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迫擊炮自問世以來就一直是支援和伴隨步兵作戰的一種有效的壓制兵器,是步兵極為重要的常規兵器。如今,走過百年的迫擊炮更像一個頑固的“老人”,冷眼看待各種高新技術兵器爭奇鬥豔,而自己卻靜靜地占據著陸軍裝備的一席之地。 迫擊炮是對遮蔽目標實施曲射的一種火炮,多作為步兵營以下分隊的壓制武器。其最大本領是殺傷近距離或在山丘等障礙物後面的敵人,用來摧毀輕型工事或橋樑等,也可用於施放煙幕彈和照明彈。 迫擊炮的名稱源於兩方面:一是操作簡便,彈道彎曲,可迫近目標射擊,幾乎不存在射擊死角;二是炮彈從炮口裝填後,依靠自身質量下滑而強迫擊發,使炮彈發射出去。
特點
射角大(一般為45°-85°),彈道彎曲,初速小,最近射程小,對無防護目標殺傷效果好,適用於對遮蔽物後的目標和反斜面上的目標射擊。射擊時,身管後坐能量通過座鈑由地面吸收。行軍時身管、座鈑可分解。主要配用殺傷爆破彈,用於殲滅、壓制敵有生力量和技術兵器,破壞鐵絲網等障礙物;還可配用煙幕彈和照明彈等特種炮彈。迫擊炮問世以來,被廣泛運用於戰爭,尤其是山地戰和塹壕戰,配合步兵小單位(班、連、排)作戰,為步兵之制式火力支援武器。
分類
從口徑上來說,常見的迫擊炮口徑有60、80、120毫米,機炮是飛機上用於對空或對地掃射,一般口徑不會太大,比如常見的20、23、30毫米等,炮彈?炮彈就是彈頭,我想你的意思是普通所說的大炮,這個口徑比較複雜,從20到1000毫米都有,現在常用的是105(122)、155(152)、203毫米的,考慮到射程、機動性、火力,主要發展的是155毫米口徑的,
射程上,迫擊炮一般射程較近,十千米左右,一般在10千米以下;機炮就是一兩千米以下,“大炮”以155毫米為例,可以達到39千米,用火箭增程可以到60千米,這是大概的,實際會因為炮管長度和彈藥變化。
發射速度,迫擊炮會因為裝填方式不一樣有很大差別,差不多是10~20發左右(是左右,不是之間)每分鐘,機炮一般為數千發每分,大炮會因為口徑和裝填方式不同射速也會有差別,說起來就複雜多了,一般幾發每分,就是這個數量級,說的精確就不準了。
縱觀迫擊炮的發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1342年。當時西班牙軍隊圍攻阿拉伯人所盤踞的阿里赫基拉斯城,阿拉伯人在城垛上支起一根根短角筒,筒口高高翹起朝向城外。從筒口放入一包黑火藥,再放進一個鐵球,點燃藥捻後射向城外的西班牙士兵。這種被稱為 “摩得發”的原始火炮可以說是現代迫擊炮的雛形。
世界第一門真正的迫擊炮則誕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維奇。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
俄軍占據著旅順口要塞,日本挖築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俄軍難以用一般火炮和機槍殺傷日軍。於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 47mm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這門炮使用長型超口徑迫擊炮彈,全彈質量11.5kg,射程為50~400m,射角為45 °~65°。這種在戰場上應急誕生的火炮,當時被叫作 “雷擊炮”,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迫擊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塹壕陣地戰的展開,各國開始重視迫擊炮的作用,在 “雷擊炮”的基礎上,研製出多種專用迫擊炮。1927年,法國研製的斯托克斯─勃朗特 81mm迫擊炮採用了緩衝器,克服了炮身與炮架剛性連線的缺點,結構更加完善,已基本具備現代迫擊炮的特點。
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迫擊炮已是步兵的基本裝備,如當時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的編制共140人,分為3個排和1個連指揮部。每排有 3個12人的步兵班和1個6人的迫擊炮班,每個步兵班配備1挺機槍,每個迫擊炮班配備1門60mm迫擊炮。此時,迫擊炮的結構已相當成熟,完全具備了現代迫擊炮的種種優點,如射速高、威力大、質量輕、結構簡單、操作簡便等,特別是無需準備即可投入戰鬥這一特點使其在二戰中大放異彩。據統計,二戰期間地面部隊50%以上的傷亡都是由迫擊炮造成的。
世界上最大的迫擊炮“利特爾·戴維”就誕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現存放於美國馬里蘭州軍械博物館。該炮的口徑為 914mm,炮筒質量為65 304kg,炮座質量為72 560kg,發射的炮彈質量約為1 700kg。它是為當時盟軍正面攻破德軍“齊格菲”防線而秘密設計製造的。然而,這門獨一無二的迫擊炮剛剛造好,戰爭就結束了。因此該炮還沒有來得及放一炮,就宣布退役了。