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應氏·步登北邙阪

《送應氏二首》是三國時期文學家曹植的組詩作品,此詩為第一首。

作品全文

步登北邙阪⑴,遙望洛陽山。

洛陽何寂寞,宮室盡燒焚⑵。

垣牆皆頓擗⑶,荊棘上參天⑷。

不見舊耆老⑸,但睹新少年。

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⑹。

遊子久不歸,不識陌與阡。

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

念我平常居⑺,氣結不能言。

注釋

⑴北邙:山名,在洛陽東北。阪(bǎn),同“坂”,山坡。

⑵宮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遷都長安,把洛陽的宗廟宮室全部焚毀。

⑶頓:塌壞。擗(pǐ“匹”音):分裂。

⑷參天,上高至天。荊棘參天,形容十分荒涼。

⑸耆(qí):六十歲以上的人。耆老,猶言德高之老年人。

⑹疇:田畝。田:動詞,耕種。

⑺念我句:這句是代久不歸的遊子(即應氏)設詞,應氏曾居家於洛陽。平常居,一作“平生親”。

白話譯文

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遠遠望見洛陽四周群山。

洛陽城顯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宮室全都被燒焚。

隨處可見的是殘垣斷壁,叢生的荊棘高入了雲天。

再也尋不見舊時的老人,看到的儘是些小伙少年。

踏足地面覓不出條路徑,荒蕪了的土地誰來耕田!

遊子已經多年沒有歸來,再也認不得交錯的陌阡。

城郊的野外多么地蕭條,千里之內也見不到人煙。

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傷心哽咽竟無片語只言。

作品賞析

此詩寫洛陽遭董卓之亂後的荒涼景象。此詩開頭由”登“字引出一個“望”字,接下來即描寫“望”之所“見”。北邙阪,即洛陽北邙山。《文選》中李善注曰:“郭綠生《述征賦》曰:‘北邙,洛陽北邙,嶺靡迤長阜,自滎陽山連嶺修亘暨乾東垣。” 段珪等內宦等即攜帝於此而後投河自盡,董卓即於此帶兵迎帝回洛。而詩人登臨此山向遠處望去,看到的是一片荒蕪景象:宮室盡為荒墟,處處斷壁殘垣,蒿草瘋長,荊棘參天。接著,詩歌由景寫到人。董卓之亂後,軍閥混戰,戰亂頻仍,這裡已經見不到年老之人,只看到一個少年於這片荒蕪之中,欲抬腳舉步,卻找不到路徑。四下里荒草遍地,不見一片農田。這個從遠方回家的遊子,已經看不出哪裡是曾經的田間小路了。有人說這個遊子便是應氏兄弟,因為他們的父親曾在洛陽為官,他們也應在這時生活過。這固然不錯,然而且不說應氏兄弟本為汝南郡人,而單是就詩歌抒情的主體來看,這個“遊子”也就是詩中的那個“新少年”,他的所睹所想分明是詩人自己內心的感受!他感嘆著民生的悽慘:“中野何蕭條,千里無人煙。”面對這一番破敗景色,竟至“氣結不能言”,這分是詩人自己的化身。而所謂“平常居”之語,則曹操曾在洛陽多時,曹植也曾在那裡居住過也未必不是事實。就是這次分別之前曹植也已於洛陽逗留了幾日,且"平常居"亦可不必拘泥為"常所居"。

這首詩歌中,詩人以一個少年的眼光看一場社會大劫難後的情景。他所見之狀,無非荒殘破敗,班固、張衡所描畫讚頌的“東都”、“東京”的昔日盛況,早已化為灰燼。詩人以嚴肅的態度如實地記述了目睹的情狀,始而遙望洛陽的全貌,由宮室到牆垣,再由景色的蕭條到人物心情的震驚和所懷的悲悼。從這首詩中可深深地感受著這個少年詩人對百姓的同情和對社會生活嚴肅的態度。可以說,在今存建安文士紀喪亂的詩歌中這首詩歌與王粲的《七哀》詩確實同為最優之作。如果詩歌就此而止,那么全詩與“祖餞”之意似嫌有些距離。因為這首詩畢竟是送別時所作,而且在這樣的動亂年代中與友人分別,定是感慨良多。於是詩人接下來寫了第二首詩。

創作背景

這組詩作於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時年二十歲。應氏指應瑒、應璩兄弟,東漢應劭的侄子。應瑒為“建安七子”之一。二人並為曹植的好友。

東漢末年,宦官外戚相繼把持朝政,皇帝其實是傀儡。地方軍閥勢力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漸形成並強大起來。董卓就是這樣一個軍閥。當時他任并州牧,駐兵河東,中平元年(189年)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的袁紹等人密召董卓帶兵進京(洛陽),以威脅太后、翦除宦官。董卓的兵馬尚未到達,何進因密謀泄露被害而死,宦官段圭等挾持少帝和陳留王出京。董卓聞訊趕至,在北邙山劫住少帝和陳留王,於是進兵洛陽,控制了中央政權。之後,董卓廢少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即漢獻帝。在初平元年(190年)的春天,關東州郡結成聯盟,推袁紹為盟主,起兵討伐董卓。董卓於是預備遷都長安,以避關東諸軍。他派兵將洛陽城中富戶拘捕,羅織罪名後殺死,將其財產掠奪。在殺死反對他遷走的伍瓊等人後,派兵強迫洛陽城中居民遷移後,隨即焚燒洛陽城,遷都長安,自已帶兵屯留於畢圭苑。從此,就釀成了漢末長期的軍閥混戰。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植隨其父曹操西征馬超,途經洛陽,在洛陽他見到了當時頗負詩名的應氏兄弟,而應氏兄弟旋將有北方之行,親交故舊為他們設宴餞行。即將分別之時,曹植頗為戀戀不捨,因作詩送別。《文選》中劉良在這兩首詩的題目下注曰:“送應璩、應瑒兄弟。時董卓遷獻帝於西京,洛陽被焚燒,故多言荒蕪之事。”其實,曹植作此詩時離董卓作亂已歷二十餘年,因為不斷的軍閥混戰,洛陽根本不得恢復,故而更見荒涼。昔日繁華的京都已經殘破不堪,面對荒涼蕭條景色,又想到馬上要與友人各奔一方。於是他寫下了《送應氏二首》。

名家點評

元人劉履《選詩補註》卷二中評道:“《送應氏二首》,賦也。……既傷洛陽被焚,荊棘荒穢,則清時之難得可知。復言遊子久不歸,念我平生居,則嘉會之常不可知矣。故於此嘆人生之脆促,願得常相歡洽,而今親友遠遊北方,則其情念當何如哉!”

日本學者吉川幸次郎評第二首詩:“曹植詩中所見對友情如此強烈的讚美,在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性質。……在曹植之後,友情成為中國詩歌最為重要的主題,它所占有的地位,如一男女愛情之於西洋詩。這個創始者就是曹植。換言之,是曹植髮現了友情對於人生的價值。”

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陳王,謚曰思,故世稱陳思王。自稱“生乎亂,長乎軍”。天資聰穎,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賞愛,幾乎被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而失寵。其創作以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後期詩歌主要是表達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現存詩歌九十餘首。有《曹子建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