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全文
碧雲開霽色,黃葉作秋聲。仗節還烏府,承恩出鳳城。
宦途期遠大,憲度喜澄清。濁酒不堪飲,題詩慰別情。
注釋
御史
(1).官名。 春秋 戰國 時期列國皆有御史,為國君親近之職,掌文書及記事。 秦 設御史大夫,職副丞相,位甚尊;並以御史監郡,遂有糾察彈劾之權,蓋因近臣使作耳目。 漢 以後,御史職銜累有變化,職責則專司糾彈,而文書記事乃歸太史掌管。《史記·蕭相國世家》:“ 秦 御史監郡者與從事,常辨之。 何 乃給 泗水 卒史事,第一。”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御史主彈奏不法,肅清內外。 唐 興,宰輔多自憲司登鈞軸,故謂御史為宰相。”《儒林外史》第三回:“荏苒三年,升了御史,欽點 廣東 學道。”
(2).喻指起監督作用的人或事物。 蕭乾 《一本褪色的相冊·〈魚餌·論壇·陣地〉》:“它(書評)是讀者的顧問,出版界的御史。”參閱《通典·職官六·御史台》、《續通典·職官六·御史台》。
資本
(1).經營工商業的本錢。 宋 何薳 《春渚紀聞·蘇劉互謔》:“吾之鄰人,有一子稍長,因使之代掌小解。不逾歲,偶誤質盜物,資本耗折殆盡。” 葉聖陶 《多收了三五斗》:“由各大銀行錢莊籌集資本,向各地收買糧米。”
(2).經濟學用語。指資本家占有、並用作剝削手段的生產資料和貨幣。 李大釗 《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十一:“宗 馬氏 的說,入十六世紀初期,才有了資本。因為他所謂資本,含有一種新意義,就是指那些能夠生出使用費的東西。”
(3).從事工作的條件。 徐特立 《韜奮的事業與精神》:“他在一年中收到讀者兩萬多封信,其反映的社會情況和政治情況給他以最豐富的具體材料,經過分析就成了他指導民眾的資本或科學。”
(4).指牟取利益的憑藉。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看人活一輩子,不能像小家雀似地,給自己造一個小窩窩就算了事;更不是積累點資本,好爬上去出人頭地。”
(5).猶言守本分。《醒世姻緣傳》第四一回:“媒婆來往提說,這 魏才 因 侯小槐 為人資本,家事也好,主意定了許他。” 黃肅秋 校註:“資本,這裡作篤實、樸厚、誠懇解。”
碧雲
(1).青雲;碧空中的雲。《文選·江淹〈雜體詩·效惠休“別怨”〉》:“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 張銑 註:“碧雲,青雲也。” 唐 戴叔倫 《夏日登鶴岩偶成》詩:“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 宋 劉克莊 《沁園春》詞:“悵佳人未來,碧雲冉冉;王孫去後,芳草萋萋。” 程善之 《古意》詩:“高城回首碧雲邊,玉漏淙淙天未曙。”
(2).喻遠方或天邊。多用以表達離情別緒。 唐 韋應物 《奇皎然上人》詩:“願以碧雲思,方君怨別餘。” 宋 王禹稱 《仲鹹以四韻見寄因次原韻兼紓客情》:“喜霽未遑抽賦筆,勞君先惠碧雲詩。” 宋 柳永 《傾杯》詞:“最苦碧雲信斷,仙鄉路杳,歸雁難倩。”
開霽
放晴。《後漢書·質帝紀》:“比日陰雲,還復開霽。” 宋 蘇洵 《老翁井銘》:“山空月明,天地開霽。” 明 都穆 《都公談纂》卷下:“觀主老道士為余言,是日必晴,雖陰霾亦必開霽。”
黃葉
(1).枯黃的樹葉。亦借指將落之葉。 南朝 梁 丘遲 《贈何郎》詩:“檐際落黃葉,階前網綠苔。” 唐 李白 《秋思》詩:“ 燕支 黃葉落,妾望 白登台。” 元 范梈 《題李白郎官湖》詩:“黃葉當頭亂打人,門前繫著青驄馬。”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崔孝廉》:“丹楓江冷人初去,黃葉聲多酒不辭。”
(2).佛教語。以楊樹黃葉為金,比喻天上樂果,能止人間眾惡。 前蜀 貫休 《題惠琮律師院》詩:“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餘。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秋聲
指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 北周 庾信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唐 劉禹錫 《登清暉樓》詩:“ 潯陽江 色潮添滿, 彭蠡 秋聲雁送來。” 明 吳甡 《雜興》詩:“空林何歷歷,落葉盡秋聲。”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龍泉寺 邊的深林叢樹時時送出秋聲,一陣一陣蕭蕭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離別。”
仗節
(1).手執符節。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將出師,皇帝授予符節,作為憑證及權力的象徵。《漢書·敘傳下》:“ 博望 仗節,收功 大夏 ;貳師秉鉞,身釁 胡 社。” 唐 裴鉶 《趙合》:“但當時時相使余不得仗節出此城,空加一貂蟬耳。” 唐 康駢 《劇談錄·鳳翔府舉兵討賊》:“相國仗節訓兵,援旗誓眾。”
(2).堅守節操。《後漢書·吳漢傳》:“賊眾雖多,非有仗節死誼者也。” 宋 曾鞏 《與孫司封書》:“比見朝廷所寵贈南兵以來仗節死難之臣, 宗旦 乃獨不與。”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三·馬文肅家書》:“慷慨仗節易,從容就義難。吾輩將為其難乎?抑為其易乎?”
