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記憶的痕跡

追尋記憶的痕跡

每天所見所聞的生活場景和片斷總能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痕跡,那是因為我們擁有記憶。記憶聯結著我們的過去和現在,也奠定了我們在這個世界生存和交流的基礎。大腦如何產生記憶?這是一個千百年來懸而未解之謎。作者追溯了維也納的兒時經歷引起他對記憶的強烈興趣,這一興趣首先體現在對歷史和精神分析的愛好,然後轉到腦生物學領域,跨越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細胞生物學等多個學科,最終從細胞和分子層面上破譯了人類記憶密碼,從而獲得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埃里克·坎德爾(Eric R. Kandel)獨闢蹊徑,通過研究原始動物海兔的神經細胞,發現記憶就發生在神經細胞的連線點—— 突觸上,其分子的工作原理也隨之被揭示。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科學領域——認知分子生物學,同時也有望從根本上解決人類記憶衰退的難題。

為了滿足人們對追尋記憶痕跡的好奇和渴求,坎德爾教授娓娓道來,把個人成長融入科學發展歷程,講述他傳奇的人生探索之旅,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大師的治學之道和大家風範。

這是一位科學巨匠走過的半個多世紀的心路歷程。他對前輩和同行的尊重與謙和,對年輕一代的提攜和鼓勵,對故土維也納的眷念,以及身為猶太人所特有的民族自豪感,這一切都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和欽佩之情油然而生。

信念與決心、好奇與進取、狂喜與艱辛、幽默與智慧貫穿在他科學探索生涯的始終,也強烈地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他讓你身臨其境地去體驗世界一流科學家的工作和生活,是那樣充實浪漫,豐富多彩。永恆的愛情、溫馨的親情和親密的友情給科學研究帶來了巨大的激情與靈感,從維也納到巴黎、紐約、藝術之都的文化氛圍孕育了科學家非凡的洞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科學與人文的交會中充分享受大千世界的精彩。

讓我們跟隨坎德爾的腳步,一起去追尋記憶的痕跡,相信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編輯推薦

《追尋記憶的痕跡》以回憶錄的方式妙趣橫生地講述了一門基礎科學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什麼是一流的科學研究,它又是如何產生的,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坎德爾這本書恐·怕沒有第二個人能寫得出來。他一輩子與科學研究打交道,是那樣多姿多彩,充實而快樂。他一生強烈的激情、堅定的信念與決心,是我們的領路人。

本書非同一般,作者是當今的神經科學大師,其文筆生動優美,洋溢著靈性與智慧。無論對於普通大眾,中學生,還是大學者,讀來一定都會饒有興致。

這是一幅20世紀後半期神經科學發展的壯麗畫卷,跌宕起伏,一氣呵成。坎德爾把自己的人生融入了科學研究的發展歷程。他所帶來的強大影響力使科學探索成為全世界共同奮鬥的事業。

《追尋記憶的痕跡》記述了坎德爾在腦科學前沿領域大膽自信的人生探索之旅。他以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掀起了人類信息加工研究領域的革命。

恐怕沒人能像坎德爾那樣在細胞和分子的層面上推動人類記憶機制的研究。他破譯大腦記憶密碼的激情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科學家。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偉大科學家如何進行思考,並帶動了科學的發展。

作者簡介

埃里克·坎德爾(Eric Richard Kandel,1929年11月7日-),出生於奧地利的維也納,1956年畢業於美國紐約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83年至今任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物理學系教授、霍華休斯醫學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2000年,因神經系統學領域的貢獻與保羅·格林加德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目錄

第一卷

個人記憶與記憶存儲的生物學基礎

維也納的童年生活

美國的教育

第二卷

每次一個細胞

神經細胞的談話

神經細胞之間的對話

簡單與複雜的神經系統

不同的記憶,不同的腦區

尋找研究記憶的理想系統

學習的神經類似物

第三卷

突觸聯繫的強化

神經生物和行為學中心

簡單行為也能被學習調控

經驗改變突觸

個體化的生物學基礎

分子與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

記憶基因

基因與突觸的對話

第四卷

回到複雜記憶中

突觸也保留了最美好的記憶

大腦對外部世界的記憶

集中注意力

第五卷

一顆小紅藥

老鼠、人類與心理疾病

治療精神病的新方法

生物學與精神分析思想的復興

意識

第六卷

斯德哥爾摩與維也納

從記憶中學習:前景展望

參考文獻

書摘

維也納不僅文化繁榮,景色也十分宜人。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就是典型的維也納文化風格:一種適度但持久的中產階級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來自於生活在一個定期慶祝節日的親密家庭,此外,還源自我家迷人的女管家Mitzi,讓我體會到一瞬間的性愛歡愉。

性愛體驗在Arthur Schnitzler的一個短篇小說中有直接的描述。書中描寫了一個年輕的中產階級維也納少年被一個性感的年輕少女引誘,而這個少女是他家中的僕人或是園林工人。Andrea Lee在《紐約人》(The New Yorker)中寫到,奧匈帝國時期,中產階級挑選做家務女傭的一個標準就是,是否適合家中年輕男孩被她破身,這么做的部分原因也許是防止他們受到同性戀的誘惑。我禁不住回顧有意思的過去,意識到一件事情,對於他人來說是含蓄而隱蔽的,卻可以那么容易地、赤裸裸地展現在我面前。

我遇到:Mini是在我8歲那年的一個下午,當時我得了感冒,正在休息。那時的Mitzi大約25歲,十分迷人。當時,她坐到我的床邊,撫摸我的臉龐。當我表現出愉悅時,她解開了襯衣,露出了豐滿的胸部,並且問我是否想撫摸她。我幾乎不明白她的意思,但她的引誘確實對我產生了影響,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自己與以往不同了。

當我開始撫摸她的身體的時候,也許她突然又覺得不合適了,說我們最好停止,否則我會懷孕的。我怎么會懷孕呢?我清楚地知道只有女人能懷孕。嬰兒能從男孩身體的什麼地方出來呢?

“從肚臍里出來。”她回答說。“醫生在肚臍上塗些藥粉,肚臍就會裂開,讓嬰兒出來。”

一方面,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另一方面,我又不能肯定。雖然那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仍然有些擔心那樣做可能會產生的後果。我的擔憂是,如果我將懷孕,我的母親會怎么想呢?這個擔憂和Mini態度的改變就這么結束了我的第一次性體驗。但是Mitzi從那之後繼續將她的性取向對我直言不諱,並且說如果我年紀大些就可以和她來實現她的渴求了。

後來,Mitzi並沒有在我達到她所認為的年齡資格之前保持獨身。在引誘我幾周后,她跟一個來我家修爐子的男人好上了。一兩個月後,她和他跑去了捷克斯洛伐克。許多年後,我開始覺得她當時離開我家之舉實質上是對歡愉性愛的追求。

當時,中產階級家庭在我家的代表性娛樂活動包括每周在我父母家的打牌遊戲、猶太假日時的家庭聚會以及暑期度假。在星期天的下午,我的小姨和姨夫會過來喝茶。我的父親和姨父會花很多時間玩一種紙牌遊戲,我的父親總是會贏,並且打得幽默而有趣。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