽
君子比德如玉
四時感悟
聽銀杏落地的聲音
北京天降大風
養棵水仙過新年
我的2006
博友的視窗飛舞著快樂的雪
新年新打算
閒適的正午時光
風信子花開
北京首場春雨
楊花漫飛如雪
自然啊自然
不同的光,不同的景
秋雨
秋聲
秋色
秋草
秋月
踏花行
河畔金柳
玉碗盛來琥珀光
落寞之美
北京節前暴堵
五月的味道
初秋聽雨
寂靜的夜
雪落無聲
秋語
秋光
喀納斯秋水
春睡
2011——那些人,那些事
2012第一天
最美的時候遇見你
三沙神往
友事凡情
八大處白詩會
燕子眼中的中國象
大學生足底按摩師
為別人而活
我們就像撿破爛的
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車越開越好,錢越掙越少
誰是你最親的人
看“紅旗”出租如何賺錢
個體出租的福氣和牛氣
想家的計程車司機
已經累死好幾個了
我的目標是每月掙兩千
整天開車煩得慌
能掙一千就知足
想認識個大官不容易
“世界無車日”一位司機的思考
博友泉上客三秋
柯達背後那雙溫柔的手
約會之悅
她和他
花生米有了,牙齒卻沒了
實現了一大心愿
此生是否有遺憾
沒有那么腐敗吧
天堂,人家的天堂
新婆媳關係
天下鹽
幸甚至哉,博以詠志
豪華版山林野餐
南山景色看不夠
南山多草木,歲歲發華滋
沒有愛好的人生如同荒漠
立山大叔
我的老同學洛娥
慶賀姚師國學基金會成立
共襄盛舉《永祚碑》
喜聽師兄一席話
最難風雨故人來
幸福囈語
什麼樣的女人是幸福的
一語點醒夢中人
心靈困惑哪裡來
陽光燦爛健身去
誰不是家庭主婦
“你買房了嗎?”
守住你的心
詩意的流感與受傷的愛情
送枝玫瑰給自己
將愛捧在掌心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潔的友誼
文明排隊日有感
博文百篇記
關於“黛玉”出家
三八節即景
中年的那場病
花開花謝終有時
優酪乳與情人
人生十樂
美麗的花粉困擾
悠悠萬事,健康為大
減肥越來越困難
廟堂與江湖
節儉出自天性?
活著的意義
堅守與放棄
幸福的N個理由
離開的那一天,你想見到誰
歲只歲只
只是愛好
我的三八節
八天長假盤點
後記

後記

這些被鄉人稱為草的東西,是我童年時的夥伴。每天放了學,我會挎一隻籃子,到田地里尋找他們。今天,在小河的邊沿,我再次見到了夥伴們。灰菜,直直的個頭,嫩綠的葉子,背面是好看的紅色,她的樣子非常討人喜歡,就像一朵花一樣快樂地生長著。豬健草,匍匐在地上,細細的梗,小小的葉,而它的觸角卻很發達,拔下一棵,盤根錯節滿滿一把,沉甸甸的,很有收穫感。還有一種長在水邊的,叫做水紅,水紅有兩種,要拔那種葉子上有圓圓的黑點的,這種水紅豬比較喜歡吃,而那種葉子上沒有黑點的,據說味道有些辣,豬們不喜歡吃。所以,它們雖然好看,卻不能進入我的籃子裡。我拔下的這些草,全是我家豬們的美食呢。那時候的豬們,吃的是純綠色無污染的野菜,想想他們的生活也是很環保的。現在,沒有人再去地里為豬們剜野菜了,他們開始吃機器生產出來的飼料。
這個季節的薺菜,已經開花了。開花的薺菜有著高高的梗兒,白白的小花圍繞著梗的四周。薺菜開花結籽,便宣告衰老。這時的薺菜,根和莖都變得特別堅硬,拔一棵,頗費些力氣。看著這些老去的薺菜,我常常想,讓他們好好地成熟吧,這樣,明年就會有更多的薺菜長出來。我會記住這些薺菜開花的地方,等來年春天的時候,再來看看這些薺菜的子孫們。
這些我所熟悉的灰菜、車車菜、薺菜,我不在故鄉的時候,依然生飢勃勃地成長著,一春又一春。我看到他們很親切,不知他們見到我,心裡怎么想。我為他們拍了些照片,可惜,記憶卡出了問題,我讀不出池們了。但他們的模樣,刻在腦海里,怎么會忘呢?的辭彙對壘。而私人化的文字,則是能倚著躺著,花前月下,茶餘飯後,以任何愜意的姿勢和隨性的方式閱讀。
寫作的過程也是興之所至。一點思緒,一點感慨,一聲嘆息,幾片歡笑,都是筆下的素材,也是一種真實的情感體驗。回望這些文字,過往的心路便一一呈現。當初寫下這些文字並無任何目的,只是與相知的和未曾謀面的朋友們一種交流的方式。
表達思緒記錄時光,文字和圖片各有所長。書中的圖片,多是我在行走過程中所拍攝,庶幾可以彌補文字的不足。
感謝我敬愛的導師姚奠中先生,這位令人尊敬的百歲國學大師,欣然為弟子題寫了書名。我給姚先生打了電話之後,第二天先生便寫好了字。這讓我十分感動!有幸就讀先生門下已歷二十餘載,先生的人格魅力一直在感召、溫暖著我。令人痛心的是,這本書還未及付印,敬愛的導師便駕鶴西去!我甚至都未能來得及當面向先生表示感謝!這是先生留給我的最後的珍貴禮物!每每念及此,總禁不住淚水盈眶。敬愛的先生,願您安息!
感謝我的師姐落馥香,在她的熱誠鼓勵和大力支持下,這些隨意寫下的文字和拍攝的圖片如今結集出版,讓我獲得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感謝三晉出版社的編輯董潤澤,為這本書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感謝我的老公,他很高興地要為我的這本書寫序言。他包容了我的一切,好的,不好的;可說的,不可說的。正如他所言,他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能做老公的人選了。今年恰逢銀婚,僅以此書作為銀婚紀念禮物,送給親愛的老公,並感謝多年來關心、支持和幫助我們的親人和朋友們。
人生旅途漫漫,能夠點亮我們、溫暖我們的,只有那么幾個人、幾本書。部落格“依寧的菜園”開設之初,我曾在標籤欄寫下這樣的文字:“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喜歡劉長卿創造的這份蒼茫與高潔、孤獨與溫暖。在這個物質泛濫的年代,對古代寒士的淡泊情懷心嚮往之。於是便開闢一方菜園,希冀在這裡撒播心意,種植理想,安頓靈魂。
時光在追憶中得以重現,所有逝去的歲月都在此時重新開花結果。有一首歌這樣唱道:“記憶中最美的春天,難以再回首的昨天。”此時,我想說的是:記憶中最美的春天,可以再回首的昨天,都在這些文字里了。
2013年12月31日於北京