烏府
《漢書·朱博傳》:“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餘區,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後因稱御史府為“烏府”。 唐 林寬 《寄省中知己》詩:“門掩清曹晚,靜將烏府鄰。” 宋 蘇軾 《錢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詩:“烏府先生鐵作肝,霜風捲地不知寒。” 清 顧炎武 《哭李侍御灌溪先生模》詩:“落照辭烏府,秋風散赤墀。”
承恩
(1).蒙受恩澤。 唐岑參《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前日承恩 白虎殿 ,歸來見者誰不羨。” 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頒冠玉,養子承恩四子婚。”
(2). 漢 台館名。《漢書·霍光傳》:“築神道,北臨 昭靈 ,南出 承恩。”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云:“ 昭靈 、 承恩 、皆館名也。”
鳳城
京都的美稱。 唐 沉佺期《奉和立春遊苑迎春》:“歌吹銜恩歸路晚,棲烏半下鳳城來。” 唐杜甫《夜》詩:“步檐倚杖看牛斗,銀漢遙應接鳳城。” 仇兆鰲 注引 趙次公 曰:“ 秦穆公 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 丹鳳城。其後言京城曰鳳城。” 清龔自珍《行香子》詞:“在鳳城西,垂楊畔,落花間。” 郭沫若《潮集·十年建國增徽識》:“鳳城西翼見巍峨,高唱人民解放歌。”
宦途
做官的道路;官場。《梁書·蕭子范傳》:“ 子范 少與弟 子顯 、 子云 才名略相比,而風采容止不逮,故宦途有優劣。” 唐白居易《短歌行》:“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 宋王禹稱《書齋》詩:“莫笑未歸田裡去,宦途機巧盡能忘。” 明 楊珽《龍膏記·遊仙》:“下官才涉宦途,再完伉儷,事業未終,遽難從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四回:“ 繼之 嘆道:‘老弟,你未曾經歷過宦途,那裡懂得這許多!’” 郭沫若《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功名欲望》:“這在他的宦途上是一大蹭蹬,比 李白 在 天寶 三年被賜金還山的待遇,還要冷落。”
遠大
(1).遼遠廣闊。 宋黃庭堅《登快閣》詩:“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指高遠弘大的志向、前途、職位等。 南朝 齊謝朓《為王敬則謝會稽太守啟》:“臣本布衣,不謀遠大。”《北齊書·楊愔傳》:“人士見之,莫不敬異,有識者多以遠大許之。” 宋孫復《諭學》詩:“既學便當窮遠大,勿事聲病淫哇辭。”《醒世姻緣傳》第十六回:“兄為餬口所累,恐誤了兄的遠大。”
(3).長遠而廣闊,不限於目前。 宋曾鞏《與杜相公書》:“伏以閤下樸厚清明,讜直之行,樂善好義,遠大之心,施於朝廷。” 明 孔邇《雲蕉館紀談》:“ 友諒 無遠大之志,處兵戈間而急於珍寶。” 茅盾《喜劇》:“現在我佩服你畢竟是高明,見識遠大!”
憲度
法度。 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憲度著明,易則也;垂統理順,易繼也。” 宋司馬光《論上元令婦人相撲狀》:“ 宣德門 者,國家之象魏,所以垂憲度,布號令也。” 明唐順之《李封君七十壽序》:“所居雖以憲度從事,而溫厚博大,未嘗作威福。” 章炳麟《與簡竹居書》:“夫不察古今憲度不同,利害相反,欲以一必見相齊,蓋多類此。”
澄清
使變清。喻平治天下。《北史·儒林傳·張雕武》:“帝亦深倚仗之,方委以朝政。 雕武 更以澄清為己任,意氣自高。”
(1).渭肅清混亂局面。《後漢書·黨錮傳·范滂》:“ 滂 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元 文及翁《賀新郎·西湖》詞:“餘生自負澄清志,更有誰、 磻溪 未遇, 傅岩 未起。” 朱德《和郭沫若同志〈登爾雅台懷人〉》:“內憂外患澄清日,痛飲 黃龍 定約君。”
(2).引申為安定。 宋司馬光《西齋》詩:“四境已澄清,還以書自怡。”
(3).清澈;明潔。 晉陸雲《南征賦》:“閒夜冽以澄清,中原曠而曖昧。” 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馮雪峰《上饒集中營》第三部:“ 施珍 的臉上浮上微笑,顯得特別的美麗、堅決和純潔,她的眼睛平靜澄清。”
(4).搞清楚;弄明白。 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上》:“陛下不復澄清善惡,俱與忠臣尚書令 尹勛 等並時顯封,使朱紫不別,粉墨雜糅。” 巴金《中國人》:“即使跟思想不同的人接觸,只要經過敞開胸懷的辯論,總可以澄清一些問題。”
使雜質沉澱,液體變清。 周立波《桐花沒有開》六:“要等秧田裡的泥水澄清一點。” 徐懷中《西線軼事》八:“找到一片積水,儘是小蟲子在翻上翻下的,放幾片淨水劑澄清一下,那種怪味讓人打哆嗦,喝不進去。”
濁酒
用糯米、黃米等釀製的酒,較混濁。 三國 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時與親舊敘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願畢矣。” 宋張孝祥《浣溪沙》詞:“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清 李景福《暮春遺意》詩:“殘燈和夢斷,濁酒帶愁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