序言

新技術革命和網際網路給人們的工作帶來的影響實在可以用無遠弗屆來形容,而正在興起的大數據又將在更深層次上帶來新的變化和影響。
交流是自從人類產生以來就一直在進行的。我們可以通過面對面的眼神,可以通過說話和手勢,可以通過文字、書信,可以通過傳遞電子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種多樣,千差萬別。
部落格興起後,開博,上博,寫博,看博,人們一擁而上,於是博開遍網。
少年時讀你的身影,外地求學、工作時讀你的書信,結了婚,讀你的言語和面容,而隨著電子資訊時代的君臨,這些已經不夠了。在我的攛掇或者說鼓勵下,你開了博,有了“依寧的菜園”。你在園子裡種菜種花種果,澆水施肥除草……
很多時候我是第一讀者來讀你,也就是可以享受那個“沙發”座位的,但是我都悄悄站著,讓給別人。
有時候鑑賞之餘會匿名讚一個,頂一次。上網的時候,總要轉著來到菜園裡,一如三十多年前,到鎮上去有事沒事總要轉到那個熟悉的門庭里,找機會能跟你說上幾句話。那時你在家裡是服從者,如今你是一家之主、一園之主。
讀了四十年,每每讀到新的章節、新的段落、新的詞句,還是怦然心動。
四十年前讀你,是讀你的身影。那時候,我們還處在懵懂、青蔥歲月,只是互知其名,但是並沒有多少了解,中學畢業之前,沒有直接說過話,因為那時男生和女生是區隔很嚴的。
三十年前讀你,經常是下課或者下班後在從大學班級取信的同學或者單位的傳達室拿到你的信,而不馬上讀。放在衣兜里,游完冬泳,找個安靜的地方,或在自習室或在辦公室,一遍遍體味。
二十年前讀你,初為父母,在忙碌的家庭生活中,在奔波的班車上,在爬格子後的成果里。忙亂但卻充實的日子像一張張播放著的唱片,每一張都有不同的味道和內涵。
十年前讀你,是在兩地的牽掛中。那時我遠在千山萬水之外的西域,兒子漸漸長大,多了青春期的煩惱,家中諸事繁雜。而你要承擔這“壓力山大”的無奈與無助,信件、電話,匆匆的相聚與分離,都難以幫你消解些許。
團聚回京,還是各自埋頭采編的忙碌,操心兒子,操心三餐,操心老人,許多事情在你的臉上,在你的心裡刻下歲月的年輪。匆忙間不經意讀你,心中歉然。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中不時有英雄略同的所見,我們經常會異口同聲說出同一句話,同一個詞。還記得20多年前寫在故鄉田野積雪上的手書“心心相印”,雖然早已隨著溫度上升而消融在泥土裡,但這四個字卻深深印在腦海、印在心田。
一字、一句、一標點,一行行,一頁頁,一篇篇,一本厚厚的無字的生活大書。我們在閱讀中改變了自己,改變了彼此。在這本部落格文章編成的書里不時還可以見到我的建言的痕跡,我的小小的靈感,還有我偶爾閃進來的身影。這讓我會有微微的滿足感。還記得小時的遊戲吧,兩個孩子對望中看見對方眸子裡的自己,會裝作驚訝地說“你眼裡一個小人兒,我眼裡一個小鱉兒”,自然引來一陣開心的壞笑。
今年是我們銀婚之年。讀你,還要繼續認真讀下去,一字一句地精讀。不覺想起那首歌:“讀你千遍也不厭倦,讀你的感覺像三月,浪漫的季節,醉人的詩篇……”
而眼下正是三月,正是鶯飛草長的季節。再回讀這些“菜園子”里出產的農產品,依然會沉醉其中。
讀你,你還是你;讀你,我心依舊。
2013年3月於京城新華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